2010
香港大學進行全球首宗以嶄新科技醫治脊柱側彎兒童患者的手術。這技術在美國研發,以植入棒矯正已變形的脊柱,當兒童不斷成長,這棒可使用搖控伸延。對於側彎持續惡化而仍在發育期的兒童,支具可以幫助減緩側彎的進展,及在確定手術治療之前讓患兒成長。然而,患兒需整天配戴著支具,這會引致明顯不適及令身形改變。隨著孩子的成長,大約每隔12-18個月便需要訂做新的支具。
新的脊柱支具包括一支連接著促動器及可植入脊柱的棒,透過搖控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延長這棒。這促動器是透過外置機動化磁鐵裝置控制及伸延。透過磁鐵的轉動延長植入棒,以矯正脊柱的弧度及讓脊柱繼續生長。延伸程序可於任何時間進行,若有需要時,亦可使用搖控減少已延伸的長度。病人只需要少於三十秒便完成整個延伸的程序,而整個過程中,兒童完全清醒。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最近進行一項大腸癌研究,首次發現導致大腸癌轉移的癌幹細胞。癌症轉移是指腫瘤擴散至體內其他器官,是最終導致癌症病人死亡的主因。港大這項嶄新發現,有助透過預測病人完成治療後癌症轉移的機會,從而為病人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案,減低大腸癌死亡率。研究發表於幹細胞研究範疇最權威的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
負責領導這項研究的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 彭詠枝博士指: 「識別這群癌幹細胞可使我們更有效地發展大腸癌的治療,研究出針對這群癌幹細胞的分子標靶療法。長遠而言,發展出更有效、安全及具針對性的殺死癌幹細胞藥物,以結合放射治療,屆時可望完全殺死腫瘤內的細胞,以降低腫瘤復發或轉移的現象。」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甲型流感一直為公眾健康帶來重大挑戰,尤其當流感病毒對許多藥物產生抗藥性後,對人類的威脅更大。近日,香港大學一個研究團隊突破性地發現了一種重要的病毒結構蛋白可以作為藥物靶標,用以殺死流感病毒(包括H1N1、H3N2及H5N1)。這是首次有香港本地科研項目發表於相關學術領域中最頂級的學術期刊 ─ 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證明香港有能力帶領並進行世界級的生物技術及藥物研發工作。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及瑪麗醫院聯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最近完成全球首個熱激化化療治療癌症病人臨床研究,研究利用熱敏感微脂體輸送阿霉素結合射頻消融治療肝癌,全球共有24名肝癌病人參與研究(原發性,9例; 繼發性,15例)。以這種嶄新方式施以阿霉素進行化療的安全性很高,可以將化療藥集中於腫瘤中,副作用亦較以靜脈注射傳統化療藥(現為常規注射方法)少及輕微。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及瑪麗醫院的一個研究小組用了十年時間,把口服三氧化二砷(即俗稱砒霜)由研究項目發展成為處方藥物,並成功取得美國國家專利。這是首隻完全由香港研發的處方藥物,勢將達到全球應用的地位。在香港,超過100位血癌病人已經接受這種治療,且大部份已康復和痊癒。
研究小組發現口服三氧化二砷是非常安全的藥物。若劑量適當,砒霜的潛在毒性會被解除,尤其是對心臟的副作用亦能大大減低。現時在急性粒子性白血病的治療中,口服三氧化二砷已是標準藥物,可提供持續治療及減輕患者病情,初發及復發的病人皆可服用。超過一百位白血病病人已經接受此項治療,並達到極優良的效果。在此等病症中,口服三氧化二砷已代替了骨髓移植作為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口服三氧化二砷亦應用於治療其他癌症,包括淋巴癌和多發性骨髓瘤。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有關甲型H1N1(人類豬流感)的最新研究報告。研究人員比較了人類豬流感病毒及季節性H1N1和H3N2流感病毒在人類上下呼吸道及眼部結膜取出的細胞及組織樣本內的複製能力。研究發現人類豬流感病毒除了可感染呼吸道之外,比起季節性流感H1N1或H3N2病毒更容易感染眼部結膜。這項研究指出,人類豬流感病毒和一般季節性流感病毒有微妙的分別,而這些差異則解釋了它們引致的不同疾病模式。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11
過去一年,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心臟科研究團隊成功研究出全新方法,利用人的皮膚細胞製造出人工誘導萬能幹細胞,過程中毋須使用動物的生物成分。研究人員更將這些人工誘導萬能幹細胞轉化成多種人類器官細胞及組織,以研究幹細胞治療,醫治可導致長者截肢的嚴重肢體缺血等疾病,以及了解包括早年衰老症候群等引致兒童急速衰老的遺傳疾病。這些技術會進一步應用至更普遍的疾病研究,如神經退化疾病和心臟衰竭等,了解這些疾病的發展,有助發展幹細胞治療等醫治人類疾病的嶄新療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病理學系進行一項研究,利用先進的基因組技術,揭示胃癌的所有基因突變,並發現20個胃癌驅動基因,而其中一種名為ARID1A的腫瘤驅動基因,在某種類型的胃癌中突變率高達70%到80%。發現及鑒定這些致癌的基因突變有助開發全新藥物或試用現有的標靶藥物,專門針對殺滅帶有基因突變的癌細胞,而不影響正常細胞。
是次研究揭示了胃癌中所有的基因突變,加深我們對胃癌發展的理解,有助推進早期診斷技術及實行個人化治療。另外,研究發現的多個腫瘤驅動基因,為胃癌的新藥開發提供了新的靶標,包括ARID1A在內的染色質修飾基因的頻發突變,使通過改變染色質結構以治療胃癌變成可行的療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最近進行一項肝癌研究,首次發現肝癌內一群表達CD24+標誌的癌幹細胞會導致肝癌復發和化療抗藥性。研究證實,肝癌患者若腫瘤內有高量CD24+標誌的癌幹細胞,則會有較高的復發及轉移風險,同時這些病人的存活率亦明顯較低。研究亦發現,CD24+標誌的癌幹細胞是透過激活STAT3訊號去維持肝癌幹細胞自我更新和使腫瘤形成,因此,研究人員相信透過抑制STAT3磷酸化,可控制腫瘤生長,大大提升肝癌治療效果。港大這項嶄新發現,對於了解肝腫瘤形成和未來癌症治療帶來重大突破。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帕米膦酸鈉,一種一向在臨床上應用於治療骨病的藥物,能有效控制季節性、大流行H1N1病毒或禽流感H5N1病毒引起的流感。其機理在於帕米膦酸鈉可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第一道防線中的一種T淋巴細胞,即γδ-T細胞的免疫活性。
帕米膦酸鈉已普遍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和佩吉特氏病達20年以上,其安全性已得到臨床驗證。因此,這種「舊藥新用」提供了一種現成的和具有成本效益的對抗流感方法。另一方面,一般動物研究的結果未必會完全反映在人類身上,因而很難把生物醫學研究成果從動物直接轉化到人類身上應用。但港大於這項研究中利用了「人類化小鼠」模型,縮短了小鼠和人類差距,並為臨床前研究藥物(如帕米膦酸鈉等)提供強大且低成本的研究平台。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與中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和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合作,創新地利用了研究愛滋病毒的方法解密沙士病毒傳播機制。經過數年的努力,研究人員發現大量的上呼吸道唾液管上皮細胞,不僅成為沙士病毒最初進入人體後的細胞受體,更會在感染後的48小時之內支持病毒繁殖。
研究完善了對沙士病毒早期感染和傳播的機制的理解。另一方面,是次研究亦證明了研究愛滋病毒的方法可應用於其他類型的病毒,可更有效及準確地模擬沙士及類似病毒在上呼吸道的感染情況,包括高致病性流感及其他冠狀病毒等,對這些病毒的預防和早期診斷也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教授和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孔繁毅醫生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恢復期血漿治療成功降低嚴重豬流感患者死亡率達50%。
為了治療豬流感嚴重案例,小組以由香港紅十字會招募的豬流感康復者捐贈的恢復期血漿,對嚴重案例作治療。病人分為兩組,其中20個病人接受恢復期血漿,而另外73個病人則沒有接受血漿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死亡率明顯低於非治療組(20.0% 比54.8%; P<0.01)。研究並發現血漿治療顯著降低第3 至7 天的呼吸道病毒數目和細胞因子反應。 這項研究顯示了恢復期血漿對於治療感染嚴重豬流感是非常有效和重要。此治療有效地降低病毒數目和細胞因子反應,從而顯著地降低死亡率。它也克服了抗藥性病毒和延誤治療的問題。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2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進行了全球首個以全基因方法分析乙肝病毒基因融入肝癌細胞基因的研究,揭示了乙肝病毒與人類基因結合、從而引發肝癌的機制。研究發現,在肝癌組織中,乙肝病毒基因與人類基因的結合明顯較在癌旁肝組織中為多(86.4%對30.7%)。研究人員成功識別出乙肝病毒基因組的「裂口」--透過這個「裂口」,病毒基因得以與人類基因結合。同時,研究人員發現最常與乙肝病毒基因結合的三個人類基因。這些突破性的發現,相信有助研製預防肝癌的藥物。
手術切除是治理原發性肝癌的最有效療法,5年存活率達55%,但超過一半患者術後肝臟會出現新腫瘤。現時抑制乙肝病毒複製的藥物可以輕微降低腫瘤復發機會,但暫時還未有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新腫瘤生長。是次研究發現的機制可用作研製阻止乙肝病毒基因與人類基因結合的新型藥物,從而防止肝癌復發。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早前進行一項研究,發現顱內出血的華裔康復者如其後因心血管問題而獲處方阿士匹靈,並不會增加其顱內出血的復發風險。再者,研究發現有需要而獲處方阿士匹靈的顱內出血康復者,其後患上急性心臟病及缺血性中風的風險較低。
研究證實,阿士匹靈並非導致顱內出血的風險因素。阿士匹靈能避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出現缺血,因此即使病人曾患有顱內出血,醫生亦應按病人的需要而處方有關藥物。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上海靶點藥物有限公司、南京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合作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CCR5拮抗劑(TD-0680)的分子作用機制,該分子可有效抑制一種近年發現的、對臨床CCR5拮抗劑已產生抗藥性的愛滋病毒,更有助研究成為殺微生物劑的潤滑膠,以預防愛滋病毒的性傳播。
是次TD-0680的發現不但可以研發它成為臨床治療愛滋病人的藥物,還可以研發成陰道或直腸殺微生物潤滑膠,直接用於預防愛滋病毒的性接觸傳播,成為安全套以外另一預防病毒的重要工具。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與九龍醫院合作的一項臨床隨機對照研究顯示,一種新的針刺方法—「密集顱部電針刺激」(電針),可迅速及有效地改善抑鬱病人的病情。研究結果為抑鬱症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方案有很大啟示。
該項研究是首個利用嚴謹的隨機對照方法來驗證密集顱部電針刺激治療抑鬱症的臨床研究。研究結果為臨床醫生和抑鬱症病人考慮應用密集顱部電針刺激提供了證據。是次研究證實,密集顱部電針為安全的抑鬱症治療方案,並反映了抑鬱症病人在服用抗抑鬱藥物的同時,可接受密集顱部電針刺激,以增加治療效果。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昆士蘭醫學研究院轄下的澳大利亞疫苗發展中心組成研究隊伍,共同進行了長達十年的研究,最近為治療鼻咽癌帶來重大突破。研究人員透過採用針對性的免疫療法,使參與第一期研究患者的存活時間由200天延長至超過500天,成效令人鼓舞。
是次研究屬於第一階段,目標是找出T細胞免疫療法是否安全,並找出復發或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身體對此療法的反應。研究結果顯示鼻咽癌晚期患者對免疫療法的反應良好,出現較少副作用。透過強化人體免疫細胞,鼻咽癌末期患者的壽命可以延長一倍時間。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3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聯同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及清華大學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了一種新型的愛滋病疫苗的前期臨床研究。該團隊發現在恒河猴體內,新疫苗可大大提高針對愛滋病病毒的T和B淋巴細胞的免疫能力,從而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傳播和複製,透過接種此疫苗,可以顯著延遲愛滋病在恒河猴身上發病。
在5年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將中國恒河猴分成三個實驗組和兩個對照組。他們分別透過恒河猴的口鼻接種改良型痘苗病毒天壇株(MVTT)黏膜載體的初始免疫疫苗、隨後從他們的肌肉接種5型腺病毒載體的加強免疫疫苗(Ad5)。研究結果顯示,接種了疫苗的中國恒河猴均沒有副作用反應,同時對猴愛滋病病毒產生保護效應。這項研究開發了聯合使用複製性痘苗病毒載體作為愛滋病黏膜疫苗的方法,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港大科學家和醫學專家今日公布一項大型的國際全基因組掃描結果,從四千多名來自香港丶華北丶日本及芬蘭的人中發現,他們身上普遍帶有一種新的「碳水化合物磺基轉移酶3(CHST3)」的基因差異,以致其罹患椎間盤退化症的風險顯著増高。
研究團隊利用今次成果,將繼續進行更大規模的全基因組研究,希望針對椎間盤退化症患者的全基因組測序,追查更多的易感基因。是次研究剖析了與椎間盤退化症有關的遺傳易感基因,希望此發現將有助於制定新的預防措施及干預和治療措施。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最近發現透過特定分子靶向刺激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 or DC)來大量增殖CD8+T細胞,相信結果可作為愛滋病疫苗以及其他疾病(如癌症)疫苗設計的新藍本,為患者帶來希望,此項研究已取得專利,有望成為「香港製造」的疫苗。
研究團隊經過4年不懈的努力,成功在小鼠身上試驗出新型的DNA疫苗。假如此疫苗能在日後的臨床試驗上獲得成功,不僅有希望預防愛滋病感染,還可以為全球三千萬愛滋病患者提供免疫治療,為根治愛滋病帶來希望。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發現防治骨髓移植併發症的新型細胞療法。研究人員成功誘導出人體中一種特殊細胞「調節性CD8+T細胞」,並將其注射至擁有完整的人類免疫系統的「人類化小鼠」模型上測試。結果發現細胞能有效抑制骨髓移植引起的排斥反應(GVHD),而不影響接受移植小鼠的正常免疫功能及骨髓移植的療效。
一般異體骨髓移植(即骨髓來源並非來自患者本身)很有可能引起嚴重排斥反應,患者需要在手術前及手術後長期接受大劑量放射性治療及抗排斥藥物治療,可能會影響療效及患者的生活質素。今次研究發現『調節性CD8+T細胞』可識別骨髓移植受體的抗原,有效抑制針對受體的免疫反應,為治療移植排斥問題帶來啟示。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人類遺傳學實驗室與內地及泰國一項合作研究發現,在亞洲地區中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人身上,經常出現五個變異的基因,相信與發病有關。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率與先天遺傳因素有很大關係,而科學家早已發現由於基因影響,亞洲人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率比歐洲人為高,但原因及相關基因未明。今次研究證實了更多有關的遺傳因素,相信終有一天可依照每一個人的遺傳因素檢測,預測病情的嚴重程度和臨床表現,以便臨床醫生選擇個人化的治療。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14
由Epstein-Barr病毒(EBV)誘導的腫瘤,如B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EBV-LPD),是一種嚴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有着極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可是目前提供的治療方法卻非常有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副教授涂文偉博士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可以利用一種治療骨相關疾病的藥物 — 帕米磷酸鈉(Pamidronate),來增強人類γδ-T細胞免疫力從而有效控制EBV引起的淋巴細胞異常增殖性疾病,提供全新的治療方案。
是次研究首次利用「人類化小鼠」模型成功發現一種全新免疫治療方法,通過增強人類γδ-T細胞的免疫功能來治療EBV誘發的腫瘤,顯著減輕目前治療方法對患者所引起的毒副作用和廣泛的免疫抑制效應。帕米磷酸鈉是一種已在臨床上治療骨質疏鬆症達二十多年的舊藥物,是次研究將舊藥新用,提供一個即時且具成本效益的治療EBV誘導腫瘤的方法。此研究成果將於短期內擴展至人類臨床測試中。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潘烈文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與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的學者合作,研究團隊成功研制出一種以減毒牛痘病毒為載體的新型甲型流感疫苗。經接種過的小鼠可以防禦包括H7N9甲型禽流感病毒在內的多種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有別於現有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新型甲型流感疫苗能誘發識別跨亞型甲型流感病毒的T淋巴細胞。研究結果證明此免疫反應有助減輕致命性甲型流感感染的病情及縮短患病的時間。
減毒牛痘病毒對於研制疫苗相當有效,因它同樣被用作製造人類天花疫苗,至今已使用逾十億劑量。因此,當疫苗接種需求因流感大流行而激增時,此新疫苗可利用現存的生產設備作大規模生產。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
通過疫苗誘導的免疫力來消滅惡性腫瘤仍然是一大醫學難題。其主要原因在於現階段還缺乏有效的疫苗免疫方法來誘導免疫監控,即誘導大量的功能性殺傷T細胞來消滅惡性腫瘤。經過近5年的努力,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學者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疫苗免疫方法,可以消除惡性腫瘤內的免疫抑制微環境,恢復免疫系統及重建免疫監控。
該項研究展示了功能性殺傷T細胞的數量及質量需求,對腫瘤預防和免疫治療的重要性,並將鼓勵科學界制定新型疫苗策略,以預防及治療腫瘤。用於對抗愛滋病病毒的新型疫苗策略,也有助於尋找腫瘤免疫治療的方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多倫多大學及伊利沙伯醫院共同研發嶄新的經口腔鼻咽取本方法,以發現早期鼻咽癌。實驗結果顯示,相對傳統測檢方法,這方法簡單、有效、毋須卧床亦無創傷,能用作普及性測試。 早期鼻咽癌並無顯著症狀,部分腫瘤位於黏膜下層,因此初期難以被發現。
新方法可簡單、無創地經口腔鼻咽取本進行篩查,家庭醫生或護士於門診亦可進行,故有家族遺傳或血清測試結果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其中一種人類疱疹病毒,持續呈陽性的高風險人士,可接受測試及盡早發現鼻咽癌,提高存活率。希望新的測試方法可應用於大規模全球性的鼻咽癌篩查,特別是在一些欠缺專科醫生、精密內窺鏡儀器及保存腫瘤樣本設備的地區。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聯同中國科學院及復旦大學團隊,就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的抗病毒藥物研究取得突破性發展。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一種能抑制MERS-CoV的「抗病毒肽」,它透過影響MERS-CoV的表面釘 (Spike) 蛋白稈 (stalk) 區域,能抑制病毒進入細胞,阻止MERS-CoV感染細胞。
由於要將「抗病毒肽」研製成藥並推出市面需時,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於是同時利用細胞培養實驗對其他市售藥物進行抗MERS-CoV測試,結果發現有兩種用於治療其他疾病的市售藥物(霉酚酸酯和β干扰素),對MERS-CoV同樣有顯著的抗病毒效果。下一步,研究團隊計劃在動物模型實驗和臨床試驗中測試此3種藥物的療效。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每年約有1成曾於過去9個月內接受傳統肌肉流感疫苗注射的年老患者因流感而入院。原因是他們在冬季時注射的疫苗,抗體在6個月後便會開始下降,令身體較為虛弱的年老患者,未能在夏季的流感高峰期得到足夠保護。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教授領導的團隊發現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只要在注射流感疫苗前,先塗上「咪喹莫特」藥膏,可令抗體更持久,減低入院的風險。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5
香港大學一期臨床試驗中心(一期中心)於去年成立,以協助推動針對各種疾病的創新藥物臨床試驗。一期中心是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轄下一所專門且最高端的臨床研究設施,特別為進行一期及早期臨床試驗而設。有了此先進的研究基建設施,更多具影響力的臨床試驗便能進行,而更多創新的治療藥物亦將應運而生以對抗不同的疾病,從而為廣大市民及全人類謀求福祉。
自2014年中正式營運以來,一期中心已參與3項有關癌症及肝炎的新藥臨床試驗。現時有4項試驗正在進行,另有12項試驗在準備階段。這些臨床試驗的研究範疇主要圍繞癌症、肝炎、免疫學、糖尿病及傳染病學。至今已完成或正在參與臨床試驗的參與者共超過70位。隨著本地及國際醫學研究的迅速發展,我們預計未來數年在一期中心實施的一期及早期臨床試驗數量將持續增長,更多的嶄新治療方法亦將相繼出現。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澳洲昆士蘭醫學研究院(QIMR Berghofer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簽訂合作協議,讓香港的鼻咽癌患者接受開創性的治療方案,此外香港的科研人員亦可參與有關培訓計劃,學習T細胞免疫注射療法。是項合作是雙方的科研人員攜手就使用免疫注射療法控制鼻咽癌進行的第二期臨床試驗。
在第一期臨床試驗治療開始前,科研人員已替患者抽取了血液樣本,並送到澳洲昆士蘭醫學研究院的實驗室研究團隊抽取屬於其中一種白血球的T細胞,在實驗室內進行培植,用作攻擊受感染的細胞。這些T細胞會依附在惡性細胞上,而不會觸及正常細胞。2009年展開的第一期臨床試驗邀請了晚期鼻咽癌患者參與,縱使試驗的主要目的是測試療法的安全性,但同時在試驗中發現這項療法延長了患者的壽命 - 第一期臨床試驗中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平均存活率達523日,而沒有接受此療法的患者只存活220日。在新一期的臨床測試中,團隊希望可為癌症早期患者提供此療法,從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30名於香港瑪麗醫院及澳洲新確診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將會參與第二期臨床試驗。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心臟衰竭治療近年雖然有新發展,可是大部分患者仍飽受嚴重症狀困擾,影響其生活質素及治療成效,故需要為嚴重心臟衰竭的患者尋求其他療法。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人員首次為心臟衰竭患者進行胸段脊髓刺激,作為恢復性的治療,以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研究人員首次為患者進行雙靶植入式脊髓刺激療法,結果發現療法不單安全,且能改善嚴重收縮性心臟衰竭人士的症狀及心臟功能,因此,附有植入式裝置的胸段脊髓刺激治療可作為嚴重心臟衰竭患者的新式療法。然而,這次試驗性研究結果仍需要進一步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去證實。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基因研究中心最近參與的一項國際合作研究中首次指出選擇具有遺傳疾病關聯證據的基因作藥物標靶將提高藥物的臨床研發成功率一倍,這亦是首次有研究指出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所得的遺傳疾病關聯證據可協助選擇藥物標靶,惠及病人。
醫學界一直認為,遺傳疾病關聯證據可以用來促進藥物開發過程,但這假設從未有具體數據可證明。研究團隊首次使用最近十幾年工業界和學術界積累的大規模製藥和基因遺傳數據來證明這假設。是次研究成果對今後藥物研發的策略選擇具有指導性意義,將可加快製藥過程,造福病人。製藥企業應該更加注重選擇具有遺傳疾病關聯證據的基因和蛋白質作為藥物的標靶,包括GWAS的複雜疾病致病基因和連鎖遺傳分析的孟德爾遺傳疾病致病基因,有效提升製藥效率。研究主要使用了生物信息學團隊五年來開發和維護的全基因組疾病關聯位點數據庫(GWASdb),顯示長期的生物信息學基礎研究和數據累積對醫學和製藥領域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卡羅琳醫學院及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發現阻斷PARP-1與蛋白Timeless 的結合會阻礙DNA同源重組修復過程,但PARP抑制劑卻無法阻止PARP-1與Timeless結合。研究團隊同時發現PARP-1與Timeless的複合物可幫助DNA修復損傷。這些研究結果為進一步理解PARP抑制劑的運作機制提供了重要啟示,也為未來針對PARP-1標靶癌症療法的研究指出了一條新的思路。
是次研究發現阻斷PARP-1與Timeless的結合會阻礙受損DNA的修復,這一發現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即是否能通過研發新的藥物來抑制PARP-1與Timeless結合,阻斷癌細胞受損DNA的修復過程,此項研究所提供的詳細結構資料對將來可能的藥物設計及篩選帶來了很大便利。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完成一項重要的雙盲、隨機抽樣及對照研究,發現只要在替年輕和健康的志願者注射流感疫苗前,先塗上「咪喹莫特」藥膏,可令抗體更持久,顯著提升保護力。更重要的是,使用新方法,令抗體對異源非疫苗的病毒株也能產生足夠保護性,包括已出現抗原漂移的H3N2病毒株。
每年都有流行性感冒出現,嚴重者更導致患者死亡。港大團隊首次在18至30歲的健康人士身上塗上『咪喹莫特』,然後注射流感疫苗,發現此群組接種後,比起其他三個對照組更快對疫苗和非疫苗之病毒株產生抗體。新方法非常安全,能有效加快、提升並延長流感疫苗的抗體,更能提升對非疫苗病毒的保護性。是次研究對社會如何應對疫苗株與流行株不符合、或大型流感爆發的情況,具有重大啟示。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6
香港大學一期臨床試驗中心及瑪麗醫院七個臨床專科獲得國家食品及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物臨床試驗資格認定。港大一期中心是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轄下一所專門且高端的臨床研究設施,特別為進行一期、早期及臨床藥理試驗而設。此資格認定意味着港大一期中心及該七個臨床專科之臨床試驗數據及結果,將獲藥監總局接納作為於內地註册藥物申請之審批依據,鞏固香港作為中國及國際藥物研發樞紐之特殊地位。
自2006年起,港大/瑪麗醫院已獲藥監總局認定七個臨床專科的藥物臨床試驗資格(包括麻醉科、心血管科、內分泌科、血液及骨髓移植科、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科、婦產科及呼吸系統科)。加上港大一期中心及七個新增的臨床專科認定(包括免疫科、腸胃及肝病科、腎病科、神經內科、腫瘤科、骨科及兒科),港大/瑪麗醫院現共取得藥監總局15項資格認定。 港大一期中心之資格認定尤其重要,因此前在全國尚未有一期中心獲得藥監總局的資格認定。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全球首次發現由植物提煉出的高三尖杉酯鹼及FLT3 抑制劑可有效殲滅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體內的白血病細胞,使患者壽命得以延長,且副作用很少。這項硏究更開拓了體外藥物篩選作為急性髓性白血病用藥指導的新硏究方向,並獲得國際科研界的認可。
現時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標準治療成效並不理想,患者痊愈的機會只有三成。為了找出更好的治療方法,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的研究團隊自2012年開展此研究計劃,利用患者的白血病細胞,進行體外藥物篩選,發現高三尖杉酯鹼對FLT3-ITD急性髓性白血病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經過一連串的測試及動物實驗,他們開展了臨床測試,招募了24位已復發或難治的白血病患者,進行高三尖杉酯鹼與FLT3 抑制劑聯合治療。結果20位患者體內的白血病細胞被清除,而且無惡化存活期和整體存活期均顯著延長。相對現行的治療方法,聯合治療的副作用很少,可以應用於體弱或年長的患者。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自2001年起一直進行大規模的磁力共振掃描(MRI)人群研究,發現一種被稱為「Modic異變」的脊椎椎骨體變化,與椎間盤退變高度相關。港大的大規模人口基礎研究為1,142名隨機抽樣的香港市民進行了磁力共振掃描,評估各種脊骨退化,如各類椎骨體上的異變、椎間盤退化、椎間盤突出等,並以這些影像數據評定其與不同程度的腰痛和殘疾的關聯性。
這是全球首個最大規模評估不同Modic異變的臨床研究。研究結果顯示Modic異變與長期嚴重腰痛和下肢殘疾有直接關係,磁力共振顯示的脊骨影像將可用作診斷腰痛的關鍵指標,透過脊骨上顯示的Modic異變形態和受影響範圍,醫生可得知個別病人的腰痛的成因和嚴重程度,並為病人訂立更完善和個人化的治療方案。這項研究將很大程度地協助醫生作出準確的臨床評估和判斷。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成功將沙門氏菌改造成一種名為「YB1」的厭氧細菌,此細菌只能在癌腫瘤等缺氧環境中生長及繁殖,令癌腫瘤生長被有效抑制,又不會危害正常細胞。研究團隊最近已透過香港大學技術轉移處成功為「YB1」厭氧細菌取得美國專利,同時亦正為這項技術向多個國家及地區申請專利,期望未來可將「YB1」製成針對腫瘤的標靶藥物,預計「YB1」可於數年後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為癌症病患帶來新希望。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雖然首宗人類感染H5N1甲型禽流感個案早於1997年於香港出現,患者出現急性肺部損傷,導致嚴重肺炎,但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成功揭露H5N1禽流感造成人類急性肺部損傷的機制,發現病毒能使肺部上皮組織內負責運送鈉及氯的分子受損,繼而引起嚴重肺炎,研究團隊亦提出治療H5N1禽流感的新方法。
這項研究為人類治療H5N1禽流感病毒提供了嶄新而有效的治療策略,研究結果亦可應用於其他透過類似機制引致嚴重病毒性肺炎的病毒,例如H7N9禽流感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的冠狀病毒。日後我們可以利用更簡單的方法來恢復肺部運送鹽和水的分子活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將聯同由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CHU Sainte-Justine兒童醫院Stefan Parent醫生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使用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最新EOS X光醫學影像系統科技,研究能預測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生長狀況的模型。此模型透過複雜的三維(3D) X光醫學影像重建技術,預測患者脊柱彎曲的類型、時間、骨骼成熟程度及脊柱側彎的嚴重性。是次國際研究結合加拿大、香港、美國、法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專家,研發預測脊柱側彎的最新模型,研究結果有助醫生更準確預測病人脊柱的生長狀況,制定合適的預防和治療方案。
是次計劃邀請150名年滿10歲或以上確診患有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及沒有其他脊柱疾病的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期間參加者需進行問卷調查,利用三維X光醫學影像系統進行掃描,並每隔六個月進行一次跟進檢查,直至脊柱發育成熟。研究團隊將利用收集到的資料和數據更準確地建議個別病人使用支撐背架、脊椎融合術或其他治療方案,令病人及其家屬作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團隊最新的研究發現抗氧化物會刺激肝癌細胞生長,建議肝癌患者應避免服用高劑量的抗氧化物補充劑。有關發現同樣適用於部分與肝癌細胞代謝機制相近的癌症,包括大腸癌、肺癌等多種不同癌症。是次發現同時為治療癌症帶來新曙光,可研究透過阻止生產抗氧化物以抑制癌細胞生長。
研究團隊利用動物作為肝癌的臨床前研究模型,發現體內積存大量活性氧化物(即自由基)會形成氧化壓力,而大量氧化壓力可以損害癌細胞,使其生長減慢。長遠來說,這次研究有助研發出可同時與化療使用,且更安全、有效的標靶治療方案,以治愈致命的肝癌,使癌症患者受惠。而肝癌患者應保持均衡飲食,服用高劑量的抗氧化物補充劑未必對健康有益。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7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一項研究,分析了2010 年至 2014 年在香港公立醫院求診的8,152 名心房顫動患者的臨床紀錄,首次發現傳統薄血藥華法林對比新型薄血藥達比加群,明顯有較高的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骨質疏鬆性骨折可能會增加長者疾病及死亡的風險。
從2010至2014年在公立醫院新診斷為心房顫動的患者中,獲處方達比加群或華法林的數據以1:2的比例作傾向分數配對分類,然後進行觀察性隨訪至2016年,從而比較服用達比加群和華法林的心房顫動患者在骨質疏鬆骨折(髖關節和椎體骨折)的病發率。
據了解此項研究為大型流行病學研究中,首次確定心房顫動患者服用達比加群和華法林對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 心房顫動和骨質疏鬆性骨折都是長者常見的疾病。更重要的是,三分之一長者發生髖關節骨折後會在第一年死亡,其餘的患者亦須依賴他人才能生活。港大的研究證明,服用達比加群的心房顫動患者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遠低於服用華法林的患者,這與港大早前在華人心房顫動患者的研究結果一致。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副教授陳建萍博士團隊研發了一種專門針對減少化療副作用的湯包食療方。根據初步臨床和實驗室研究結果分析發現,該食療湯包可能改善癌症患者因接受化療引起的脫髮、指甲及皮膚變黑、白血球數量下降等症狀,並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和因化療引起的疲勞,同時不會影響化療藥的功效。
研究團隊由2015年開始招募即將開始化療、正進行化療或剛結束化療(兩週內)、患有任何類型癌症的人士參與,現時已招募了140名患者。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湯包組或輪候對照組中的其中一組,並需服用食療湯包最少六週。中期研究結果顯示該食療湯包可減少癌症患者化療的副作用。湯包服用方便、天然安全,不會影響西醫的治療。但由於目前人數有限,最終證明是否有效,還需要招募更多的病人。研究團隊希望未來食療湯包能納入癌症標準化治療之一,透過減毒,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令患者能夠順利完成化療。同時還能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患者的生活質素。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在過去30年來,傳統的磁力共振(T2W MRI)被廣泛應用於診斷腰背痛及評估腰椎退化的成因。然而,由於這項影像技術敏感度有限,因此被認為未能準確識別腰背痛及腰椎退化的成因。這項由香港大學(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所帶領的研究,率先發現了UTE椎間盤病徵(UDS)。與傳統的T2W磁力共振相比,UDS能更準確地預測腰背痛及評估腰椎退化。
港大的研究團隊為首個利用超短時間回波磁力共振(UTE MRI)技術發現UTE 椎間盤病徵(UDS)的團隊,為椎間盤退化及腰背痛的臨床診斷上揭開新的一頁。與傳統的MRI影像技術比較,UDS能更精準地預測及診斷腰椎退化、腰背痛及其所帶來的殘疾後果。因此,UDS日後有望為患有腰背痛的患者提供更精準的診斷、疼痛預測及協助制定治療方案。於病理研究方面,UDS亦有助揭示腰背痛及椎間盤退化之間的關連及成因。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鼻咽癌俗稱「廣東瘤」,是鼻咽組織形成惡性細胞的疾病,是本港最常見的頭頸部癌症,較常見於中國華南地區。香港大學與澳洲昆士蘭貝格霍菲爾醫學研究院自2008年起合作進行T細胞免疫療法的國際性臨床研究,經過八年的測試,發現新療法應用於鼻咽癌患者身上效果理想。
此項一期臨床研究在2008-2016年,於香港瑪麗醫院和澳洲布里斯班的雅麗珊郡主醫院分兩组進行。第一组的臨床研究對象是晚期的鼻咽癌患者,並對化療和放射性治療等標準治療無效,研究目的是測試新療法的安全性。第二组的臨床研究對象為高危復發的鼻咽癌患者,患者會先接受標準治療,接著接受T細胞免疫療法,以減低癌症復發機會。透過T細胞免疫療法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新療法可能延長鼻咽癌患者的壽命。雖然需要繼續進行臨床研究以作結論,但從第二組病人的臨床研究結果中,相信T細胞免疫療法可推遲癌症患者再復發的機會。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8
社區型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因其致病性極高,可以在社區內傳播及感染健康人士,引起醫療界廣泛關注。
在世界著名微生物學家、英屬哥倫比亞大學Julian Davies 教授參與指導下,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高一村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全新的非抗生素類化合物,可以同時壓抑社區型及醫院型的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產生多種具致病性的毒力因子。去年,高一村博士的團隊已經發現了一種先導化合物,通過抑制金黃葡萄球菌的色素產生,以降低金黃葡萄球菌的致病性,這個研究報告得到廣泛的認可。其實在尋找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的策略方面,袁國勇教授早在2009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RFCID/HMRF委託基金的支持,提出了一個相關的探索性研究項目。研究團隊近期的這項發現,有望於不久將來舒緩對抗生素的依賴,讓醫療界使用非抗生素類藥物治療細菌感染時,不用擔心耐藥性的出現。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從患罕見遺傳心臟衰竭病人的皮膚細胞,製造出人工誘導多功能性幹細胞,並且成功利用該細胞作藥物測試。此項研究可提升幹細胞應用到精準醫學治療上,並進一步推動臨床應用。研究團隊認為,此項技術不但可以應用在遺傳心臟病上,同時可廣泛應用於其他遺傳性疾病。 在這次研究中,港大醫學院心臟科發現一種在華人中罕見,卻經常被忽略的遺傳性心臟病(心臟核纖層蛋白病)。
團隊從三個患上這遺傳性心臟病的家庭中,製造個別病人特定的人工誘導多功能性幹細胞,觀察藥物對心肌細胞的病理特徵的改善效果。在測試中,這藥物恢復基因功能和逆轉病理改變。但是,藥物並非對所有細胞都有相同的療效,只有某一特定的基因序列的突變對這治療最敏感,進一步引證精準醫學的需要。
醫學家及科學家可利用此方法,使用人工誘導多功能性幹細胞,測試病人對不同藥物的反應,然後選擇最有藥物反應能力的病人,作標準臨床試驗。如此,所需的測試樣本量數量將更少,但可加快藥物的臨床試驗進度。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陳國樑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與港大外科手術系曾永馨基金教授席(臨床神經科學)梁嘉傑教授、助理教授曾震安博士及港大藥理與藥劑學系徐愛民教授合作,共同研發出了一種結合在醫用導管上的C-反應蛋白感應器。這種生物感應器厚度少於一微米(即大約只有亞洲人頭髮直徑50分之一),大大地節省了樣本收集和分析的時間,由現時所需的數小時,大大減少至10分鐘,甚至更短,換言之,檢測及治療炎症的速度可以大大加快30倍。因此,醫生們可以根據實時獲取的信息來及時對患者採取下一步的治療措施。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主導並與哈佛醫學院合作的一項研究,首次在大型人口中發現髖骨骨折病人服食治療骨質疏鬆症的一線藥物—Alendronate,比沒有服食藥物的病人明顯有較低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分析了超過3萬名由2005年至2013年期間在香港公立醫院求診的髖骨骨折病人的臨床紀錄,配對基本條件相似的服用alendronate患者及沒有服藥的患者,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管疾病風險。研究分析顯示,服用alendronate的患者患心肌梗塞的風險較沒有服藥的患者低45%。至於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服藥患者更可降低67%。即使服藥後十年,團隊亦能觀察到相似結果。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9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將信使核糖核酸製成可吸入式乾粉製劑的技術,為全球首個相關研究。該新技術有助促進信使核糖核酸 (mRNA) 的臨床應用,以治療及預防各種肺病,並正向美國專利商標局 (USPTO) 申請專利。
信使核糖核酸 (Messenger RNA, mRNA) 記錄了蛋白質中胺基酸的排列資料,是細胞用作合成蛋白質的製作藍圖。透過以mRNA作為藥物,可以指示人體自行製造特定的蛋白質,從而達致治療疾病之效。儘管科學家可以透過改變mRNA的排序對應不同的蛋白質,但是現階段如何將mRNA有效率地遞送到細胞之內仍是一個難題,大大窒礙了mRNA的臨床應用。 最近,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款吸藥製劑,可以安全而有效地將mRNA運送到肺部。此製劑可以發展成治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等呼吸系統疾病的藥物,亦可製成吸入式疫苗,預防諸如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領導的外科團隊,最近成功完成香港和中國內地首宗通過VBT技術進行的非融合脊柱側彎手術。傳統上,嚴重的脊柱側彎,是需要通過手術治療:在患者背部切下很長的傷口、剖開肌肉以進行植入治療棒和螺絲釘的融合手術。即使手術成功,也會使脊柱變得僵硬,並限制患者進行某些活動。
這種新型微創手術技術是在胸壁上開出如鎖孔般大小的切口進行,並利用脊柱的剩餘生長,逐漸矯正患者的脊柱彎曲。其主要優點是可以保持脊柱的活動能力,無需使用外部支架或侵入性融合手術。這項新技術有助脊柱側彎兒童更快康復,不用留下大面積的手術傷口,並且能保持脊柱的活動功能。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系主任張文智教授表示:「這項新手術開展了脊柱側彎手術治療的新時代。兒童可以正常活動,不再受支架帶來的心理負擔或長期融合手術的影響。」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因標記,指示卵巢癌的標靶治療方向。癌症基因序列讓醫生能夠按每位患者獨特的基因組成,定制對症下藥的標靶治療。這種針對腫瘤內基因標記的「精準醫療」,有助預測有效殺死腫瘤細胞的標靶藥物。通過處方更有效的藥物,精準醫療可以降低治療成本、時間和療程帶來的副作用。
卵巢癌乃香港女性第7大致命癌症。卵巢癌的治療極具挑戰性,手術切除和化療是基本治療方案,但患者可能對化療有耐藥性反應。目前,只有少數癌症標靶治療具有相關預測性的基因標記。研究旨在鑑定新的基因標記和相應的治療方法,通過研究公共數據庫中的腫瘤DNA序列數據,研究團隊發現在>1,000名卵巢癌患者中,70%具有PIK3R1基因的缺失,結果顯示PIK3R1缺失同時激活兩種重要的信號通路,促使卵巢腫瘤生長。研究團隊利用小鼠測試抑制這兩種信號通路的藥物對PIK3R1缺失腫瘤之療效,成功地證明了抑製劑有效抑制癌症腫瘤生長。與單獨的單一藥劑相比,聯合使用抑製劑效果更顯著。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流行性傳染病例如「沙士」、中東呼吸綜合症、禽流感以及寨卡病毒近年來在全球範圍肆虐。目前的抗病毒藥物多數只針對其中一種病源病毒,且效果有限。以香港大學(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袁國勇教授和袁碩峰博士為首的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一種新型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可同時用於治療多種流行病毒病。這項新發現已經申請美國專利。
研究人員從一個脂類小分子化合物文庫中篩選得到了廣譜抗病毒藥物AM580。結果顯示,該化合物可以有效抑制多種呼吸道RNA病毒和DNA病毒在細胞內的增殖並顯示出較高的選擇性指標。在小鼠模型和人類類器官的抗病毒實驗中,AM580針對流感和中東呼吸綜合症同樣顯示出理想的治療效果。一種叫做替米巴羅汀 (Tamibarotene) 的AM580的化學衍生物,已經在臨床上用於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且副作用很少。所以,Tamibarotene的臨床經驗以及良好的安全評估,為後續研發AM580及相關化合物作為一類安全且廣譜的抗病毒治療方案,奠定了堅實基礎。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20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腫瘤來源的胞外囊泡加速肝癌轉移。這項嶄新發現為肝癌治療提供了新的生物指標及治療方向。研究團隊通過小鼠模型,發現肝癌細胞來源的胞外囊泡(EVs)加促了腫瘤的生長和向肺部轉移。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EVs中的nidogen 1(NID1)對於EVs加促腫瘤生長及轉移的作用至關重要。從功能上來說,EV-NID1能增生血管,並激活成纖維細胞,分泌出腫瘤壞死因子受體1(TNFR1),令到腫瘤細胞在肺部定植。此外,EV-NID1還會加劇腫瘤細胞的增殖、轉移和侵襲性。抑制EV-NID1的表達可大幅度減低EVs加促腫瘤生長及轉移的作用。在小鼠實驗中,利用抗TNFR1抗體可以有效地減輕肝癌EVs誘導的腫瘤肺部轉移。而在臨床觀察中,肝癌病人血清EV-NID1和TNFR1的含量都較正常對照組為高。
該研究之發現對於肝癌的臨床治療具重要意義。首先,團隊鑑定了肝癌的始動分子,為設計新療法立下根基。其次,在肝癌病人的樣本中,發現其血清EV-NID1和TNFR1的表達水平與其腫瘤分期正向相關,說明了這兩個分子有望作為肝癌早期診斷的非侵入型生物指標。最後,該研究提供了治療肝癌的新方向,通過標靶腫瘤性的EVs及其介導的通路,為肝癌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港大醫學院) 領導並與美國哈佛醫學院合作的一項研究,首次在大型人口數據中發現,於髖骨骨折病人當中,服用治療骨質疏鬆症常用藥物—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 的病人,較未有服用該類藥物的病人,患染及因肺炎而死亡的風險明顯較低。研究團隊利用香港醫院管理局匿名全港臨床資料庫進行一項大型觀測性研究,對比有服用及沒有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的髖骨骨折病人患染肺炎的風險。
研究分析了超過五萬名由2005年至2015年間在香港公立醫院求診的髖骨骨折病人的臨床紀錄,並採用統計學的傾向分數(propensity scores),配對基本條件相似的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患者及沒有服藥的患者,然後追蹤觀察至2016年12月31日,比較兩組病人患肺炎以及因肺炎死亡的風險。研究最終配對4,041名服藥患者及11,802名沒有服藥患者。在首年追蹤,研究團隊發現服藥患者與沒有服藥患者的肺炎發生率,分別為每100人有6.9人及每100人有9人,即是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的患者之肺炎發生率,較沒有服藥的患者低24%。同時,因肺炎死亡的風險,服藥患者更較沒有服藥者減少35%。與此同時,研究團隊亦比較了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的患者,與及服用其他骨質疏鬆藥物的患者的肺炎發生率及死亡率,並得出了相同結論。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黃建業教授的研究小組與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合作,利用光纖技術研製嶄新的激光顯微鏡,為活細胞研究與臨床醫學應用帶來突破。團隊研發的光纖激光顯微鏡具備高解析度,極高穩定性以及輕便可携等特質,使其適合作前沿的醫療臨床應用,例如在手術過程中標記腫瘤邊界令手術更爲精準。
在活細胞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光學顯微鏡監察腫瘤的生長模式,和藥物例如標靶藥如何影響不同類型的細胞,過程需使用螢光物質標記細胞樣本中的分子,使其發光可見,從而觀察細胞分子對藥物所產生的反應和分子之間的相互影響。然而,這些螢光物質本身對細胞分子會造成傷害或干擾分子的行為,也通常不適用於人體活組織研究。無標記光學顯微鏡一直是生物醫學的前沿研究領域,今次研製的光纖激光顯微鏡,除了無需利用螢光物質標記即可得到細胞分子清晰的影像外,並利用了拉曼成像(Raman Imaging System)的方法,以光譜形式把不同層次特徵的細胞分子特異性呈現。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卵巢癌是香港女性中第六大最常見的癌症。 最新數據顯示,於2017年被診斷出的卵巢癌病例有651宗,同年有219例死亡; 而導致卵巢癌發生的成因和分子事件,尚未清晰。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人員所進行的一項研究揭示,一種名為p85β的蛋白質所觸發的信號通路,可以促使卵巢癌細胞生長和發展。
研究團隊發現,p85β通常會透過例如異常的基因擴增,在卵巢癌細胞中出現過度表達。值得注意的是,p85β表達水平高的卵巢癌患者,其存活率亦相對較低,顯示p85β在該疾病中的臨床意義。這項研究確定了p85β是一種有助促使卵巢腫瘤發生的新型蛋白質。 因為癌細胞需要依靠p85β生長,所以透過開發針對p85β的信號傳導的治療,將具有擊敗卵巢癌的潛力。這些發現,為通過抑制癌症的根源作為新療法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來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微生物學系和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與瑪麗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以及瑪嘉烈醫院的醫護團隊合作,在香港開展並完成了一項新型冠狀病毒急性期感染(即感染後三周内)過程中人體免疫反應的研究。經研究17名急性感染病人和24名康復病人,並比對未有患病人士的臨床樣本後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急性感染削弱了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樹突狀細胞和T細胞,使病毒能逃避宿主的先天性及適應性免疫防禦系統,以致病毒能更有效傳播及加重病情。
研發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的最大困難是尚不清楚與免疫保護相關的機制。換言之,我們不了解疫苗誘導怎樣的免疫反應是保護個體所需的元素,因此我們旨在從受感染的病人中尋找答案。我們在之前的研究中發現,與輕度症狀病人比較,理應殺死病毒的中和抗體反而在加護病房留醫的重症病人中找到更高的含量。我們在是項研究進一步闡明了功能失調的樹突狀細胞可能是導致殺傷性T細胞反應滯後的原因,而殺傷性T細胞反應對消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細胞而言至關重要。為此,有效的疫苗應該是通過誘導平衡的抗體和殺傷性T細胞免疫反應,來保護人體。研究團隊基於以上前期研究的理念,已經研發出兩種有助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苗,並已進入獲品質保證、即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的大批量生產階段,以便接下來應用於人體試驗。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開發,用於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核酸擴大檢驗測試(快速測試)已發放到全球超過40個國家及地區的公共衞生實驗室,其中一些國家及地區更成功使用此測試找出當地的確診患者。該快速測試由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公共衞生實驗室科學分部朱嘉永博士、潘烈文教授、裴偉士教授於今年一月成功研製,並免費為世界各地的實驗室提供相關參考資料及試劑,讓他們可以及早識別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患者,為應付疫症作出準備。
研究人員會先從病人身上採集樣本,提取當中的基因,並透過與病毒相關、用以識別當中獨有排序的「引子」(primer)去促使相關的基因片段擴增,再以脫氧核糖核酸(DNA)「探針」(probe)進行檢測。這種測試方法的優點在於它的高靈敏度,即使樣本只含有極微量的病毒RNA,也可以在2小時內被檢測出來。到目前為止,已有4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公共衞生實驗室收到港大開發的快速測試。埃及、柬埔寨和尼泊爾等國家,均藉此快速測試成功找出當地的確診病人。 現時任何國家及地區的實驗室都可以透過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或港大醫學院免費獲取相關的研究資料。同時,作為世衞新型冠狀病毒參考實驗室之一,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公共衞生實驗室接收由世界各地寄送的病人樣本,並進行病毒檢測。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葉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以及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類已作廣泛臨床應用的含金屬抗菌藥物,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這類含金屬藥物在動物測試中,證明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載量,並同時緩解與病毒相關的炎症。由於有關藥物針對其他病症已通過臨床審批,有望為治療新冠狀病毒感染,提供安全有效的替代性策略。
團隊對一系列金屬藥物和相關化合物進行篩選後,發現一種臨床常用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 - 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在細胞水平和動物模型中,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載量(病毒數目),具備潛力臨床應用作爲有效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RBC能顯著降低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動物細胞中的病毒量超過1,000倍以上,並表現出低細胞毒性,選擇指數(毒性安全指標,指標越高越安全)高達975,而瑞德西韋在細胞層面的選擇指數僅為129,這意味RBC安全度十分高。在可見的未來,採用現有抗新冠病毒活性的藥物,諸如RBC、地塞米松、干擾素β-1b的聯合用藥(雞尾酒療法),在經過系統性地評估之後有望成為治療甚至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替代性療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糖尿病病徵並不明顯,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因應這種特性,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香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CRISPS)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以年齡、身高、體重和高血壓病史計算的簡易糖尿病評分(NDS),以篩查隱形糖尿病的風險,鼓勵高風險人士及早作出診斷。研究團隊並開發了流動應用程式「糖心易測」,除方便計算NDS外,用戶亦可以「糖心易測」評估心贜病發/中風和癌症風險。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於1995年開展CRISPS,是全港首個探討本地華人心血管及糖尿病風險的全港性研究,並對約2,000名參加者進行了二十年的隨訪,追蹤參加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及更新他們的心血管疾病史。為方便用戶計算NDS,研究團隊推出流動應用程式「糖心易測」。除此之外,程式亦可計算心贜病發/中風和癌症風險。用戶只需跟隨程式指引,輸入有關資料便可計算出疾病風險。「糖心易測」亦會按評分提供健康提示及資訊,例如建議高風險人士作進一步身體檢查;如評分屬較低風險,則建議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並鼓勵定期透過程式進行風險評估。程式可以於每個智能手機開立最多6個用戶;所有記錄只會離線儲存,用戶亦可隨時回顧自己過往的評分記錄。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團隊(港大醫學院)與海外及內地合作伙伴發現了膽道閉塞(biliary atresia, BA)的新發病機制。膽道閉塞是極嚴重的新生嬰兒肝膽疾病,至今病因未明,而且無法治癒。研究團隊發現β-澱粉樣蛋白異常沉積,原來是膽道閉塞的發病機制。這項里程碑式的新發現,為膽道閉塞的診斷及治療策略提供了嶄新的方向。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CC2D1A是構成異位綜合症的全新遺傳成因。
研究團隊利用全外顯子測序技術為26位本地異位綜合症患者進行基因檢測,從而嘗試找出構成異位綜合症的遺傳成因。人類大概有20,000個基因,透過全外顯子測序可檢測人類基因組中所有可以轉譯成蛋白質的遺傳密碼。研究團隊在病人的基因中找不到已知會導致異位綜合症的基因變異,於是開始嘗試找出過往從未被發現與異位綜合症相關的新遺傳成因。當透過對比病人和對照組的基因變異,發現病人身上有更多具破壞性的CC2D1A變異。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中風是全球永久性殘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缺血性中風佔發病率80%以上。目前的治療手法有限,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唯一批准使用,以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的藥物。因此,有迫切需要研發新的有效藥物,以改善缺血性中風的後果。
血腦屏障是一種高度選擇性的半透膜,可限制血源性物質進入大腦,從而保持腦穩態,使神經元正常運作。缺血性中風伴隨的血腦屏障破壞,會導致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而相關控制過程的因素尚未清晰。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一種與伴隨缺血性中風出現的血腦屏障破壞有關的新調節因子。該發現讓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血腦屏障破壞的新機制,有助日後為缺血性中風病人研發有效的治療藥物。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21
不銹鋼是公共衞生領域使用最為廣泛的物料之一,但其本身並無抗擊有害微生物的特性。早前的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在常規的不銹鋼表面有很強的穩定性,殘留在不銹鋼表面,在長達三天後仍然具感染性,讓病毒有機會在公眾場所透過接觸傳播。 香港大學(港大)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黃明欣教授領導的團隊,與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免疫與感染研究中心潘烈文教授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發出高銅含量不銹鋼,能成功殺滅存留於其表面的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以及大腸杆菌,是全球已知首個其自身表面可殺滅新冠病毒的不銹鋼。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研究團隊提出一項新的肝癌組合治療方法,將現有一種用於血管擴張的藥物艾芬地爾(ifenprodil)轉化為新的肝癌治療藥物,與治療肝癌的一線標靶藥物索拉非尼(sorafenib)聯合使用,為肝癌患者帶來新曙光。研究團隊運用其開發的CombiGEM-CRISPR v2.0多基因剔除技術平台1將多個潛在的藥物標靶基因大量組裝,有系統地進行組合剔除,加快從中篩選出有效肝癌治療的新藥物組合。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周二宣布成功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 SARS-CoV-2 Omicron 病毒變種。分離出來的病毒株將可用於開發和生產滅活全病毒疫苗,朝對抗這個被世衛標誌為「值得關切的變種」邁進一步。這應是亞洲首個研究團隊成功分離和培養Omicron 病毒變種株。研究團隊正在對該病毒株進行進一步的分離與培養,以得到更大量的變種病毒用於後續實驗。培養出來的病毒將用於動物模型上評估其傳播性、免疫逃逸性和致病性。團隊也在積極探討合作開發和生產滅活全病毒疫苗的各種可能。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肥胖症日趨普遍,自七十年代起,全球的肥胖人數增加了兩倍,至2016年全球的肥胖症數目更達到六億五千萬,約佔全球總人口的13%。嚴重肥胖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及動脈粥樣硬化等慢性疾病。 臨牀觀察發現,肥胖症患者的肌肉代謝和耐力會隨病情惡化而下降。而肥胖症患者肌肉的脂肪代謝速度通常比健康人士緩慢,科學界普遍認為這是線粒體(一種於細胞中負責將營養物質轉化為生物能量的細胞器)功能異常的結果。然而,到底肥胖是如何損害線粒體的功能,卻一直未有定論。 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生物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陳志斌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機制,可解釋肥胖症如何危害肌肉的代謝功能,為治療肥胖症提供可行方案。研究結果已在重要國際學術期刊Autophagy《自噬》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口腔疾病如蛀牙、牙周病和真菌感染等是全球關注的公共衞生議題,每年相關的醫療開支龐大。這些口腔疾病的成因,主要是致病細菌或真菌附著牙齒表面並形成生物膜群落。美國國家衞生院的數據顯示,65 - 80%的人類口腔感染是由生物膜導致。香港大學(港大)工程學院和牙醫學院合作的研究團隊,首次揭示納米鑽石對口腔致病生物膜有抑制作用,並有效對抗口腔内浮游的細菌等微生物病原體,具潛力發展為新一代抗菌劑,為纏繞人類已久的口腔健康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研究結果已於學術期刊《Biomaterials Science》刊登,題為「納米鑽石對口腔致病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近日,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李學臣教授與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傳染病及公共衛生學系陳聲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合作,在針對致死性鮑氏不動桿菌的疫苗開發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剛於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化學協會 - 核心科學》(ACS Central Science)中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和香港大學(港大)的聯合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研發了一套「軟體機械人系統」,在進行治療頭頸癌的微創手術過程中,系統可配合磁力共振圖像導航,經口腔釋放激光消融頭頸癌腫瘤。來自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港大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及港大牙醫學院的專家們,共同開發了這套兼具柔順性及五個活動自由度的嶄新微型系統,令在狹窄的口咽環境內進行激光消融術變得更準確和安全。系統已通過多項測試,包括體外組織消融測試,以及在磁力共振圖像引導下利用大體頭頸模型進行消融測試,證明系統能透過磁力共振測溫,監測進行消融術期間的熱力擴散,準確控制消融範圍。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與上海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發「靜脈注射加光照觸發眼部釋藥」策略,成功將藥物結集於眼部視網膜母細胞瘤,為治療眼部腫瘤提供了有效的非侵入性藥物遞送途徑。今次是團隊首次將光響應釋藥的納米藥物用於治療眼部疾病,具有廣泛應用前景。有關研究成果已在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發表,並已申請專利合作條約(PCT)專利。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愛滋病研究所領導的聯合團隊發現,通用串聯雙價廣譜中和抗體BiIA-SG有望能成為一種有效預防和治癒愛滋病毒一型(HIV-1)的藥物。研究團隊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實驗中發現,在愛滋病毒暴露前接受單次 BiIA-SG 肌肉注射治療,能100%有效預防致病性感染;而在感染病毒後採用同一療法,所有動物亦可存活,而在大部分動物體內亦持續完全抑制病毒長達兩年。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團隊在醫用鈦合金表面上,設計了一種獨特蜂窩狀的納米級矩陣,能更有效地促進鈦合金植入體在體內與骨骼融合,手術後的癒合時間可從六至八個月縮短到二至四個月左右。這項發現可以應用在義肢、人工關節以及假牙移植等領域。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專家指出,一種稱為「枕骨寰樞椎旋轉脫位」(OAARD)的特殊小兒頸椎病,假若未能及早治理,可能會導致頸部及面部畸形、頭頸活動幅度永久減少,甚至引起致命的神經損傷。因此,專家敦促家長及前線醫護人員留意到兒童「瞓捩頸」時,應盡快轉介專科醫生診治,並強烈建議在未接受適當評估之前,切勿進行任何手法或物理治療,以免情況惡化。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揭示了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重要作用,並確認肝癌中重要的免疫檢查點TIGIT-NECTIN2 軸的相互作用──有助營造一個免疫抑制微環境,促進肝癌生長,這意味著如抑制有關檢查點,免疫系統便能恢復對腫瘤細胞的攻擊。是項研究結果為研發用於肝癌的精準免疫治療,提供了有用的機理數據作為臨床前研究基礎。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及微生物學系合作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治療白血病藥物他米巴羅汀(tamibarotene)經肺部給藥能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中東呼吸綜合症病毒(MERS-CoV)和流感病毒提供有效的抗病毒活性,並成功將該藥物製備成可吸入式乾粉製劑。是項研究成果已於2021年 6月在國際科研雜誌《先進治療》發表,並已於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申請專利。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與較高的中風或心臟衰竭風險相關連。然而,顯示心房顫動的f波訊號,震幅非常微弱,傳統的便攜式心電圖傳感器極難探測得到。香港大學(港大)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陳國樑博士領導的團隊,研發出一種穿戴方便的心電圖(ECG)傳感器,可偵測心房顫動的電生理訊號,作日常應用。陳博士的團隊又仿人腦記憶功能,成功把訊息儲存入有機晶體管,為機器學習模擬人腦功能,奠定關鍵性的基礎。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一種調節肝纖維化疾病發生與發展的新調節因子。該發現讓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肝纖維化形成的新機制,有助日後為患有肝臟纖維化的病人研發有效的藥物治療。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症狀,可發展為肝硬化,甚或導致肝癌。儘管人類和動物研究均顯示肝纖維化是有機會逆轉的,惟目前尚無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的藥物,可用於治療此疾病,這表明醫學界對於形成肝纖維化的潛在機制仍然知之甚少。因此,當前有迫切需要開發嶄新而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以改善肝纖維化。港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脂肪細胞型脂肪酸結合蛋白(A-FABP)在肝纖維化的病理作用及機制。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中的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PI(3,4)P2]與其侵入性轉移息息相關,並發現透過抑制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可有效阻止多種癌細胞的侵入性轉移。癌細胞向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轉移,是令香港癌症病人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此項研究揭示了一個嶄新的靶點,有望用於抑制癌細胞的惡性轉移。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香港大學─巴斯德研究中心(HKU-PRP)的團隊與加拿大研究人員攜手合作,首次發現剖腹生產、腸道菌群發育延遲(包括類桿菌屬持續維持低水平、有大量變形細菌,以及難辨梭菌於腸道寄居)與嬰兒花生過敏之間的因果關係。此現象在亞裔小孩身上尤其明顯,比其他族裔的小孩高出四倍。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或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如何導致肺損傷和血管受損及當中的機制。此為世界上首個揭示該機制的研究。研究團隊亦進一步發現,一種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的口服標靶治療藥物伊馬替尼(Imatinib),可減低新型冠狀病毒於肺部血管內皮細胞引發的炎症,從而可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引起的血管疾病。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化學研究部與化學系的李學臣教授,以及藥理學與藥學系汪玉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具有抗腫瘤、胰島素增敏和保肝活性的合成生物藥物。過去七年,兩個研究團隊一直努力研究能夠模擬脂聯素生物活性的合成化合物,近日終於研發出一種有效的化學合成方法,用以生產由脂聯素衍生的糖肽。這些糖肽在各種小鼠模型中均表現出強大的抗腫瘤能力、胰島素增敏性和代謝增強活性。研究人員相信,由此合成方法開發而成的產品,將會在醫治肥胖症及其相關併發症上發揮出極大的臨床應用潛力。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領導的國際科研團隊,發現一種曾用於治療丙型肝炎的藥物「司美匹韋(Simeprevir)」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繁殖,與現時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一併使用更可以產生協同效應,提升抗病毒的成效。研究團隊表示司美匹韋是現時唯一同時針對多於一個新冠病毒蛋白的抗病毒藥物,代表即使其中一個蛋白出現變異,仍可透過抑制另一個蛋白以發揮作用,產生抗藥性病毒變異的機會亦較低,日後或可成為新冠藥物研發的新方向。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關節性牙骹痛通常由保守治療開始,例如處方消炎藥、物理治療、進食柔軟食物,和使用咬合夾板(牙膠)減輕關節疼痛和改善張口度。當保守治療效用不顯著時,醫生會嘗試進行顳下頜關節沖洗術的微創療法,方法是在顎關節放入兩枝針,灌入生理鹽水沖洗關節,把發炎物質和纖維組織沖走,減低關節負壓力,亦可注入透明質酸潤滑關節。顳下頜關節沖洗術在90年代起開始普及,其風險低,成功率高達80至85%。 然而,究竟於什麼時候應該由保守治療轉到微創冲洗療法,醫學文獻暫時並未有定論。近年的研究發現,微創冲洗治療若於治療早期介入,能有效消除痛楚和改善顎骨的功能。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臨床助理教授李廸信醫生(首席研究員)和臨床副教授梁耀殷醫生最近以顳下頜關節沖洗術,配合咬合夾板治療作臨床研究,對比只採用保守治療的成效。 初步的研究結果顯示,沖洗術結合咬合夾板的綜合治療,比保守治療更為有效。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美國西奈山(Mount Sinai)的研究人員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科學家攜手合作,發現一種常見而價格低廉、並針對炎症基因的藥物,可減低感染了SAR-CoV-2病毒(即導致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病毒)小鼠的發病率與死亡率。研究團隊指出,該項藥物「托普樂肯」(TPT)是第一型拓撲異構酶(TOP1)的抑制劑,可在小鼠感染病毒後長達四天,仍可抑制其炎症基因,對治療人類亦有一定潛在價值。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透過現時首個以香港華人為對象的最大型研究,在108個與藥物有關的基因中發現531個罕見且預測有害的基因變異,當中有96種未曾被記載於廣泛認受的資料庫之中。然而,這些基因變異卻普遍存在於香港華人身上,絕大部分人(93.6%)帶有最少一種與藥物有關的基因變異。此外,幾乎所有(99.6%)香港華人均帶有最少一種可能影響用藥效果的罕見基因變異。研究展示了透過藥物基因學開發個人化藥物處方,從而減少不良反應和提升藥效的潛力。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微生物學系和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與清華大學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的科研團隊合作完成了一項研究,旨在闡明注射中和抗體或表達刺突蛋白的核酸疫苗,能否完全預防敘利亞倉鼠的鼻腔組織被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所感染。研究證實,不論是注射中和抗體或是疫苗,均不能完全預防實驗動物的鼻腔組織被新型冠狀病毒所感染。由此,新型冠狀病毒對鼻腔組織的超強感染力,或能協助病毒逃過宿主體內中和抗體發揮作用的機制。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研究團隊發現,表觀遺傳調控蛋白Spindlin1與新蛋白C11orf84形成的複合物,可識別一種非典型的雙向組蛋白表觀標記H3K4me3K9me3,以促進核糖體核糖核酸(rRNA)的合成,進而加快細胞增生。由於在多種癌細胞中,都可檢測出過度表達的C11orf84和Spindlin1,是項發現為針對這兩個蛋白設計藥物,以抑制癌細胞增生提供了嶄新的治療方向。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團隊成功為一名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進行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下稱CAR-T細胞)治療。該名患者曾接受化療及骨髓移植,其後復發,經CAR-T細胞治療後,不但病情得到緩解,亦無出現嚴重併發症,是香港首次在臨床試驗外利用CAR-T細胞技術治療血癌患者。是項治療由瑪麗醫院及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血液腫瘤科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科團隊完成。團隊於2020年5月為一名淋巴瘤病人完成香港首宗的CAR-T細胞治療,瑪麗醫院亦成為香港首間,以及目前唯一一間為血癌患者提供CAR-T細胞治療的醫院。團隊認為CAR-T細胞治療是未來治療癌症新方向,可以讓更多同類型的病人受惠。
「活體藥物」: 基因改造自身T細胞 能鎖定癌症並將其消滅
一般而言,以傳統方式治療復發性急性淋巴白血病或淋巴瘤的療效並不顯著,重複進行化療的成效有限,部分患者或可透過造血液幹細胞移植而治癒,但移植本身亦需要面對相關的併發症風險,同時不能排除復發的可能。 近年醫學界致力研究療效較持久的免疫治療,即透過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消滅癌細胞,當中包括CAR-T細胞治療。其原理是先從病人血液中提取「免疫T細胞」,透過基因改造技術在T細胞加入「嵌合抗原受體」,令T細胞能夠辨別癌細胞,隨後將之輸回病人體內,以鎖定癌症位置並將癌細胞消滅。此技術為最新的細胞治療。 CAR-T細胞治療有效提升患者痊癒的機會。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每年約有超過100名患者適合接受有關治療。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理學院葉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兼化學研究部講座教授孫紅哲聯同分子及細胞生物學研究部副教授閆愛新博士,以及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高一村博士發現,硝酸銀和納米銀可有效殺死一種常見的惡菌 — 金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以及可作為抗生素輔劑,恢復耐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MRSA)對抗生素的敏感性。在進一步的組學研究中,他們發現銀離子在金黃葡萄球菌體內擁有獨有的38個靶點蛋白,團隊其後通過X射線單晶衍射實驗,確定了其中一種重要靶點 — 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6PGDH)受銀離子抑制的機制。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螞蟻無處不在,而被螞蟻叮咬後往往會起水泡,你又知道背後的分子機制嗎?
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分子及細胞生物學研究部鄒國昌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國際專家團隊合作,發現從螞蟻毒液中分離出的新型小肽,可以通過偽過敏受體MRGPRX2啟動免疫途徑。研究結果有助開發抑制一些過敏反應的新拮抗劑,和針對炎症和免疫疾病的新藥物。 研究與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The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é et de la recherche médicale;INSERM)的 Jerome LEPRINCE 博士,以及 Institut National Universitaire Champollion 的 Michel TREILHOU教授合作進行。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作為「骨關節炎遺傳學」(Genetics of Osteoarthritis; GO)聯盟的成員,透過一項全球迄今最大規模、超過80萬人參與的骨關節炎研究,確立了調控椎間盤發育的SOX5和CHST3基因變異與脊椎關節炎的關係。研究結果現已於在頂級科學期刊《細胞》(CELL)發表。 骨關節炎亦即關節退化,能影響包括膝部、髖部、手部和脊椎等多個關節,是造成年長人士疼痛和殘疾的主要原因。由於病因複雜且發病機制未明,現時尚無法治療骨關節炎。 因此,確定骨關節炎的風險因素,對於研發嶄新治療方法十分重要。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22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及婦產科學系臨床研究團隊發現,利用準媽媽懷孕16-24週期間獲得的羊水細胞作為新型樣本,用於產前診斷中的 RNA 測序,將有助更多家庭診斷出未確診的罕見病,從而進行更精準的臨床醫療管理。這是文獻中第一個證明羊水細胞 RNA 測序潛在臨床效用的概念驗證研究。相關突破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npj基因組醫學》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臨床腫瘤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全新的鼻咽癌亞型及在腫瘤微環境中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高度相關的免疫抑制現象。這些發現為傳統的鼻咽癌發病模型提出新的觀點,並揭示EB病毒陽性鼻咽癌細胞特有的訊號傳送,有潛質作為治療的靶點。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 《eBioMedicine》。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及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共同完成一項綜合研究,發現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 (PD-1) 亞型,命名為Δ42PD-1,在肝細胞癌(HCC)病人體內具有抑制殺傷性T細胞(killer T cells)[1]的關鍵作用。此項具有全球突破性的研究,闡明了Δ42PD-1可以導致殺傷性T細胞的功能喪失,並揭示了靶向PD-1免疫檢查點療法(ICB)不足的分子機制。此外,團隊在動物模型的研究中發現,針對Δ42PD-1的抗體藥物便能抑制肝細胞癌的發展,與PD-1通路無關。該研究現已於頂級學術期刊《腸病學》上發表。
[1] Philip M, Schietinger A. CD8(+) T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dysfunction in cancer. Nat Rev Immunol 2022;22:209-23.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中醫藥學院聯同愛滋病研究所、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共同研究,發現天然中藥雞血藤的提取物(SSP)對SARS-CoV-1及SARS-CoV-2、流感和HIV-1等病毒具有廣泛的抗病毒活性。更重要的是研究發現SSP可廣泛抑制SARS-CoV-2病毒變異株。由於SSP可在低成本及質量控制下提取,同時動物研究中沒有發現毒性,有潛質開發成為預防SARS-CoV-2病毒的藥物。研究結果已刊登於《Phytotherapy Research》。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牙髓是維護牙齒健康的重要活組織,蛀牙或牙齒受損都有機會讓牙髓活組織暴露受細菌感染,若感染情況嚴重,目前的治療方法只有把壞死的牙髓組織清除,再用樹脂或黏著劑等人造物料填塞清空的牙根管,受損嚴重的牙齒甚至要拔除。牙齒沒有了牙髓活組織的滋養,日久會脆化碎裂,牙齒也有機會再受感染,最終都可能要把牙齒拔除。 香港大學(港大)牙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發一種讓牙髓組織再生的方法,利用低氧環境激發用作移植的牙髓幹細胞的保護性反應 - 氧化應激反應,用以增強幹細胞移植到牙根管後的適應能力,重新生長成活組織令牙齒回復健康。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研究人員發現冠狀病毒如SARS-CoV-2,SARS-CoV-1和MERS-CoV等,皆可利用宿主細胞蛋白酶「半胱天冬酶-6(caspase-6)」進行更有效的複製,並闡釋其相關原理。研究結果經同行評審,已於《自然》雜誌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和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一項聯合研究發現,在角膜表面進行電刺激(transcorne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ES),可減輕動物模型中的抑鬱症狀,並改善其認知功能。是次研究結果已於國際科學期刊《Brain Stimulation》和《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了更有效的 CRISPR-Cas9 變體,可應用於基因治療。是項研究將人工智能中的「機器學習」應用於大型蛋白質篩選,從有限的蛋白變體實驗數據,拓展出更龐大的虛擬數據作分析,令變體數據可大增至原有的20倍,大大加快篩選的速度。研究團隊將此方法成功地應用於改良多個Cas9蛋白,並設計出具有增強基因編輯效率的新金黃葡萄球菌Cas9(SaCas9)的變體。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了肝癌細胞的一種新的代謝途徑。團隊發現,肝癌細胞利用一種名為巨胞飲(macropinocytosis)的細胞內吞過程,即透過吞噬細胞外蛋白質作為燃料,以支持肝細胞癌(HCC)在缺氧條件下無限生長。是項發現顯示,針對巨胞飲作用或可作為一種有效治療 HCC 的新方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源自γδ-T細胞的外泌體(Exosomes)協同放射治療,可克服鼻咽癌幹細胞對放射治療的抵抗力,並在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鼻咽癌微環境中保留其殺傷腫瘤和促進T細胞活性的作用,從而控制鼻咽癌病情。是項發現為鼻咽癌治療提供了嶄新的治療策略,相關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癌症免疫治療》(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小組發現,癌細胞能利用與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之間一種新的相互作用來促進卵巢癌的腹膜轉移。這些研究結果為卵巢癌的治療策略提供了重要的見解,並已於國際著名科學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新的調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和轉移的分子通路。是項研究結果為黑色素瘤是如何通過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誘導血管生成,從而進行轉移和惡化提供了新的見解,有助促成新的治療方向。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俗稱脂肪肝,是一種在肥胖人士中常見的健康問題。肝臟累積過多脂肪會引致如糖尿病、高血壓和肝癌等嚴重疾病。近日,由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生物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陳志斌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肝臟蛋白可避免過多脂肪囤積以減低染病風險。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源自金黃葡萄球菌的Cas9(SaCas9)核酸酶的新型蛋白變體,命名為 KKH-SaCas9-SAV1 和 SAV2。相對於原型的SaCas9,SAV1和SAV2的目標準確度大大提升,能僅針對致病的等位基因進行編輯而不影響健康的等位基因;並可將SaCas9常見的脫靶效應減少超過95%,同時保持高度編輯能力。這項研究為因單鹼基突變而引起的疾病開闢了新的治療方向。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研發了新型結直腸癌(大腸癌)光控療法。該療法將花青染料與抗癌藥物苯丁酸氮芥前藥混合,製成注射用光響應納米製劑。經靜脈注射納米藥物,可聚集於結直腸癌組織,再經外部光照後,釋放藥物以殺死癌細胞。納米藥物的聚集和釋放過程可以通過成像技術原位監測。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肌肉注射抗精神病藥物奧氮平(Olanzapine)是另一種可於急症室使用,兼具成本效益的鎮定藥選擇。與現時急症室常用的氟哌啶醇(Haloperidol)相比,奧氮平不但具相近的成本效益,而且有著較溫和的心血管疾病特徵,亦較少引發錐體外症副作用(運動障礙)。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微生物學系及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最新研究了信使核糖核酸(mRNA)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者,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後的免疫反應。研究發現,mRNA疫苗接種者在感染Omicron前,其由疫苗所誘導的中和抗體和T細胞反應狀態處於低水平,而被Omicron變種病毒突破感染後,mRNA疫苗接種者能快速地產生廣譜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反應,並且只出現輕微臨床症狀。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體基因中脫氧核糖核酸(DNA)錯配修復機制(Mismatch Repair, MMR)前所未知的功能,對維持完整的基因組非常重要。出生時患上DNA錯配修復缺陷(廣稱林奇綜合症)的人在成年初期患上癌症的機率很高;研究結果顯示了MMR在保護我們免於患上癌症方面十分重要。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研究團隊與本港及內地學者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結果,揭示了肝癌患者體內循環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在腫瘤轉移的過程中前所未知的重要作用。這項突破性的研究發現為深入研究肝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新的見解和方向。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及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發現,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鼻腔感染的疫苗方案。研究表明,PD1-受體結合域核酸疫苗(PD1-RBD-DNA)初次免疫,再聯合以減活流感病毒為載體的噴鼻式疫苗(LAIV-HK68-RBD)加強免疫的方案,在兩種動物模型中均能產生最高滴度的呼吸道廣譜中和抗體和肺常駐殺傷性T 細胞,有效阻止新冠病毒感染鼻腔。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葉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以及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袁碩峰博士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基於膠體枸櫞酸鉍(CBS)和乙酰半胱氨酸(NAC)的組合藥物CBS+3NAC,實現了通過口服給藥的方式顯著抑制在動物感染模型中的新冠病毒複製和繁殖,緩解病毒性肺部炎症的治療效果。乙酰半胱氨酸的引入,使具有抗病毒活性但在胃酸環境下易沉澱的鉍劑在胃部得以相對穩定地存在,促進了鉍劑的口服吸收,進而增強其抗病毒效力。同時,此種口服新冠藥物組合具有多靶點的抑制作用,可有效針對新冠病毒及其變異株,以及其它相關的冠狀病毒。該發現有望推動無機金屬藥物領域和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究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23
細胞和生物組織在胚胎發育和器官形成等過程中都會經歷顯著的不可逆變形。由香港大學(港大)機械工程系林原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一項突破性研究中揭示了塑性應變是如何在單一細胞中產生,然後在組織內傳播。 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發表,題為 「A Mechanism-Based Theory of Cellular and Tissue Plasticity」。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全球使用處方鎮靜催眠藥物有上升趨勢,在已發展國家及地區(如香港)尤為普遍。1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藥物安全及應用研究中心(CSMPR)的團隊根據來自11個國家及地區、超過600萬人的數據,進行一項有關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與骨折風險的研究,結果發現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會令骨折風險增加30-40%,顯示兩者存在中度關聯。研究反映在處方鎮靜催眠藥物予病人(尤其是高危患者)時作風險評估的重要性。研究結果已刊登於《睡眠醫學評論(Sleep Medicine Reviews) 》。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與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開發出一項嶄新的動態疫苗更新方法,以應對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研究成果已於《細胞、宿主與微生物(Cell Host & Microbe)》期刊發表,揭示接種兩劑原始病毒株疫苗後,再接種根據SARS-CoV-1(「沙士」)病毒研發的疫苗加強劑,可能提供更持久和廣泛的保護。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和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研究團隊合作,成功研發新型光活化聯合療法,用於治療老年黃斑病變。此新療法通過靜脈注射納米製劑,並向患者眼睛進行光照,以激活抗血管增生和光動力聯合療法,為治療黃斑病變和其他由異常血管增生所引致的眼疾提供新的微創治療方案。研究成果現已在國際學術期刊《Advanced Science》發表,並已根據專利合作條約提出國際申請。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李學臣教授研究團隊歷時十年研發的抗生素新藥 - 咔喏霉素Kynomycin,剛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簽發《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同意開展作臨床試驗。
咔喏霉素是具有全新化學結構的環脂肽類1類化學新藥,主要針對細菌導致的複雜性皮膚及軟組織感染(cSSTI)。新型抗生素經過I期、II期、III期臨床試驗,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審批通過後可生產上市。新藥的專利已由港大技術轉移處(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經港大之全資子公司港大科橋有限公司授權於一所內地藥業公司。
皮膚和軟組織感染是臨床十分常見的細菌感染性疾病,經常導致急診就診和住院。隨著臨床耐多藥菌株不斷出現,細菌病原體開始產生耐藥性,治療選擇越來越有限。李教授團隊以提高環脂肽類抗菌藥物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爲研究目標,為臨床藥物提供一種新的選擇。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研究證實一項創新技術可有效為冠心病患者辨析有否需要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俗稱「通波仔」)。研究結果已在學術期刊《心血管轉化研究雜誌》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Translational Research)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抗生素的發展是一場與耐藥性演變追逐的永恆競賽。科學家不懈地採用各種方法對付這些超級細菌,然而仍然是面對同一的挑戰。可幸的是,超級細菌跟一般細菌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 — 它們必須以吸收鐵質維持生命。鐵對於細菌來説就像是它們的食物 — 無論是進行DNA複製、供應基本營養物質或發揮其他重要功能,都須要利用鐵質來達成。 有見及此,港大化學系孫紅哲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名為「雙重特洛伊木馬」的策略,將一種金屬類藥物與一種結構與鐵質相似的抗生素「鐵霉素」共同運用,在「喬裝」成鐵質後通過細菌攝取鐵質的途徑,將抗生素「偷運」到細菌細胞之中。 此策略已經成功運用在活體小鼠模型中,不僅增強了鐵霉素的效力,還延長了其藥效,為對抗超級病菌的臨牀治療帶來了曙光。這項研究結果已經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及麻醉學系組成研究團隊,評估於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中合併靜脈及關節局部皮質類固醇注射(IVSPAS),能否進一步改善患者接受手術後痛楚,從而為術後疼痛控制提供新見解。研究結果現已發表於期刊《骨與關節外科雜誌》。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任蕙蘋教授帶領的團隊近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循環小細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EVs)細胞信號通路導致肝癌腫瘤轉移。此項發現有望為肝癌帶來新的治療策略,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和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的聯合研究團隊,培育出甚具癒合能力的人類神經幹細胞(human neural stem cells, hNSCs),有望為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 SCI)治療帶來新機會。研究結果現已發表於綜合性期刊《Advanced Science》。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臨床腫瘤學系,與香港養和醫院(養和醫院)臨床病理學及分子病理學部共同領導的分子腫瘤研討會 (Multidisciplinary Molecular Tumour Board, MTB),最近發表研究成果,開創精準腫瘤醫學研究先河。MTB為晚期癌症病人制定一套有系統的個人化精準治療策略,並建議適當的醫療選擇,在現時急速發展的腫瘤學治療領域中,以MTB作為解決方案是迫切需要的。研究結果已在世界主要的腫瘤學研究期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楊偉國教授的團隊設計出新型微針貼片,為皮膚感染提供了一種高效而非使用抗生素的治療方法。貼片採用由超聲波觸發的鋅基金屬有機框架 (MOF) 抗菌納米粒子,通過微針貼片方式治療被細菌感染的皮膚組織,同時促進皮膚組織修復。新型微針的直徑約為50微米,與頭髮直徑相約。相關研究成果已刊登於《Science Advances》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梁偉強教授與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過去40年來全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持續下降,全面更新了相關流行病學數據。有關內容已刊登於《刺針腸胃病學與肝臟病學》。 梁教授團隊另一項關於幽門螺旋桿菌抗生素和酸抑制組合療法的研究更發現,使用抗生素會影響腸道中存在的微生物及改變腸道中存在的病毒群落,研究結果已於《自然通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周婕博士與袁國勇教授團隊,聯同類器官先驅、荷蘭 Hubrecht Institute 的Hans Clevers教授及復旦大學姜世勃教授利用人呼吸道類器官模型,評估Omicron BA.5及其他變異株在人體呼吸道細胞中感染和複製能力。研究結果已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之間還存在連接的部分會導致染色體未能正確分離,這種連接會形成「染色質橋」。染色質橋有可能干擾細胞正常分裂,導致免疫系統失調,甚至促進癌細胞的形成。 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陳英偉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揭示了一種名為ANKLE1的酶的獨有功能。ANKLE1能通過切割這些染色質橋阻止遺傳物質的斷裂,從而避免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的細胞。理解染色質橋在細胞分裂過程中被切割的機制,對發展能防治癌症和自身免疫等疾病的醫療策略至關重要。這項研究目前已經在科學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孫紅哲教授團隊最近於降血糖研究取得突破進展,並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成果。 團隊的研究確認,營養補充劑鉻元素(III)可以通過抑制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 (ATP synthase) 的活性,調節細胞能量穩態,增加細胞對葡萄糖的代謝能力,改善由高糖引起的線粒體形變,並提高二型糖尿病小鼠對葡萄糖的代謝能力。為了找到鉻(III)蛋白標靶及其作用機制,研究團隊開發了新型的螢光探針,實現鉻(III)蛋白組在細胞內的高分辨時空示蹤及鑑定。實驗進一步揭示鉻(III)取代 ATP synthase活性中心的鎂離子,從而降低其活性,改善葡萄糖代謝的機制。這一研究結果為降血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楊偉國教授團隊研發出一種非入侵性及非抗生素類的抗菌技術,可有效消除骨組織中耐藥性的金黃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的感染。這款革新的抗菌納米片,在超聲波誘導下能產生大量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隨著中性粒細胞膜 (neutrophil membrane, NM) 的吞噬作用,納米片能夠主動捕捉並有效地消除藏深層骨組織中的MRSA細菌超過99.72% ± 0.03%。相關研究成果已於《先進材料》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陳英偉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在細胞分裂時維持DNA分離穩定的新機制,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細胞分裂的過程,有望為開發抗癌藥物帶來新思路。 該研究主要探討兩種蛋白質RIF1和蛋白磷酸酶1(PP1)在解離DNA超細纖維橋中的作用。這些DNA橋是在有絲分裂期間連接姐妹染色單體的DNA分子,需要在分裂結束前完全解離;假如未能解離或解離不完全,最終會導致DNA橋斷裂並對子細胞中的DNA造成損傷,從而導致癌細胞的形成。研究結果已於科學期刊《細胞報導(Cell Reports)》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研究團隊在一系列回顧研究中發現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 SGLT2i) 有降低對患上腎臟和呼吸系統疾病風險的能力,當中包括末期腎病、阻塞性氣道疾病及肺炎。是項研究提供了新的真實世界證據 (real-world evidence),顯示SGLT2i 有可能為二型糖尿病患者提供降血糖以外的額外保護,並有可能比上一代降血糖藥物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DPP4i) 更好。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科學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及 《JAMA Network Open》。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會加速感染SARS-CoV-2 及Omicron變異株的新型宿主蛋白酶,為對應新冠大流行提供了新方向。除了新型宿主蛋白酶,研究團隊發現細胞膜上的膜型基質金屬蛋白酶(MT-MMP)及去整合素金屬蛋白酶(ADAM),作為入侵細胞的中介,亦能引導SARS-CoV-2入侵,同時提升應對Omicron BA.1的效率。此發現以抑制MMP來有效對應Omicron BA. 1及其變種的綜合治療提供了新研究策略。研究成果現已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Science Advances》。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動物在感到口渴時會本能地補充水份,從而將體液滲透壓和血漿容量恢復到正常的水準。口渴的感覺原是受到「穹窿下器 (Subfornical Organ, SFO)」的直接影響。穹窿下器是一個位於前腦的組織,負責整合「迴圈信號(circulating signals)」,當中包括滲透壓和血鈉水準等,可適時發出口渴的信號;與此同時,一種胃腸道激素胰泌素 (Secretin, SCT)負責調節津液在體內平衡的重要因素。看似簡單的喝水行為,卻是由中樞神經系統裏複雜的神經機制所控制。然而,我們對於胰泌素信號的傳達過程向來都不太清楚。
最近,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與暨南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採用了一種「特定投射基因刪除(Projection-specific gene deletion)」方法,首次揭示了胰泌素受體 (Secretin Receptor, SCTR) 在調節飲水行為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不但加深了科學界對胰泌素功能的瞭解,亦對腸-腦軸在體液調控上提出了新的見解,為改善水鹽失衡症狀(即疲勞、頭痛、心律失常、噁心和嘔吐等)提供了新的思路。他們的研究成果已在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D24H)和免疫與感染研究中心(C2i)成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與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合作,首次估算新冠疫苗於現實世界針對 Omicron 變異病毒株感染的有效性。通過對 5,310 名捐血者和志願者進行的血清學普查,研究人員估計三劑復必泰或科興疫苗在接種疫苗後短期內預防 Omicron 感染的有效性分別為 48% 及 30%。第四劑的有效性比第三針更強。由於防止病毒感染也能防止其傳播,此項研究也是首批證明疫苗可防止 Omicron 傳播的研究之一。然而,在接種後 100 天,疫苗針對 Omicron 感染的有效性將迅速減弱。此外,研究人員估計,在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7 月 31 日期間,本港人口逾45%已受到 Omicron 變異病毒株感染。研究結果現已發表於《自然醫學》期刊 。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臨床腫瘤學系領導,與全球33位國際頂級專家合作,以調研方法研究在新冠疫情導致資源及人手嚴重緊絀的情況下,能否利用血漿EB 病毒 DNA(EBV DNA)來替代常規鼻咽癌的標準檢測方法。若日後發生嚴重災害時,這些國際建議可作為鼻咽癌治療的重要指南。有關共識內容已在世界主要的腫瘤學研究期刊《Lancet Oncology》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腫瘤抑制基因 AKTIP缺失後會促進管腔型乳癌的生長,並增加癌細胞對荷爾蒙治療的耐藥性。研究結果現已發表在學術期刊《Cell Reports》。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能消滅癌細胞的CD8+ T細胞會被一種稱為I型干擾素抑制,導致免疫治療對付腫瘤失效。是次發現為研究改善免疫治療的臨床療效提供了新方向。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Cell Reports》。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及臨床腫瘤學系團隊發表嶄新的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方案。此治療方案乃全球首創,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不能透過手術切除的中期肝癌,通過這綜合治療方案,能令接近五成肝癌病人達至腫瘤「先縮後除」(下稱「START-FIT」)的根治效果。此突破發現已刊登於《刺針腸胃病學及肝臟病學》(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愛滋病研究所、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及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發現,及時接種第三劑科興或復必泰疫苗,能顯著降低突破感染率及疾病的嚴重程度,更重要的是能誘導激活病毒特定的記憶 B 細胞[1]及可對Omicron 交叉反應的T 細胞。另外,已接種三劑新冠疫苗人士如及時接種二價疫苗,能增強針對 BA.2.12.1 及 BA.4/5 變異病毒株的中和抗體效力。該研究現已於《刺針》出版的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 Pacific雜誌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24
抗生素耐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引發的細菌感染,已成為全球人類健康的嚴峻威脅。2024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更新了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耐藥細菌名單,其中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被列為「高度優先級重點病原體」。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能引發多種感染的危險細菌,如肺炎、尿道感染和血流感染等。它能迅速地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對免疫力較弱的病患(如住院病人或慢性病患者)構成重大風險。近日,香港大學(港大)葉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及化學系講座教授孫紅哲教授的團隊,聯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和南開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團隊發現,將不同類別的抗生素與鉍基藥物(如常見的水楊酸鉍,俗稱Pepto-Bismol)聯合使用,可擾亂細菌的鐵穩態,重新恢復多種已失效抗生素的殺菌功能。這種聯合療法有效消滅多重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並在受細菌感染的細胞和活體小鼠體內實驗中均取得良好療效,為應對抗生素抗藥性(AMR)的全球威脅提供了重要策略,並具有極大的臨床應用價值。這一發現已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微生物》(Nature Microbiology)上發表。 孫紅哲教授指出:「下一個疫情很可能是由超級細菌引起的感染爆發。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制定對策以應對這類感染。」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利用先進科技提升人類健康是全球趨勢,由香港大學(港大)工程學院、港大李嘉誠醫學院、浙江大學及廣州醫科大學組成的跨學科研究團隊開發的一種革命性的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系統,標誌著可穿戴健康技術的重大進展,有望革新糖尿病的護理方式。
研究項目由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張世明教授領導。新型連續血糖監測系統名為OECT-CGM,應用新興有機電化學晶體管(OECTs)技術開發,是一種全集成微創系統。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獲李嘉誠基金會(基金會)捐贈亞洲首部突破性醫療儀器Histotripsy系統,採用全球頂尖的組織碎化技術在香港進行臨床試驗,為肝癌患者提供無創、無痛、高效的治療選擇。
基金會還將捐助十位肝癌患者於瑪麗醫院接受這項嶄新治療並參與臨床試驗。預計第一位患者將於本星期接受治療。是次捐贈還包括支持六名醫生及放射治療師前往美國,接受Histotripsy系統生產商HistoSonics的專門培訓,以確保他們全面掌握這項尖端技術的操作和應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因甲型流感病毒入住深切治療部患者發生急性腎損傷的風險,明顯高於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患者。研究揭示這兩種呼吸道病毒對腎臟健康影響的重大差異,有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電子臨床醫學》。
該研究對全港性患者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與新冠患者相比,感染流感病毒的危重患者發生急性腎損傷的風險高49%,發生第三期急性腎損傷的風險高43%,而需要急性透析治療的比例也增加48%。
領導這項研究的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逸軒醫生表示:「這些研究結果與過去的研究形成鮮明對比。以往的研究一直認為新冠危重患者出現急性腎損傷的風險較高,對腎功能的損害亦更嚴重。這項研究對持續進化的新型冠狀病毒及其對腎臟健康的影響提供新觀點。」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跨學科研究團隊最近開發的創新人工智能(AI)軟件系統,能將普通手機轉變為醫療級聽診器,用家無需使用專業設備,只需利用手機便可隨時檢測自己的心音,在發現心臟疾病症狀時可立即求醫。軟件系統的專利AI技術能準繩檢測心瓣疾病,準確度估算高達81%,診斷結果媲美醫生用聽診器的水平。該發明有助推動潛在心瓣疾病的早期檢測,推進個人化精準健康管理,為心臟健康篩檢、遙距診症和病情監測提供有效的平台。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陳英偉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就癌細胞如何對一類名為PARP抑制劑的癌症藥物產生抗藥性進行研究,並取得了重要突破。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報告(Cell Reports)》,揭示了一種名為FANCM的蛋白質如何促使癌細胞對PARP抑制劑產生抗藥性反應,導致癌症治療失效。
PARP抑制劑對某些類型的癌症,尤其是那些在同源重組基因上發生突變的癌症(如BRCA1和BRCA2)具有顯著的療效。目前,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上市的PARP抑制劑分別有四種:奧拉帕尼、尼拉帕尼、魯卡帕尼和他拉佐帕尼,它們分別在治療某些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方面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成功。然而,儘管這些藥物效果超卓,仍未必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癌細胞最終仍會對其產生抗藥性而減低治療效果。
我們的研究團隊致力找出造成PARP抑制劑抗藥性的原因。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一種名為FANCM的蛋白質在維護癌細胞的DNA修復和基因組穩定扮演着關鍵的角色,是導致抗藥反應的重要因素。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針對香港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策略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發現對一線藥物甲氨蝶呤反應欠佳的患者,使用生物相類似抗風濕藥比常規藥物來氟米特更具成本效益。而推廣採用生物相類似藥有助香港醫療系統更有效分配資源,提升患者整體治療效果,以建立高效率和可持續的醫療服務模式。研究結果已發表在期刊《JAMA Network Open》。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與小分子藥物和大分子生物製劑相比,多肽藥物因其獨特的生化特性,正逐漸成為更切合醫療需求的中分子治療藥物。相比小分子藥物,多肽藥物能更精確地針對複雜的生物過程,亦通常比大分子生物藥物更加簡單且成本效益更高。自1923年胰島素問世以來,已有超過100種多肽藥物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 廣泛應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患及肥胖症。然而,多肽藥物往往容易被體內的酶降解,導致生物利用度降低。對多肽藥物上的氨基酸進行化學修飾而改造結構,不僅可以調節藥物與其靶點的相互作用,還能改善藥物的穩定性、生物利用度和藥物動力學性質,是開發改良多肽新藥的重要方向。然而,多肽是功能密集的分子,對其進行化學改造需要高度的選擇性,包括化學、區域和立體等不同方面的選擇性。此外,天然多肽含有各種可能干擾化學反應的特性,且對氧化還原反應十分敏感,令化學改造更加複雜。如天然多肽沒有側鏈保護基團,其溶解性會很差,令多肽定點修飾變成一項艱鉅任務。
最近,由香港大學(港大)化學系李學臣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突破性開發了一種操作簡單且高效的色氨酸殘基定點後修飾方法,可用於天然多肽的結構修飾及多樣化改造。這種方法容許藥物在開發的後期階段,較容易地修飾肽分子的特定部位,增加結構多樣性和功能性。這種後期多樣化技術,讓研究者即便在建立了核心結構之後,仍能微調肽分子。研究結果最近於學術期刊《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中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領導的跨院校研究團隊以常見的食物添加劑肉桂醛作為抗炎劑,成功研發新型肉桂醛前藥納米粒子,可精準傳送藥物至體內發炎部位,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為炎症性疾病提供一個全新、安全和有效的治療選擇,該創新技術於早前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榮獲「金獎」。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先進醫療保健材料》發表,並提交專利申請。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中醫藥學院研究團隊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俗稱脂肪肝)患者的肝臟會過量分泌一種肝臟因子「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FGF21)」,或會加快乳腺癌腫瘤生長。這項發現為中醫「乳病從肝」的理論提供現代科學證據,助中醫藥治療機理。相關研究結果已在科學雜誌《細胞死亡與疾病》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仿生肝立方:肝癌和肝病的全面精準診療平台」(簡稱「肝立方」),透過三維生物打印仿製病患肝臟,能助快速評估各種傳統藥物和新興療法的功效和副作用,幫助醫生作出精準診療決策。該創新技術早前參展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並勇奪「發明金獎」及「中國發明協會」特別大獎。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冼振鋒醫生領導的研究團隊,分析全港後天血友(AHA)病患者的特徵,並識別出影響病情的預後因素,有助治療後天血友病人,從而改善這類罕見並致命血液疾病患者的存活率。
研究結果顯示,香港每年錄得的後天血友病患者人數是西方人的兩倍。本地較年長的AHA患者亦面對更高的死亡率,主要是由於免疫抑制治療引致的嚴重感染。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李祥教授、生物科學學院鄭超固教授,以及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鮑秀叢博士所率領的合作研究團隊,最近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化學生物學方法MACSPI(Methionine Analog-based Cell-Specific Proteomics and Interactomics),利用一種名為「photo-ANA」的雙功能氨基酸探針來標記來自特定細胞的蛋白質,並研究這些蛋白質在特定細胞中的相互作用。其間,團隊發現了許多新的組織特異性蛋白質以及這些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有助我們了解細胞是如何在生物體中工作,並解析器官發育和疾病發病的機制。相關研究結果剛於學術期刊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中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於發病六小時後接受血管介入動脈取栓手術(取栓手術)治療仍然有效。這項為期逾五年的研究發現,當中超過三成患者更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缺血性中風是香港和全球主要的死亡和致殘原因之一,需要迅速和及時的治療以減少對患者的影響。
來自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的腦內科、放射科聯同神經外科醫生合作,自2018年以來提供全港首個24小時取栓手術治療中風,研究團隊亦一直密切監測有關的治療成效。研究期間合共400多名患者接受相關治療,其中13%的患者在發病超過六小時後進行手術。研究突顯了持續研究的重要性,有助推進中風治療,改善治療效果,長遠能減輕中風對社會的經濟負擔。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在幹細胞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精準醫療的發展提供新的選擇和工具。該團隊研發出一種創新方法,可以將血液和皮膚細胞轉化為腦神經幹細胞,克服當前幹細胞誘導技術的局限性,同時為研究和治療衰老相關疾病如阿茲海默症、柏金遜症和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漸凍人症)開闢新的可能。
港大醫學院夥同幹細胞轉化研究中心和劍橋大學,共同開創一個新型幹細胞平台,以幫助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患者。研究團隊從患者身上提取血液樣本,將血液細胞重新改造為擴展潛能幹細胞 (EPSCs),以建立個人化疾病模型,用於測試不同療法,以確定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治療方案,以免為患者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團隊的幹細胞平台展示個人化基因治療在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療潛力,同時在香港成功鑒定和重新運用原本用於治療風濕病的藥物,用於治療STAT1-GoF患者。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黃志基教授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透過一項長達20年的縱向研究,提供了極具價值的證據,釐清了母親妊娠糖尿病對其子女日後患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潛在影響的長期爭議。該研究分析了來自中國香港、台灣地區、紐西蘭、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超過360萬對母嬰的醫療數據,結果顯示妊娠糖尿病不會直接導致兒童的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其突破性研究結果剛於今天(4月8日)在《自然醫學》期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來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創新的篩選平台,可快速評估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變異對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相較傳統方法,這種新方法速度提升多達39倍。此外,研究人員專注了解病毒變異如何影響合胞體形成,即受感染細胞與未感染細胞融合的過程,這有助識別可能對公共衞生構成重大風險的新興病毒變異株。該團隊還確定了兩種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藥物,可以減輕疾病嚴重程度。有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並已申請專利。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和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團隊合作,利用幹細胞生成人類免疫細胞,用於癌症免疫療法。這個突破性方法可複製人體生成免疫細胞的自然過程,有望提升癌症靶向療效。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種單株抗體6H2,可以靶向一種有害蛋白質進行中和;而團隊已進行臨床前動物實驗,結果證實6H2抗體能夠有效減輕該蛋白質加劇缺血性中風所引起的損傷,為受影響的中風患者提供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
這一突破性研究由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以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科研團隊合力完成。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在幹細胞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精準醫療的發展提供新的選擇和工具。該團隊研發出一種創新方法,可以將血液和皮膚細胞轉化為腦神經幹細胞,克服當前幹細胞誘導技術的局限性,同時為研究和治療衰老相關疾病如阿茲海默症、柏金遜症和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漸凍人症)開闢新的可能。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 (港大) 理學院生物科學學院鄒國昌教授、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楊偉國教授、牙醫學院喬威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最近在瞭解小鼠能量代謝和骨穩態如何調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望為肥胖和骨質疏鬆症帶來新療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從γδ-T細胞中提取的外泌體不僅具有直接的抗腫瘤效果,在開發為腫瘤疫苗時亦能有效誘導腫瘤特異性免疫反應。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鄭超固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最近發現,與傳統治療相比,通過調節腸道細菌產生的代謝物可以更有效地治療柏金遜症和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人員從動物模型中發現,短鏈脂肪酸丙酸可以通過調節腸道和大腦之間的信號傳遞,顯著減少柏金遜症的神經退化。這種方法可以逆轉與柏金遜症相關的基因變異,同時增強腸道內的能量產生,有助於保護神經元健康,而毋須直接干預蛋白質聚集體。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和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聯合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及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合作研究,揭示已接種PD -1增強型DNA疫苗的恆河猴在感染愛滋病病毒及再次加強接種後,能夠誘導持續性的病毒特異性CD8+ T細胞免疫反應,長達六年沒有愛滋病病徵,並且在沒有接受聯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cART,俗稱「雞尾酒療法」,用於抑制愛滋病病毒感染者體內的病毒複製)的情況下成功抑制病毒。研究同時發現實驗猴體內的T細胞免疫反應能有效針對病毒作出多功能和廣泛效應長達六年。這些發現證實PD-1增強型DNA疫苗策略有望成為用於防治愛滋病的第三代DNA疫苗。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鍾培言教授和生物醫學學院宋又強博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高波博士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近日取得全球性突破,成功識別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主要成因。AIS是最常見的脊柱畸形,影響全球數以百萬青少年。團隊發現SLC6A9基因變異,令突觸神經傳送及中樞模式發生器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s)失調,導致脊柱側彎。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梁如鴻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確定PLK4可作為一個全新的標靶療法,治療TP53 基因突變引致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AML是一種致命疾病,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研究結果可能為AML亞型的臨床試驗機制奠定基礎,從而改善治療效果。瑪麗醫院將會是全球其中一個臨床試驗地點,測試PLK4抑製劑對AML的成效。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24
抗生素耐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引發的細菌感染,已成為全球人類健康的嚴峻威脅。2024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更新了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耐藥細菌名單,其中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被列為「高度優先級重點病原體」。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能引發多種感染的危險細菌,如肺炎、尿道感染和血流感染等。它能迅速地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對免疫力較弱的病患(如住院病人或慢性病患者)構成重大風險。近日,香港大學(港大)葉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及化學系講座教授孫紅哲教授的團隊,聯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和南開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團隊發現,將不同類別的抗生素與鉍基藥物(如常見的水楊酸鉍,俗稱Pepto-Bismol)聯合使用,可擾亂細菌的鐵穩態,重新恢復多種已失效抗生素的殺菌功能。這種聯合療法有效消滅多重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並在受細菌感染的細胞和活體小鼠體內實驗中均取得良好療效,為應對抗生素抗藥性(AMR)的全球威脅提供了重要策略,並具有極大的臨床應用價值。這一發現已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微生物》(Nature Microbiology)上發表。 孫紅哲教授指出:「下一個疫情很可能是由超級細菌引起的感染爆發。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制定對策以應對這類感染。」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利用先進科技提升人類健康是全球趨勢,由香港大學(港大)工程學院、港大李嘉誠醫學院、浙江大學及廣州醫科大學組成的跨學科研究團隊開發的一種革命性的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系統,標誌著可穿戴健康技術的重大進展,有望革新糖尿病的護理方式。
研究項目由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張世明教授領導。新型連續血糖監測系統名為OECT-CGM,應用新興有機電化學晶體管(OECTs)技術開發,是一種全集成微創系統。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獲李嘉誠基金會(基金會)捐贈亞洲首部突破性醫療儀器Histotripsy系統,採用全球頂尖的組織碎化技術在香港進行臨床試驗,為肝癌患者提供無創、無痛、高效的治療選擇。
基金會還將捐助十位肝癌患者於瑪麗醫院接受這項嶄新治療並參與臨床試驗。預計第一位患者將於本星期接受治療。是次捐贈還包括支持六名醫生及放射治療師前往美國,接受Histotripsy系統生產商HistoSonics的專門培訓,以確保他們全面掌握這項尖端技術的操作和應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因甲型流感病毒入住深切治療部患者發生急性腎損傷的風險,明顯高於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患者。研究揭示這兩種呼吸道病毒對腎臟健康影響的重大差異,有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電子臨床醫學》。
該研究對全港性患者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與新冠患者相比,感染流感病毒的危重患者發生急性腎損傷的風險高49%,發生第三期急性腎損傷的風險高43%,而需要急性透析治療的比例也增加48%。
領導這項研究的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逸軒醫生表示:「這些研究結果與過去的研究形成鮮明對比。以往的研究一直認為新冠危重患者出現急性腎損傷的風險較高,對腎功能的損害亦更嚴重。這項研究對持續進化的新型冠狀病毒及其對腎臟健康的影響提供新觀點。」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跨學科研究團隊最近開發的創新人工智能(AI)軟件系統,能將普通手機轉變為醫療級聽診器,用家無需使用專業設備,只需利用手機便可隨時檢測自己的心音,在發現心臟疾病症狀時可立即求醫。軟件系統的專利AI技術能準繩檢測心瓣疾病,準確度估算高達81%,診斷結果媲美醫生用聽診器的水平。該發明有助推動潛在心瓣疾病的早期檢測,推進個人化精準健康管理,為心臟健康篩檢、遙距診症和病情監測提供有效的平台。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陳英偉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就癌細胞如何對一類名為PARP抑制劑的癌症藥物產生抗藥性進行研究,並取得了重要突破。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報告(Cell Reports)》,揭示了一種名為FANCM的蛋白質如何促使癌細胞對PARP抑制劑產生抗藥性反應,導致癌症治療失效。
PARP抑制劑對某些類型的癌症,尤其是那些在同源重組基因上發生突變的癌症(如BRCA1和BRCA2)具有顯著的療效。目前,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上市的PARP抑制劑分別有四種:奧拉帕尼、尼拉帕尼、魯卡帕尼和他拉佐帕尼,它們分別在治療某些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方面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成功。然而,儘管這些藥物效果超卓,仍未必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癌細胞最終仍會對其產生抗藥性而減低治療效果。
我們的研究團隊致力找出造成PARP抑制劑抗藥性的原因。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一種名為FANCM的蛋白質在維護癌細胞的DNA修復和基因組穩定扮演着關鍵的角色,是導致抗藥反應的重要因素。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針對香港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策略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發現對一線藥物甲氨蝶呤反應欠佳的患者,使用生物相類似抗風濕藥比常規藥物來氟米特更具成本效益。而推廣採用生物相類似藥有助香港醫療系統更有效分配資源,提升患者整體治療效果,以建立高效率和可持續的醫療服務模式。研究結果已發表在期刊《JAMA Network Open》。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與小分子藥物和大分子生物製劑相比,多肽藥物因其獨特的生化特性,正逐漸成為更切合醫療需求的中分子治療藥物。相比小分子藥物,多肽藥物能更精確地針對複雜的生物過程,亦通常比大分子生物藥物更加簡單且成本效益更高。自1923年胰島素問世以來,已有超過100種多肽藥物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 廣泛應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患及肥胖症。然而,多肽藥物往往容易被體內的酶降解,導致生物利用度降低。對多肽藥物上的氨基酸進行化學修飾而改造結構,不僅可以調節藥物與其靶點的相互作用,還能改善藥物的穩定性、生物利用度和藥物動力學性質,是開發改良多肽新藥的重要方向。然而,多肽是功能密集的分子,對其進行化學改造需要高度的選擇性,包括化學、區域和立體等不同方面的選擇性。此外,天然多肽含有各種可能干擾化學反應的特性,且對氧化還原反應十分敏感,令化學改造更加複雜。如天然多肽沒有側鏈保護基團,其溶解性會很差,令多肽定點修飾變成一項艱鉅任務。
最近,由香港大學(港大)化學系李學臣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突破性開發了一種操作簡單且高效的色氨酸殘基定點後修飾方法,可用於天然多肽的結構修飾及多樣化改造。這種方法容許藥物在開發的後期階段,較容易地修飾肽分子的特定部位,增加結構多樣性和功能性。這種後期多樣化技術,讓研究者即便在建立了核心結構之後,仍能微調肽分子。研究結果最近於學術期刊《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中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領導的跨院校研究團隊以常見的食物添加劑肉桂醛作為抗炎劑,成功研發新型肉桂醛前藥納米粒子,可精準傳送藥物至體內發炎部位,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為炎症性疾病提供一個全新、安全和有效的治療選擇,該創新技術於早前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榮獲「金獎」。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先進醫療保健材料》發表,並提交專利申請。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中醫藥學院研究團隊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俗稱脂肪肝)患者的肝臟會過量分泌一種肝臟因子「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FGF21)」,或會加快乳腺癌腫瘤生長。這項發現為中醫「乳病從肝」的理論提供現代科學證據,助中醫藥治療機理。相關研究結果已在科學雜誌《細胞死亡與疾病》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仿生肝立方:肝癌和肝病的全面精準診療平台」(簡稱「肝立方」),透過三維生物打印仿製病患肝臟,能助快速評估各種傳統藥物和新興療法的功效和副作用,幫助醫生作出精準診療決策。該創新技術早前參展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並勇奪「發明金獎」及「中國發明協會」特別大獎。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冼振鋒醫生領導的研究團隊,分析全港後天血友(AHA)病患者的特徵,並識別出影響病情的預後因素,有助治療後天血友病人,從而改善這類罕見並致命血液疾病患者的存活率。
研究結果顯示,香港每年錄得的後天血友病患者人數是西方人的兩倍。本地較年長的AHA患者亦面對更高的死亡率,主要是由於免疫抑制治療引致的嚴重感染。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李祥教授、生物科學學院鄭超固教授,以及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鮑秀叢博士所率領的合作研究團隊,最近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化學生物學方法MACSPI(Methionine Analog-based Cell-Specific Proteomics and Interactomics),利用一種名為「photo-ANA」的雙功能氨基酸探針來標記來自特定細胞的蛋白質,並研究這些蛋白質在特定細胞中的相互作用。其間,團隊發現了許多新的組織特異性蛋白質以及這些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有助我們了解細胞是如何在生物體中工作,並解析器官發育和疾病發病的機制。相關研究結果剛於學術期刊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中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於發病六小時後接受血管介入動脈取栓手術(取栓手術)治療仍然有效。這項為期逾五年的研究發現,當中超過三成患者更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缺血性中風是香港和全球主要的死亡和致殘原因之一,需要迅速和及時的治療以減少對患者的影響。
來自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的腦內科、放射科聯同神經外科醫生合作,自2018年以來提供全港首個24小時取栓手術治療中風,研究團隊亦一直密切監測有關的治療成效。研究期間合共400多名患者接受相關治療,其中13%的患者在發病超過六小時後進行手術。研究突顯了持續研究的重要性,有助推進中風治療,改善治療效果,長遠能減輕中風對社會的經濟負擔。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在幹細胞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精準醫療的發展提供新的選擇和工具。該團隊研發出一種創新方法,可以將血液和皮膚細胞轉化為腦神經幹細胞,克服當前幹細胞誘導技術的局限性,同時為研究和治療衰老相關疾病如阿茲海默症、柏金遜症和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漸凍人症)開闢新的可能。
港大醫學院夥同幹細胞轉化研究中心和劍橋大學,共同開創一個新型幹細胞平台,以幫助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患者。研究團隊從患者身上提取血液樣本,將血液細胞重新改造為擴展潛能幹細胞 (EPSCs),以建立個人化疾病模型,用於測試不同療法,以確定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治療方案,以免為患者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團隊的幹細胞平台展示個人化基因治療在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療潛力,同時在香港成功鑒定和重新運用原本用於治療風濕病的藥物,用於治療STAT1-GoF患者。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黃志基教授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透過一項長達20年的縱向研究,提供了極具價值的證據,釐清了母親妊娠糖尿病對其子女日後患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潛在影響的長期爭議。該研究分析了來自中國香港、台灣地區、紐西蘭、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超過360萬對母嬰的醫療數據,結果顯示妊娠糖尿病不會直接導致兒童的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其突破性研究結果剛於今天(4月8日)在《自然醫學》期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來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創新的篩選平台,可快速評估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變異對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相較傳統方法,這種新方法速度提升多達39倍。此外,研究人員專注了解病毒變異如何影響合胞體形成,即受感染細胞與未感染細胞融合的過程,這有助識別可能對公共衞生構成重大風險的新興病毒變異株。該團隊還確定了兩種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藥物,可以減輕疾病嚴重程度。有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並已申請專利。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和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團隊合作,利用幹細胞生成人類免疫細胞,用於癌症免疫療法。這個突破性方法可複製人體生成免疫細胞的自然過程,有望提升癌症靶向療效。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種單株抗體6H2,可以靶向一種有害蛋白質進行中和;而團隊已進行臨床前動物實驗,結果證實6H2抗體能夠有效減輕該蛋白質加劇缺血性中風所引起的損傷,為受影響的中風患者提供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
這一突破性研究由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以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科研團隊合力完成。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在幹細胞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精準醫療的發展提供新的選擇和工具。該團隊研發出一種創新方法,可以將血液和皮膚細胞轉化為腦神經幹細胞,克服當前幹細胞誘導技術的局限性,同時為研究和治療衰老相關疾病如阿茲海默症、柏金遜症和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漸凍人症)開闢新的可能。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 (港大) 理學院生物科學學院鄒國昌教授、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楊偉國教授、牙醫學院喬威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最近在瞭解小鼠能量代謝和骨穩態如何調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望為肥胖和骨質疏鬆症帶來新療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從γδ-T細胞中提取的外泌體不僅具有直接的抗腫瘤效果,在開發為腫瘤疫苗時亦能有效誘導腫瘤特異性免疫反應。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鄭超固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最近發現,與傳統治療相比,通過調節腸道細菌產生的代謝物可以更有效地治療柏金遜症和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人員從動物模型中發現,短鏈脂肪酸丙酸可以通過調節腸道和大腦之間的信號傳遞,顯著減少柏金遜症的神經退化。這種方法可以逆轉與柏金遜症相關的基因變異,同時增強腸道內的能量產生,有助於保護神經元健康,而毋須直接干預蛋白質聚集體。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和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聯合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及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合作研究,揭示已接種PD -1增強型DNA疫苗的恆河猴在感染愛滋病病毒及再次加強接種後,能夠誘導持續性的病毒特異性CD8+ T細胞免疫反應,長達六年沒有愛滋病病徵,並且在沒有接受聯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cART,俗稱「雞尾酒療法」,用於抑制愛滋病病毒感染者體內的病毒複製)的情況下成功抑制病毒。研究同時發現實驗猴體內的T細胞免疫反應能有效針對病毒作出多功能和廣泛效應長達六年。這些發現證實PD-1增強型DNA疫苗策略有望成為用於防治愛滋病的第三代DNA疫苗。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鍾培言教授和生物醫學學院宋又強博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高波博士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近日取得全球性突破,成功識別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主要成因。AIS是最常見的脊柱畸形,影響全球數以百萬青少年。團隊發現SLC6A9基因變異,令突觸神經傳送及中樞模式發生器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s)失調,導致脊柱側彎。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梁如鴻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確定PLK4可作為一個全新的標靶療法,治療TP53 基因突變引致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AML是一種致命疾病,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研究結果可能為AML亞型的臨床試驗機制奠定基礎,從而改善治療效果。瑪麗醫院將會是全球其中一個臨床試驗地點,測試PLK4抑製劑對AML的成效。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23
細胞和生物組織在胚胎發育和器官形成等過程中都會經歷顯著的不可逆變形。由香港大學(港大)機械工程系林原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一項突破性研究中揭示了塑性應變是如何在單一細胞中產生,然後在組織內傳播。 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發表,題為 「A Mechanism-Based Theory of Cellular and Tissue Plasticity」。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全球使用處方鎮靜催眠藥物有上升趨勢,在已發展國家及地區(如香港)尤為普遍。1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藥物安全及應用研究中心(CSMPR)的團隊根據來自11個國家及地區、超過600萬人的數據,進行一項有關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與骨折風險的研究,結果發現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會令骨折風險增加30-40%,顯示兩者存在中度關聯。研究反映在處方鎮靜催眠藥物予病人(尤其是高危患者)時作風險評估的重要性。研究結果已刊登於《睡眠醫學評論(Sleep Medicine Reviews) 》。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與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開發出一項嶄新的動態疫苗更新方法,以應對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研究成果已於《細胞、宿主與微生物(Cell Host & Microbe)》期刊發表,揭示接種兩劑原始病毒株疫苗後,再接種根據SARS-CoV-1(「沙士」)病毒研發的疫苗加強劑,可能提供更持久和廣泛的保護。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和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研究團隊合作,成功研發新型光活化聯合療法,用於治療老年黃斑病變。此新療法通過靜脈注射納米製劑,並向患者眼睛進行光照,以激活抗血管增生和光動力聯合療法,為治療黃斑病變和其他由異常血管增生所引致的眼疾提供新的微創治療方案。研究成果現已在國際學術期刊《Advanced Science》發表,並已根據專利合作條約提出國際申請。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李學臣教授研究團隊歷時十年研發的抗生素新藥 - 咔喏霉素Kynomycin,剛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簽發《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同意開展作臨床試驗。
咔喏霉素是具有全新化學結構的環脂肽類1類化學新藥,主要針對細菌導致的複雜性皮膚及軟組織感染(cSSTI)。新型抗生素經過I期、II期、III期臨床試驗,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審批通過後可生產上市。新藥的專利已由港大技術轉移處(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經港大之全資子公司港大科橋有限公司授權於一所內地藥業公司。
皮膚和軟組織感染是臨床十分常見的細菌感染性疾病,經常導致急診就診和住院。隨著臨床耐多藥菌株不斷出現,細菌病原體開始產生耐藥性,治療選擇越來越有限。李教授團隊以提高環脂肽類抗菌藥物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爲研究目標,為臨床藥物提供一種新的選擇。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研究證實一項創新技術可有效為冠心病患者辨析有否需要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俗稱「通波仔」)。研究結果已在學術期刊《心血管轉化研究雜誌》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Translational Research)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抗生素的發展是一場與耐藥性演變追逐的永恆競賽。科學家不懈地採用各種方法對付這些超級細菌,然而仍然是面對同一的挑戰。可幸的是,超級細菌跟一般細菌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 — 它們必須以吸收鐵質維持生命。鐵對於細菌來説就像是它們的食物 — 無論是進行DNA複製、供應基本營養物質或發揮其他重要功能,都須要利用鐵質來達成。 有見及此,港大化學系孫紅哲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名為「雙重特洛伊木馬」的策略,將一種金屬類藥物與一種結構與鐵質相似的抗生素「鐵霉素」共同運用,在「喬裝」成鐵質後通過細菌攝取鐵質的途徑,將抗生素「偷運」到細菌細胞之中。 此策略已經成功運用在活體小鼠模型中,不僅增強了鐵霉素的效力,還延長了其藥效,為對抗超級病菌的臨牀治療帶來了曙光。這項研究結果已經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及麻醉學系組成研究團隊,評估於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中合併靜脈及關節局部皮質類固醇注射(IVSPAS),能否進一步改善患者接受手術後痛楚,從而為術後疼痛控制提供新見解。研究結果現已發表於期刊《骨與關節外科雜誌》。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任蕙蘋教授帶領的團隊近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循環小細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EVs)細胞信號通路導致肝癌腫瘤轉移。此項發現有望為肝癌帶來新的治療策略,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和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的聯合研究團隊,培育出甚具癒合能力的人類神經幹細胞(human neural stem cells, hNSCs),有望為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 SCI)治療帶來新機會。研究結果現已發表於綜合性期刊《Advanced Science》。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臨床腫瘤學系,與香港養和醫院(養和醫院)臨床病理學及分子病理學部共同領導的分子腫瘤研討會 (Multidisciplinary Molecular Tumour Board, MTB),最近發表研究成果,開創精準腫瘤醫學研究先河。MTB為晚期癌症病人制定一套有系統的個人化精準治療策略,並建議適當的醫療選擇,在現時急速發展的腫瘤學治療領域中,以MTB作為解決方案是迫切需要的。研究結果已在世界主要的腫瘤學研究期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楊偉國教授的團隊設計出新型微針貼片,為皮膚感染提供了一種高效而非使用抗生素的治療方法。貼片採用由超聲波觸發的鋅基金屬有機框架 (MOF) 抗菌納米粒子,通過微針貼片方式治療被細菌感染的皮膚組織,同時促進皮膚組織修復。新型微針的直徑約為50微米,與頭髮直徑相約。相關研究成果已刊登於《Science Advances》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梁偉強教授與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過去40年來全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持續下降,全面更新了相關流行病學數據。有關內容已刊登於《刺針腸胃病學與肝臟病學》。 梁教授團隊另一項關於幽門螺旋桿菌抗生素和酸抑制組合療法的研究更發現,使用抗生素會影響腸道中存在的微生物及改變腸道中存在的病毒群落,研究結果已於《自然通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周婕博士與袁國勇教授團隊,聯同類器官先驅、荷蘭 Hubrecht Institute 的Hans Clevers教授及復旦大學姜世勃教授利用人呼吸道類器官模型,評估Omicron BA.5及其他變異株在人體呼吸道細胞中感染和複製能力。研究結果已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之間還存在連接的部分會導致染色體未能正確分離,這種連接會形成「染色質橋」。染色質橋有可能干擾細胞正常分裂,導致免疫系統失調,甚至促進癌細胞的形成。 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陳英偉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揭示了一種名為ANKLE1的酶的獨有功能。ANKLE1能通過切割這些染色質橋阻止遺傳物質的斷裂,從而避免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的細胞。理解染色質橋在細胞分裂過程中被切割的機制,對發展能防治癌症和自身免疫等疾病的醫療策略至關重要。這項研究目前已經在科學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孫紅哲教授團隊最近於降血糖研究取得突破進展,並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成果。 團隊的研究確認,營養補充劑鉻元素(III)可以通過抑制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 (ATP synthase) 的活性,調節細胞能量穩態,增加細胞對葡萄糖的代謝能力,改善由高糖引起的線粒體形變,並提高二型糖尿病小鼠對葡萄糖的代謝能力。為了找到鉻(III)蛋白標靶及其作用機制,研究團隊開發了新型的螢光探針,實現鉻(III)蛋白組在細胞內的高分辨時空示蹤及鑑定。實驗進一步揭示鉻(III)取代 ATP synthase活性中心的鎂離子,從而降低其活性,改善葡萄糖代謝的機制。這一研究結果為降血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楊偉國教授團隊研發出一種非入侵性及非抗生素類的抗菌技術,可有效消除骨組織中耐藥性的金黃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的感染。這款革新的抗菌納米片,在超聲波誘導下能產生大量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隨著中性粒細胞膜 (neutrophil membrane, NM) 的吞噬作用,納米片能夠主動捕捉並有效地消除藏深層骨組織中的MRSA細菌超過99.72% ± 0.03%。相關研究成果已於《先進材料》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陳英偉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在細胞分裂時維持DNA分離穩定的新機制,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細胞分裂的過程,有望為開發抗癌藥物帶來新思路。 該研究主要探討兩種蛋白質RIF1和蛋白磷酸酶1(PP1)在解離DNA超細纖維橋中的作用。這些DNA橋是在有絲分裂期間連接姐妹染色單體的DNA分子,需要在分裂結束前完全解離;假如未能解離或解離不完全,最終會導致DNA橋斷裂並對子細胞中的DNA造成損傷,從而導致癌細胞的形成。研究結果已於科學期刊《細胞報導(Cell Reports)》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研究團隊在一系列回顧研究中發現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 SGLT2i) 有降低對患上腎臟和呼吸系統疾病風險的能力,當中包括末期腎病、阻塞性氣道疾病及肺炎。是項研究提供了新的真實世界證據 (real-world evidence),顯示SGLT2i 有可能為二型糖尿病患者提供降血糖以外的額外保護,並有可能比上一代降血糖藥物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DPP4i) 更好。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科學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及 《JAMA Network Open》。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會加速感染SARS-CoV-2 及Omicron變異株的新型宿主蛋白酶,為對應新冠大流行提供了新方向。除了新型宿主蛋白酶,研究團隊發現細胞膜上的膜型基質金屬蛋白酶(MT-MMP)及去整合素金屬蛋白酶(ADAM),作為入侵細胞的中介,亦能引導SARS-CoV-2入侵,同時提升應對Omicron BA.1的效率。此發現以抑制MMP來有效對應Omicron BA. 1及其變種的綜合治療提供了新研究策略。研究成果現已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Science Advances》。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動物在感到口渴時會本能地補充水份,從而將體液滲透壓和血漿容量恢復到正常的水準。口渴的感覺原是受到「穹窿下器 (Subfornical Organ, SFO)」的直接影響。穹窿下器是一個位於前腦的組織,負責整合「迴圈信號(circulating signals)」,當中包括滲透壓和血鈉水準等,可適時發出口渴的信號;與此同時,一種胃腸道激素胰泌素 (Secretin, SCT)負責調節津液在體內平衡的重要因素。看似簡單的喝水行為,卻是由中樞神經系統裏複雜的神經機制所控制。然而,我們對於胰泌素信號的傳達過程向來都不太清楚。
最近,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與暨南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採用了一種「特定投射基因刪除(Projection-specific gene deletion)」方法,首次揭示了胰泌素受體 (Secretin Receptor, SCTR) 在調節飲水行為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不但加深了科學界對胰泌素功能的瞭解,亦對腸-腦軸在體液調控上提出了新的見解,為改善水鹽失衡症狀(即疲勞、頭痛、心律失常、噁心和嘔吐等)提供了新的思路。他們的研究成果已在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醫衞大數據深析實驗室(D24H)和免疫與感染研究中心(C2i)成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與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合作,首次估算新冠疫苗於現實世界針對 Omicron 變異病毒株感染的有效性。通過對 5,310 名捐血者和志願者進行的血清學普查,研究人員估計三劑復必泰或科興疫苗在接種疫苗後短期內預防 Omicron 感染的有效性分別為 48% 及 30%。第四劑的有效性比第三針更強。由於防止病毒感染也能防止其傳播,此項研究也是首批證明疫苗可防止 Omicron 傳播的研究之一。然而,在接種後 100 天,疫苗針對 Omicron 感染的有效性將迅速減弱。此外,研究人員估計,在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7 月 31 日期間,本港人口逾45%已受到 Omicron 變異病毒株感染。研究結果現已發表於《自然醫學》期刊 。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臨床腫瘤學系領導,與全球33位國際頂級專家合作,以調研方法研究在新冠疫情導致資源及人手嚴重緊絀的情況下,能否利用血漿EB 病毒 DNA(EBV DNA)來替代常規鼻咽癌的標準檢測方法。若日後發生嚴重災害時,這些國際建議可作為鼻咽癌治療的重要指南。有關共識內容已在世界主要的腫瘤學研究期刊《Lancet Oncology》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腫瘤抑制基因 AKTIP缺失後會促進管腔型乳癌的生長,並增加癌細胞對荷爾蒙治療的耐藥性。研究結果現已發表在學術期刊《Cell Reports》。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能消滅癌細胞的CD8+ T細胞會被一種稱為I型干擾素抑制,導致免疫治療對付腫瘤失效。是次發現為研究改善免疫治療的臨床療效提供了新方向。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Cell Reports》。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及臨床腫瘤學系團隊發表嶄新的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方案。此治療方案乃全球首創,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不能透過手術切除的中期肝癌,通過這綜合治療方案,能令接近五成肝癌病人達至腫瘤「先縮後除」(下稱「START-FIT」)的根治效果。此突破發現已刊登於《刺針腸胃病學及肝臟病學》(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愛滋病研究所、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及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發現,及時接種第三劑科興或復必泰疫苗,能顯著降低突破感染率及疾病的嚴重程度,更重要的是能誘導激活病毒特定的記憶 B 細胞[1]及可對Omicron 交叉反應的T 細胞。另外,已接種三劑新冠疫苗人士如及時接種二價疫苗,能增強針對 BA.2.12.1 及 BA.4/5 變異病毒株的中和抗體效力。該研究現已於《刺針》出版的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 Pacific雜誌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22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及婦產科學系臨床研究團隊發現,利用準媽媽懷孕16-24週期間獲得的羊水細胞作為新型樣本,用於產前診斷中的 RNA 測序,將有助更多家庭診斷出未確診的罕見病,從而進行更精準的臨床醫療管理。這是文獻中第一個證明羊水細胞 RNA 測序潛在臨床效用的概念驗證研究。相關突破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npj基因組醫學》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臨床腫瘤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全新的鼻咽癌亞型及在腫瘤微環境中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高度相關的免疫抑制現象。這些發現為傳統的鼻咽癌發病模型提出新的觀點,並揭示EB病毒陽性鼻咽癌細胞特有的訊號傳送,有潛質作為治療的靶點。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 《eBioMedicine》。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及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共同完成一項綜合研究,發現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 (PD-1) 亞型,命名為Δ42PD-1,在肝細胞癌(HCC)病人體內具有抑制殺傷性T細胞(killer T cells)[1]的關鍵作用。此項具有全球突破性的研究,闡明了Δ42PD-1可以導致殺傷性T細胞的功能喪失,並揭示了靶向PD-1免疫檢查點療法(ICB)不足的分子機制。此外,團隊在動物模型的研究中發現,針對Δ42PD-1的抗體藥物便能抑制肝細胞癌的發展,與PD-1通路無關。該研究現已於頂級學術期刊《腸病學》上發表。
[1] Philip M, Schietinger A. CD8(+) T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dysfunction in cancer. Nat Rev Immunol 2022;22:209-23.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中醫藥學院聯同愛滋病研究所、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共同研究,發現天然中藥雞血藤的提取物(SSP)對SARS-CoV-1及SARS-CoV-2、流感和HIV-1等病毒具有廣泛的抗病毒活性。更重要的是研究發現SSP可廣泛抑制SARS-CoV-2病毒變異株。由於SSP可在低成本及質量控制下提取,同時動物研究中沒有發現毒性,有潛質開發成為預防SARS-CoV-2病毒的藥物。研究結果已刊登於《Phytotherapy Research》。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牙髓是維護牙齒健康的重要活組織,蛀牙或牙齒受損都有機會讓牙髓活組織暴露受細菌感染,若感染情況嚴重,目前的治療方法只有把壞死的牙髓組織清除,再用樹脂或黏著劑等人造物料填塞清空的牙根管,受損嚴重的牙齒甚至要拔除。牙齒沒有了牙髓活組織的滋養,日久會脆化碎裂,牙齒也有機會再受感染,最終都可能要把牙齒拔除。 香港大學(港大)牙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發一種讓牙髓組織再生的方法,利用低氧環境激發用作移植的牙髓幹細胞的保護性反應 - 氧化應激反應,用以增強幹細胞移植到牙根管後的適應能力,重新生長成活組織令牙齒回復健康。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研究人員發現冠狀病毒如SARS-CoV-2,SARS-CoV-1和MERS-CoV等,皆可利用宿主細胞蛋白酶「半胱天冬酶-6(caspase-6)」進行更有效的複製,並闡釋其相關原理。研究結果經同行評審,已於《自然》雜誌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和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一項聯合研究發現,在角膜表面進行電刺激(transcorne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ES),可減輕動物模型中的抑鬱症狀,並改善其認知功能。是次研究結果已於國際科學期刊《Brain Stimulation》和《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了更有效的 CRISPR-Cas9 變體,可應用於基因治療。是項研究將人工智能中的「機器學習」應用於大型蛋白質篩選,從有限的蛋白變體實驗數據,拓展出更龐大的虛擬數據作分析,令變體數據可大增至原有的20倍,大大加快篩選的速度。研究團隊將此方法成功地應用於改良多個Cas9蛋白,並設計出具有增強基因編輯效率的新金黃葡萄球菌Cas9(SaCas9)的變體。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了肝癌細胞的一種新的代謝途徑。團隊發現,肝癌細胞利用一種名為巨胞飲(macropinocytosis)的細胞內吞過程,即透過吞噬細胞外蛋白質作為燃料,以支持肝細胞癌(HCC)在缺氧條件下無限生長。是項發現顯示,針對巨胞飲作用或可作為一種有效治療 HCC 的新方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源自γδ-T細胞的外泌體(Exosomes)協同放射治療,可克服鼻咽癌幹細胞對放射治療的抵抗力,並在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鼻咽癌微環境中保留其殺傷腫瘤和促進T細胞活性的作用,從而控制鼻咽癌病情。是項發現為鼻咽癌治療提供了嶄新的治療策略,相關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癌症免疫治療》(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小組發現,癌細胞能利用與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之間一種新的相互作用來促進卵巢癌的腹膜轉移。這些研究結果為卵巢癌的治療策略提供了重要的見解,並已於國際著名科學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新的調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和轉移的分子通路。是項研究結果為黑色素瘤是如何通過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誘導血管生成,從而進行轉移和惡化提供了新的見解,有助促成新的治療方向。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俗稱脂肪肝,是一種在肥胖人士中常見的健康問題。肝臟累積過多脂肪會引致如糖尿病、高血壓和肝癌等嚴重疾病。近日,由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生物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陳志斌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肝臟蛋白可避免過多脂肪囤積以減低染病風險。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源自金黃葡萄球菌的Cas9(SaCas9)核酸酶的新型蛋白變體,命名為 KKH-SaCas9-SAV1 和 SAV2。相對於原型的SaCas9,SAV1和SAV2的目標準確度大大提升,能僅針對致病的等位基因進行編輯而不影響健康的等位基因;並可將SaCas9常見的脫靶效應減少超過95%,同時保持高度編輯能力。這項研究為因單鹼基突變而引起的疾病開闢了新的治療方向。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研發了新型結直腸癌(大腸癌)光控療法。該療法將花青染料與抗癌藥物苯丁酸氮芥前藥混合,製成注射用光響應納米製劑。經靜脈注射納米藥物,可聚集於結直腸癌組織,再經外部光照後,釋放藥物以殺死癌細胞。納米藥物的聚集和釋放過程可以通過成像技術原位監測。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肌肉注射抗精神病藥物奧氮平(Olanzapine)是另一種可於急症室使用,兼具成本效益的鎮定藥選擇。與現時急症室常用的氟哌啶醇(Haloperidol)相比,奧氮平不但具相近的成本效益,而且有著較溫和的心血管疾病特徵,亦較少引發錐體外症副作用(運動障礙)。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微生物學系及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最新研究了信使核糖核酸(mRNA)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者,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後的免疫反應。研究發現,mRNA疫苗接種者在感染Omicron前,其由疫苗所誘導的中和抗體和T細胞反應狀態處於低水平,而被Omicron變種病毒突破感染後,mRNA疫苗接種者能快速地產生廣譜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反應,並且只出現輕微臨床症狀。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體基因中脫氧核糖核酸(DNA)錯配修復機制(Mismatch Repair, MMR)前所未知的功能,對維持完整的基因組非常重要。出生時患上DNA錯配修復缺陷(廣稱林奇綜合症)的人在成年初期患上癌症的機率很高;研究結果顯示了MMR在保護我們免於患上癌症方面十分重要。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研究團隊與本港及內地學者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結果,揭示了肝癌患者體內循環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在腫瘤轉移的過程中前所未知的重要作用。這項突破性的研究發現為深入研究肝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新的見解和方向。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及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發現,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鼻腔感染的疫苗方案。研究表明,PD1-受體結合域核酸疫苗(PD1-RBD-DNA)初次免疫,再聯合以減活流感病毒為載體的噴鼻式疫苗(LAIV-HK68-RBD)加強免疫的方案,在兩種動物模型中均能產生最高滴度的呼吸道廣譜中和抗體和肺常駐殺傷性T 細胞,有效阻止新冠病毒感染鼻腔。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葉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以及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袁碩峰博士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基於膠體枸櫞酸鉍(CBS)和乙酰半胱氨酸(NAC)的組合藥物CBS+3NAC,實現了通過口服給藥的方式顯著抑制在動物感染模型中的新冠病毒複製和繁殖,緩解病毒性肺部炎症的治療效果。乙酰半胱氨酸的引入,使具有抗病毒活性但在胃酸環境下易沉澱的鉍劑在胃部得以相對穩定地存在,促進了鉍劑的口服吸收,進而增強其抗病毒效力。同時,此種口服新冠藥物組合具有多靶點的抑制作用,可有效針對新冠病毒及其變異株,以及其它相關的冠狀病毒。該發現有望推動無機金屬藥物領域和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究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21
不銹鋼是公共衞生領域使用最為廣泛的物料之一,但其本身並無抗擊有害微生物的特性。早前的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在常規的不銹鋼表面有很強的穩定性,殘留在不銹鋼表面,在長達三天後仍然具感染性,讓病毒有機會在公眾場所透過接觸傳播。 香港大學(港大)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黃明欣教授領導的團隊,與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免疫與感染研究中心潘烈文教授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發出高銅含量不銹鋼,能成功殺滅存留於其表面的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以及大腸杆菌,是全球已知首個其自身表面可殺滅新冠病毒的不銹鋼。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研究團隊提出一項新的肝癌組合治療方法,將現有一種用於血管擴張的藥物艾芬地爾(ifenprodil)轉化為新的肝癌治療藥物,與治療肝癌的一線標靶藥物索拉非尼(sorafenib)聯合使用,為肝癌患者帶來新曙光。研究團隊運用其開發的CombiGEM-CRISPR v2.0多基因剔除技術平台1將多個潛在的藥物標靶基因大量組裝,有系統地進行組合剔除,加快從中篩選出有效肝癌治療的新藥物組合。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周二宣布成功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 SARS-CoV-2 Omicron 病毒變種。分離出來的病毒株將可用於開發和生產滅活全病毒疫苗,朝對抗這個被世衛標誌為「值得關切的變種」邁進一步。這應是亞洲首個研究團隊成功分離和培養Omicron 病毒變種株。研究團隊正在對該病毒株進行進一步的分離與培養,以得到更大量的變種病毒用於後續實驗。培養出來的病毒將用於動物模型上評估其傳播性、免疫逃逸性和致病性。團隊也在積極探討合作開發和生產滅活全病毒疫苗的各種可能。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肥胖症日趨普遍,自七十年代起,全球的肥胖人數增加了兩倍,至2016年全球的肥胖症數目更達到六億五千萬,約佔全球總人口的13%。嚴重肥胖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及動脈粥樣硬化等慢性疾病。 臨牀觀察發現,肥胖症患者的肌肉代謝和耐力會隨病情惡化而下降。而肥胖症患者肌肉的脂肪代謝速度通常比健康人士緩慢,科學界普遍認為這是線粒體(一種於細胞中負責將營養物質轉化為生物能量的細胞器)功能異常的結果。然而,到底肥胖是如何損害線粒體的功能,卻一直未有定論。 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生物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陳志斌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機制,可解釋肥胖症如何危害肌肉的代謝功能,為治療肥胖症提供可行方案。研究結果已在重要國際學術期刊Autophagy《自噬》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口腔疾病如蛀牙、牙周病和真菌感染等是全球關注的公共衞生議題,每年相關的醫療開支龐大。這些口腔疾病的成因,主要是致病細菌或真菌附著牙齒表面並形成生物膜群落。美國國家衞生院的數據顯示,65 - 80%的人類口腔感染是由生物膜導致。香港大學(港大)工程學院和牙醫學院合作的研究團隊,首次揭示納米鑽石對口腔致病生物膜有抑制作用,並有效對抗口腔内浮游的細菌等微生物病原體,具潛力發展為新一代抗菌劑,為纏繞人類已久的口腔健康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研究結果已於學術期刊《Biomaterials Science》刊登,題為「納米鑽石對口腔致病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近日,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李學臣教授與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傳染病及公共衛生學系陳聲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合作,在針對致死性鮑氏不動桿菌的疫苗開發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剛於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化學協會 - 核心科學》(ACS Central Science)中發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和香港大學(港大)的聯合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研發了一套「軟體機械人系統」,在進行治療頭頸癌的微創手術過程中,系統可配合磁力共振圖像導航,經口腔釋放激光消融頭頸癌腫瘤。來自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港大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及港大牙醫學院的專家們,共同開發了這套兼具柔順性及五個活動自由度的嶄新微型系統,令在狹窄的口咽環境內進行激光消融術變得更準確和安全。系統已通過多項測試,包括體外組織消融測試,以及在磁力共振圖像引導下利用大體頭頸模型進行消融測試,證明系統能透過磁力共振測溫,監測進行消融術期間的熱力擴散,準確控制消融範圍。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與上海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發「靜脈注射加光照觸發眼部釋藥」策略,成功將藥物結集於眼部視網膜母細胞瘤,為治療眼部腫瘤提供了有效的非侵入性藥物遞送途徑。今次是團隊首次將光響應釋藥的納米藥物用於治療眼部疾病,具有廣泛應用前景。有關研究成果已在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發表,並已申請專利合作條約(PCT)專利。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愛滋病研究所領導的聯合團隊發現,通用串聯雙價廣譜中和抗體BiIA-SG有望能成為一種有效預防和治癒愛滋病毒一型(HIV-1)的藥物。研究團隊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實驗中發現,在愛滋病毒暴露前接受單次 BiIA-SG 肌肉注射治療,能100%有效預防致病性感染;而在感染病毒後採用同一療法,所有動物亦可存活,而在大部分動物體內亦持續完全抑制病毒長達兩年。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團隊在醫用鈦合金表面上,設計了一種獨特蜂窩狀的納米級矩陣,能更有效地促進鈦合金植入體在體內與骨骼融合,手術後的癒合時間可從六至八個月縮短到二至四個月左右。這項發現可以應用在義肢、人工關節以及假牙移植等領域。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專家指出,一種稱為「枕骨寰樞椎旋轉脫位」(OAARD)的特殊小兒頸椎病,假若未能及早治理,可能會導致頸部及面部畸形、頭頸活動幅度永久減少,甚至引起致命的神經損傷。因此,專家敦促家長及前線醫護人員留意到兒童「瞓捩頸」時,應盡快轉介專科醫生診治,並強烈建議在未接受適當評估之前,切勿進行任何手法或物理治療,以免情況惡化。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揭示了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重要作用,並確認肝癌中重要的免疫檢查點TIGIT-NECTIN2 軸的相互作用──有助營造一個免疫抑制微環境,促進肝癌生長,這意味著如抑制有關檢查點,免疫系統便能恢復對腫瘤細胞的攻擊。是項研究結果為研發用於肝癌的精準免疫治療,提供了有用的機理數據作為臨床前研究基礎。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及微生物學系合作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治療白血病藥物他米巴羅汀(tamibarotene)經肺部給藥能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中東呼吸綜合症病毒(MERS-CoV)和流感病毒提供有效的抗病毒活性,並成功將該藥物製備成可吸入式乾粉製劑。是項研究成果已於2021年 6月在國際科研雜誌《先進治療》發表,並已於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申請專利。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與較高的中風或心臟衰竭風險相關連。然而,顯示心房顫動的f波訊號,震幅非常微弱,傳統的便攜式心電圖傳感器極難探測得到。香港大學(港大)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陳國樑博士領導的團隊,研發出一種穿戴方便的心電圖(ECG)傳感器,可偵測心房顫動的電生理訊號,作日常應用。陳博士的團隊又仿人腦記憶功能,成功把訊息儲存入有機晶體管,為機器學習模擬人腦功能,奠定關鍵性的基礎。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一種調節肝纖維化疾病發生與發展的新調節因子。該發現讓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肝纖維化形成的新機制,有助日後為患有肝臟纖維化的病人研發有效的藥物治療。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症狀,可發展為肝硬化,甚或導致肝癌。儘管人類和動物研究均顯示肝纖維化是有機會逆轉的,惟目前尚無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的藥物,可用於治療此疾病,這表明醫學界對於形成肝纖維化的潛在機制仍然知之甚少。因此,當前有迫切需要開發嶄新而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以改善肝纖維化。港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脂肪細胞型脂肪酸結合蛋白(A-FABP)在肝纖維化的病理作用及機制。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中的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PI(3,4)P2]與其侵入性轉移息息相關,並發現透過抑制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可有效阻止多種癌細胞的侵入性轉移。癌細胞向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轉移,是令香港癌症病人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此項研究揭示了一個嶄新的靶點,有望用於抑制癌細胞的惡性轉移。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香港大學─巴斯德研究中心(HKU-PRP)的團隊與加拿大研究人員攜手合作,首次發現剖腹生產、腸道菌群發育延遲(包括類桿菌屬持續維持低水平、有大量變形細菌,以及難辨梭菌於腸道寄居)與嬰兒花生過敏之間的因果關係。此現象在亞裔小孩身上尤其明顯,比其他族裔的小孩高出四倍。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或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如何導致肺損傷和血管受損及當中的機制。此為世界上首個揭示該機制的研究。研究團隊亦進一步發現,一種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的口服標靶治療藥物伊馬替尼(Imatinib),可減低新型冠狀病毒於肺部血管內皮細胞引發的炎症,從而可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引起的血管疾病。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化學研究部與化學系的李學臣教授,以及藥理學與藥學系汪玉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具有抗腫瘤、胰島素增敏和保肝活性的合成生物藥物。過去七年,兩個研究團隊一直努力研究能夠模擬脂聯素生物活性的合成化合物,近日終於研發出一種有效的化學合成方法,用以生產由脂聯素衍生的糖肽。這些糖肽在各種小鼠模型中均表現出強大的抗腫瘤能力、胰島素增敏性和代謝增強活性。研究人員相信,由此合成方法開發而成的產品,將會在醫治肥胖症及其相關併發症上發揮出極大的臨床應用潛力。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領導的國際科研團隊,發現一種曾用於治療丙型肝炎的藥物「司美匹韋(Simeprevir)」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繁殖,與現時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一併使用更可以產生協同效應,提升抗病毒的成效。研究團隊表示司美匹韋是現時唯一同時針對多於一個新冠病毒蛋白的抗病毒藥物,代表即使其中一個蛋白出現變異,仍可透過抑制另一個蛋白以發揮作用,產生抗藥性病毒變異的機會亦較低,日後或可成為新冠藥物研發的新方向。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關節性牙骹痛通常由保守治療開始,例如處方消炎藥、物理治療、進食柔軟食物,和使用咬合夾板(牙膠)減輕關節疼痛和改善張口度。當保守治療效用不顯著時,醫生會嘗試進行顳下頜關節沖洗術的微創療法,方法是在顎關節放入兩枝針,灌入生理鹽水沖洗關節,把發炎物質和纖維組織沖走,減低關節負壓力,亦可注入透明質酸潤滑關節。顳下頜關節沖洗術在90年代起開始普及,其風險低,成功率高達80至85%。 然而,究竟於什麼時候應該由保守治療轉到微創冲洗療法,醫學文獻暫時並未有定論。近年的研究發現,微創冲洗治療若於治療早期介入,能有效消除痛楚和改善顎骨的功能。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臨床助理教授李廸信醫生(首席研究員)和臨床副教授梁耀殷醫生最近以顳下頜關節沖洗術,配合咬合夾板治療作臨床研究,對比只採用保守治療的成效。 初步的研究結果顯示,沖洗術結合咬合夾板的綜合治療,比保守治療更為有效。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美國西奈山(Mount Sinai)的研究人員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科學家攜手合作,發現一種常見而價格低廉、並針對炎症基因的藥物,可減低感染了SAR-CoV-2病毒(即導致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病毒)小鼠的發病率與死亡率。研究團隊指出,該項藥物「托普樂肯」(TPT)是第一型拓撲異構酶(TOP1)的抑制劑,可在小鼠感染病毒後長達四天,仍可抑制其炎症基因,對治療人類亦有一定潛在價值。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透過現時首個以香港華人為對象的最大型研究,在108個與藥物有關的基因中發現531個罕見且預測有害的基因變異,當中有96種未曾被記載於廣泛認受的資料庫之中。然而,這些基因變異卻普遍存在於香港華人身上,絕大部分人(93.6%)帶有最少一種與藥物有關的基因變異。此外,幾乎所有(99.6%)香港華人均帶有最少一種可能影響用藥效果的罕見基因變異。研究展示了透過藥物基因學開發個人化藥物處方,從而減少不良反應和提升藥效的潛力。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微生物學系和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與清華大學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的科研團隊合作完成了一項研究,旨在闡明注射中和抗體或表達刺突蛋白的核酸疫苗,能否完全預防敘利亞倉鼠的鼻腔組織被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所感染。研究證實,不論是注射中和抗體或是疫苗,均不能完全預防實驗動物的鼻腔組織被新型冠狀病毒所感染。由此,新型冠狀病毒對鼻腔組織的超強感染力,或能協助病毒逃過宿主體內中和抗體發揮作用的機制。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研究團隊發現,表觀遺傳調控蛋白Spindlin1與新蛋白C11orf84形成的複合物,可識別一種非典型的雙向組蛋白表觀標記H3K4me3K9me3,以促進核糖體核糖核酸(rRNA)的合成,進而加快細胞增生。由於在多種癌細胞中,都可檢測出過度表達的C11orf84和Spindlin1,是項發現為針對這兩個蛋白設計藥物,以抑制癌細胞增生提供了嶄新的治療方向。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團隊成功為一名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進行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下稱CAR-T細胞)治療。該名患者曾接受化療及骨髓移植,其後復發,經CAR-T細胞治療後,不但病情得到緩解,亦無出現嚴重併發症,是香港首次在臨床試驗外利用CAR-T細胞技術治療血癌患者。是項治療由瑪麗醫院及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血液腫瘤科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科團隊完成。團隊於2020年5月為一名淋巴瘤病人完成香港首宗的CAR-T細胞治療,瑪麗醫院亦成為香港首間,以及目前唯一一間為血癌患者提供CAR-T細胞治療的醫院。團隊認為CAR-T細胞治療是未來治療癌症新方向,可以讓更多同類型的病人受惠。
「活體藥物」: 基因改造自身T細胞 能鎖定癌症並將其消滅
一般而言,以傳統方式治療復發性急性淋巴白血病或淋巴瘤的療效並不顯著,重複進行化療的成效有限,部分患者或可透過造血液幹細胞移植而治癒,但移植本身亦需要面對相關的併發症風險,同時不能排除復發的可能。 近年醫學界致力研究療效較持久的免疫治療,即透過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消滅癌細胞,當中包括CAR-T細胞治療。其原理是先從病人血液中提取「免疫T細胞」,透過基因改造技術在T細胞加入「嵌合抗原受體」,令T細胞能夠辨別癌細胞,隨後將之輸回病人體內,以鎖定癌症位置並將癌細胞消滅。此技術為最新的細胞治療。 CAR-T細胞治療有效提升患者痊癒的機會。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每年約有超過100名患者適合接受有關治療。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理學院葉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兼化學研究部講座教授孫紅哲聯同分子及細胞生物學研究部副教授閆愛新博士,以及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高一村博士發現,硝酸銀和納米銀可有效殺死一種常見的惡菌 — 金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以及可作為抗生素輔劑,恢復耐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MRSA)對抗生素的敏感性。在進一步的組學研究中,他們發現銀離子在金黃葡萄球菌體內擁有獨有的38個靶點蛋白,團隊其後通過X射線單晶衍射實驗,確定了其中一種重要靶點 — 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6PGDH)受銀離子抑制的機制。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螞蟻無處不在,而被螞蟻叮咬後往往會起水泡,你又知道背後的分子機制嗎?
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分子及細胞生物學研究部鄒國昌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國際專家團隊合作,發現從螞蟻毒液中分離出的新型小肽,可以通過偽過敏受體MRGPRX2啟動免疫途徑。研究結果有助開發抑制一些過敏反應的新拮抗劑,和針對炎症和免疫疾病的新藥物。 研究與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The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é et de la recherche médicale;INSERM)的 Jerome LEPRINCE 博士,以及 Institut National Universitaire Champollion 的 Michel TREILHOU教授合作進行。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作為「骨關節炎遺傳學」(Genetics of Osteoarthritis; GO)聯盟的成員,透過一項全球迄今最大規模、超過80萬人參與的骨關節炎研究,確立了調控椎間盤發育的SOX5和CHST3基因變異與脊椎關節炎的關係。研究結果現已於在頂級科學期刊《細胞》(CELL)發表。 骨關節炎亦即關節退化,能影響包括膝部、髖部、手部和脊椎等多個關節,是造成年長人士疼痛和殘疾的主要原因。由於病因複雜且發病機制未明,現時尚無法治療骨關節炎。 因此,確定骨關節炎的風險因素,對於研發嶄新治療方法十分重要。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20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腫瘤來源的胞外囊泡加速肝癌轉移。這項嶄新發現為肝癌治療提供了新的生物指標及治療方向。研究團隊通過小鼠模型,發現肝癌細胞來源的胞外囊泡(EVs)加促了腫瘤的生長和向肺部轉移。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EVs中的nidogen 1(NID1)對於EVs加促腫瘤生長及轉移的作用至關重要。從功能上來說,EV-NID1能增生血管,並激活成纖維細胞,分泌出腫瘤壞死因子受體1(TNFR1),令到腫瘤細胞在肺部定植。此外,EV-NID1還會加劇腫瘤細胞的增殖、轉移和侵襲性。抑制EV-NID1的表達可大幅度減低EVs加促腫瘤生長及轉移的作用。在小鼠實驗中,利用抗TNFR1抗體可以有效地減輕肝癌EVs誘導的腫瘤肺部轉移。而在臨床觀察中,肝癌病人血清EV-NID1和TNFR1的含量都較正常對照組為高。
該研究之發現對於肝癌的臨床治療具重要意義。首先,團隊鑑定了肝癌的始動分子,為設計新療法立下根基。其次,在肝癌病人的樣本中,發現其血清EV-NID1和TNFR1的表達水平與其腫瘤分期正向相關,說明了這兩個分子有望作為肝癌早期診斷的非侵入型生物指標。最後,該研究提供了治療肝癌的新方向,通過標靶腫瘤性的EVs及其介導的通路,為肝癌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港大醫學院) 領導並與美國哈佛醫學院合作的一項研究,首次在大型人口數據中發現,於髖骨骨折病人當中,服用治療骨質疏鬆症常用藥物—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 的病人,較未有服用該類藥物的病人,患染及因肺炎而死亡的風險明顯較低。研究團隊利用香港醫院管理局匿名全港臨床資料庫進行一項大型觀測性研究,對比有服用及沒有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的髖骨骨折病人患染肺炎的風險。
研究分析了超過五萬名由2005年至2015年間在香港公立醫院求診的髖骨骨折病人的臨床紀錄,並採用統計學的傾向分數(propensity scores),配對基本條件相似的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患者及沒有服藥的患者,然後追蹤觀察至2016年12月31日,比較兩組病人患肺炎以及因肺炎死亡的風險。研究最終配對4,041名服藥患者及11,802名沒有服藥患者。在首年追蹤,研究團隊發現服藥患者與沒有服藥患者的肺炎發生率,分別為每100人有6.9人及每100人有9人,即是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的患者之肺炎發生率,較沒有服藥的患者低24%。同時,因肺炎死亡的風險,服藥患者更較沒有服藥者減少35%。與此同時,研究團隊亦比較了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的患者,與及服用其他骨質疏鬆藥物的患者的肺炎發生率及死亡率,並得出了相同結論。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黃建業教授的研究小組與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合作,利用光纖技術研製嶄新的激光顯微鏡,為活細胞研究與臨床醫學應用帶來突破。團隊研發的光纖激光顯微鏡具備高解析度,極高穩定性以及輕便可携等特質,使其適合作前沿的醫療臨床應用,例如在手術過程中標記腫瘤邊界令手術更爲精準。
在活細胞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光學顯微鏡監察腫瘤的生長模式,和藥物例如標靶藥如何影響不同類型的細胞,過程需使用螢光物質標記細胞樣本中的分子,使其發光可見,從而觀察細胞分子對藥物所產生的反應和分子之間的相互影響。然而,這些螢光物質本身對細胞分子會造成傷害或干擾分子的行為,也通常不適用於人體活組織研究。無標記光學顯微鏡一直是生物醫學的前沿研究領域,今次研製的光纖激光顯微鏡,除了無需利用螢光物質標記即可得到細胞分子清晰的影像外,並利用了拉曼成像(Raman Imaging System)的方法,以光譜形式把不同層次特徵的細胞分子特異性呈現。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卵巢癌是香港女性中第六大最常見的癌症。 最新數據顯示,於2017年被診斷出的卵巢癌病例有651宗,同年有219例死亡; 而導致卵巢癌發生的成因和分子事件,尚未清晰。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人員所進行的一項研究揭示,一種名為p85β的蛋白質所觸發的信號通路,可以促使卵巢癌細胞生長和發展。
研究團隊發現,p85β通常會透過例如異常的基因擴增,在卵巢癌細胞中出現過度表達。值得注意的是,p85β表達水平高的卵巢癌患者,其存活率亦相對較低,顯示p85β在該疾病中的臨床意義。這項研究確定了p85β是一種有助促使卵巢腫瘤發生的新型蛋白質。 因為癌細胞需要依靠p85β生長,所以透過開發針對p85β的信號傳導的治療,將具有擊敗卵巢癌的潛力。這些發現,為通過抑制癌症的根源作為新療法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來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微生物學系和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與瑪麗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以及瑪嘉烈醫院的醫護團隊合作,在香港開展並完成了一項新型冠狀病毒急性期感染(即感染後三周内)過程中人體免疫反應的研究。經研究17名急性感染病人和24名康復病人,並比對未有患病人士的臨床樣本後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急性感染削弱了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樹突狀細胞和T細胞,使病毒能逃避宿主的先天性及適應性免疫防禦系統,以致病毒能更有效傳播及加重病情。
研發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的最大困難是尚不清楚與免疫保護相關的機制。換言之,我們不了解疫苗誘導怎樣的免疫反應是保護個體所需的元素,因此我們旨在從受感染的病人中尋找答案。我們在之前的研究中發現,與輕度症狀病人比較,理應殺死病毒的中和抗體反而在加護病房留醫的重症病人中找到更高的含量。我們在是項研究進一步闡明了功能失調的樹突狀細胞可能是導致殺傷性T細胞反應滯後的原因,而殺傷性T細胞反應對消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細胞而言至關重要。為此,有效的疫苗應該是通過誘導平衡的抗體和殺傷性T細胞免疫反應,來保護人體。研究團隊基於以上前期研究的理念,已經研發出兩種有助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苗,並已進入獲品質保證、即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的大批量生產階段,以便接下來應用於人體試驗。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開發,用於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核酸擴大檢驗測試(快速測試)已發放到全球超過40個國家及地區的公共衞生實驗室,其中一些國家及地區更成功使用此測試找出當地的確診患者。該快速測試由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公共衞生實驗室科學分部朱嘉永博士、潘烈文教授、裴偉士教授於今年一月成功研製,並免費為世界各地的實驗室提供相關參考資料及試劑,讓他們可以及早識別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患者,為應付疫症作出準備。
研究人員會先從病人身上採集樣本,提取當中的基因,並透過與病毒相關、用以識別當中獨有排序的「引子」(primer)去促使相關的基因片段擴增,再以脫氧核糖核酸(DNA)「探針」(probe)進行檢測。這種測試方法的優點在於它的高靈敏度,即使樣本只含有極微量的病毒RNA,也可以在2小時內被檢測出來。到目前為止,已有4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公共衞生實驗室收到港大開發的快速測試。埃及、柬埔寨和尼泊爾等國家,均藉此快速測試成功找出當地的確診病人。 現時任何國家及地區的實驗室都可以透過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或港大醫學院免費獲取相關的研究資料。同時,作為世衞新型冠狀病毒參考實驗室之一,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公共衞生實驗室接收由世界各地寄送的病人樣本,並進行病毒檢測。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葉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以及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類已作廣泛臨床應用的含金屬抗菌藥物,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這類含金屬藥物在動物測試中,證明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載量,並同時緩解與病毒相關的炎症。由於有關藥物針對其他病症已通過臨床審批,有望為治療新冠狀病毒感染,提供安全有效的替代性策略。
團隊對一系列金屬藥物和相關化合物進行篩選後,發現一種臨床常用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 - 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在細胞水平和動物模型中,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載量(病毒數目),具備潛力臨床應用作爲有效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RBC能顯著降低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動物細胞中的病毒量超過1,000倍以上,並表現出低細胞毒性,選擇指數(毒性安全指標,指標越高越安全)高達975,而瑞德西韋在細胞層面的選擇指數僅為129,這意味RBC安全度十分高。在可見的未來,採用現有抗新冠病毒活性的藥物,諸如RBC、地塞米松、干擾素β-1b的聯合用藥(雞尾酒療法),在經過系統性地評估之後有望成為治療甚至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替代性療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糖尿病病徵並不明顯,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因應這種特性,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香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CRISPS)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以年齡、身高、體重和高血壓病史計算的簡易糖尿病評分(NDS),以篩查隱形糖尿病的風險,鼓勵高風險人士及早作出診斷。研究團隊並開發了流動應用程式「糖心易測」,除方便計算NDS外,用戶亦可以「糖心易測」評估心贜病發/中風和癌症風險。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於1995年開展CRISPS,是全港首個探討本地華人心血管及糖尿病風險的全港性研究,並對約2,000名參加者進行了二十年的隨訪,追蹤參加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及更新他們的心血管疾病史。為方便用戶計算NDS,研究團隊推出流動應用程式「糖心易測」。除此之外,程式亦可計算心贜病發/中風和癌症風險。用戶只需跟隨程式指引,輸入有關資料便可計算出疾病風險。「糖心易測」亦會按評分提供健康提示及資訊,例如建議高風險人士作進一步身體檢查;如評分屬較低風險,則建議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並鼓勵定期透過程式進行風險評估。程式可以於每個智能手機開立最多6個用戶;所有記錄只會離線儲存,用戶亦可隨時回顧自己過往的評分記錄。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團隊(港大醫學院)與海外及內地合作伙伴發現了膽道閉塞(biliary atresia, BA)的新發病機制。膽道閉塞是極嚴重的新生嬰兒肝膽疾病,至今病因未明,而且無法治癒。研究團隊發現β-澱粉樣蛋白異常沉積,原來是膽道閉塞的發病機制。這項里程碑式的新發現,為膽道閉塞的診斷及治療策略提供了嶄新的方向。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CC2D1A是構成異位綜合症的全新遺傳成因。
研究團隊利用全外顯子測序技術為26位本地異位綜合症患者進行基因檢測,從而嘗試找出構成異位綜合症的遺傳成因。人類大概有20,000個基因,透過全外顯子測序可檢測人類基因組中所有可以轉譯成蛋白質的遺傳密碼。研究團隊在病人的基因中找不到已知會導致異位綜合症的基因變異,於是開始嘗試找出過往從未被發現與異位綜合症相關的新遺傳成因。當透過對比病人和對照組的基因變異,發現病人身上有更多具破壞性的CC2D1A變異。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中風是全球永久性殘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缺血性中風佔發病率80%以上。目前的治療手法有限,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唯一批准使用,以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的藥物。因此,有迫切需要研發新的有效藥物,以改善缺血性中風的後果。
血腦屏障是一種高度選擇性的半透膜,可限制血源性物質進入大腦,從而保持腦穩態,使神經元正常運作。缺血性中風伴隨的血腦屏障破壞,會導致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而相關控制過程的因素尚未清晰。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一種與伴隨缺血性中風出現的血腦屏障破壞有關的新調節因子。該發現讓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血腦屏障破壞的新機制,有助日後為缺血性中風病人研發有效的治療藥物。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9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將信使核糖核酸製成可吸入式乾粉製劑的技術,為全球首個相關研究。該新技術有助促進信使核糖核酸 (mRNA) 的臨床應用,以治療及預防各種肺病,並正向美國專利商標局 (USPTO) 申請專利。
信使核糖核酸 (Messenger RNA, mRNA) 記錄了蛋白質中胺基酸的排列資料,是細胞用作合成蛋白質的製作藍圖。透過以mRNA作為藥物,可以指示人體自行製造特定的蛋白質,從而達致治療疾病之效。儘管科學家可以透過改變mRNA的排序對應不同的蛋白質,但是現階段如何將mRNA有效率地遞送到細胞之內仍是一個難題,大大窒礙了mRNA的臨床應用。 最近,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款吸藥製劑,可以安全而有效地將mRNA運送到肺部。此製劑可以發展成治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等呼吸系統疾病的藥物,亦可製成吸入式疫苗,預防諸如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領導的外科團隊,最近成功完成香港和中國內地首宗通過VBT技術進行的非融合脊柱側彎手術。傳統上,嚴重的脊柱側彎,是需要通過手術治療:在患者背部切下很長的傷口、剖開肌肉以進行植入治療棒和螺絲釘的融合手術。即使手術成功,也會使脊柱變得僵硬,並限制患者進行某些活動。
這種新型微創手術技術是在胸壁上開出如鎖孔般大小的切口進行,並利用脊柱的剩餘生長,逐漸矯正患者的脊柱彎曲。其主要優點是可以保持脊柱的活動能力,無需使用外部支架或侵入性融合手術。這項新技術有助脊柱側彎兒童更快康復,不用留下大面積的手術傷口,並且能保持脊柱的活動功能。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系主任張文智教授表示:「這項新手術開展了脊柱側彎手術治療的新時代。兒童可以正常活動,不再受支架帶來的心理負擔或長期融合手術的影響。」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因標記,指示卵巢癌的標靶治療方向。癌症基因序列讓醫生能夠按每位患者獨特的基因組成,定制對症下藥的標靶治療。這種針對腫瘤內基因標記的「精準醫療」,有助預測有效殺死腫瘤細胞的標靶藥物。通過處方更有效的藥物,精準醫療可以降低治療成本、時間和療程帶來的副作用。
卵巢癌乃香港女性第7大致命癌症。卵巢癌的治療極具挑戰性,手術切除和化療是基本治療方案,但患者可能對化療有耐藥性反應。目前,只有少數癌症標靶治療具有相關預測性的基因標記。研究旨在鑑定新的基因標記和相應的治療方法,通過研究公共數據庫中的腫瘤DNA序列數據,研究團隊發現在>1,000名卵巢癌患者中,70%具有PIK3R1基因的缺失,結果顯示PIK3R1缺失同時激活兩種重要的信號通路,促使卵巢腫瘤生長。研究團隊利用小鼠測試抑制這兩種信號通路的藥物對PIK3R1缺失腫瘤之療效,成功地證明了抑製劑有效抑制癌症腫瘤生長。與單獨的單一藥劑相比,聯合使用抑製劑效果更顯著。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流行性傳染病例如「沙士」、中東呼吸綜合症、禽流感以及寨卡病毒近年來在全球範圍肆虐。目前的抗病毒藥物多數只針對其中一種病源病毒,且效果有限。以香港大學(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袁國勇教授和袁碩峰博士為首的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一種新型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可同時用於治療多種流行病毒病。這項新發現已經申請美國專利。
研究人員從一個脂類小分子化合物文庫中篩選得到了廣譜抗病毒藥物AM580。結果顯示,該化合物可以有效抑制多種呼吸道RNA病毒和DNA病毒在細胞內的增殖並顯示出較高的選擇性指標。在小鼠模型和人類類器官的抗病毒實驗中,AM580針對流感和中東呼吸綜合症同樣顯示出理想的治療效果。一種叫做替米巴羅汀 (Tamibarotene) 的AM580的化學衍生物,已經在臨床上用於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且副作用很少。所以,Tamibarotene的臨床經驗以及良好的安全評估,為後續研發AM580及相關化合物作為一類安全且廣譜的抗病毒治療方案,奠定了堅實基礎。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8
社區型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因其致病性極高,可以在社區內傳播及感染健康人士,引起醫療界廣泛關注。
在世界著名微生物學家、英屬哥倫比亞大學Julian Davies 教授參與指導下,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高一村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全新的非抗生素類化合物,可以同時壓抑社區型及醫院型的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產生多種具致病性的毒力因子。去年,高一村博士的團隊已經發現了一種先導化合物,通過抑制金黃葡萄球菌的色素產生,以降低金黃葡萄球菌的致病性,這個研究報告得到廣泛的認可。其實在尋找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的策略方面,袁國勇教授早在2009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RFCID/HMRF委託基金的支持,提出了一個相關的探索性研究項目。研究團隊近期的這項發現,有望於不久將來舒緩對抗生素的依賴,讓醫療界使用非抗生素類藥物治療細菌感染時,不用擔心耐藥性的出現。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從患罕見遺傳心臟衰竭病人的皮膚細胞,製造出人工誘導多功能性幹細胞,並且成功利用該細胞作藥物測試。此項研究可提升幹細胞應用到精準醫學治療上,並進一步推動臨床應用。研究團隊認為,此項技術不但可以應用在遺傳心臟病上,同時可廣泛應用於其他遺傳性疾病。 在這次研究中,港大醫學院心臟科發現一種在華人中罕見,卻經常被忽略的遺傳性心臟病(心臟核纖層蛋白病)。
團隊從三個患上這遺傳性心臟病的家庭中,製造個別病人特定的人工誘導多功能性幹細胞,觀察藥物對心肌細胞的病理特徵的改善效果。在測試中,這藥物恢復基因功能和逆轉病理改變。但是,藥物並非對所有細胞都有相同的療效,只有某一特定的基因序列的突變對這治療最敏感,進一步引證精準醫學的需要。
醫學家及科學家可利用此方法,使用人工誘導多功能性幹細胞,測試病人對不同藥物的反應,然後選擇最有藥物反應能力的病人,作標準臨床試驗。如此,所需的測試樣本量數量將更少,但可加快藥物的臨床試驗進度。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陳國樑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與港大外科手術系曾永馨基金教授席(臨床神經科學)梁嘉傑教授、助理教授曾震安博士及港大藥理與藥劑學系徐愛民教授合作,共同研發出了一種結合在醫用導管上的C-反應蛋白感應器。這種生物感應器厚度少於一微米(即大約只有亞洲人頭髮直徑50分之一),大大地節省了樣本收集和分析的時間,由現時所需的數小時,大大減少至10分鐘,甚至更短,換言之,檢測及治療炎症的速度可以大大加快30倍。因此,醫生們可以根據實時獲取的信息來及時對患者採取下一步的治療措施。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主導並與哈佛醫學院合作的一項研究,首次在大型人口中發現髖骨骨折病人服食治療骨質疏鬆症的一線藥物—Alendronate,比沒有服食藥物的病人明顯有較低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分析了超過3萬名由2005年至2013年期間在香港公立醫院求診的髖骨骨折病人的臨床紀錄,配對基本條件相似的服用alendronate患者及沒有服藥的患者,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管疾病風險。研究分析顯示,服用alendronate的患者患心肌梗塞的風險較沒有服藥的患者低45%。至於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服藥患者更可降低67%。即使服藥後十年,團隊亦能觀察到相似結果。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7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一項研究,分析了2010 年至 2014 年在香港公立醫院求診的8,152 名心房顫動患者的臨床紀錄,首次發現傳統薄血藥華法林對比新型薄血藥達比加群,明顯有較高的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骨質疏鬆性骨折可能會增加長者疾病及死亡的風險。
從2010至2014年在公立醫院新診斷為心房顫動的患者中,獲處方達比加群或華法林的數據以1:2的比例作傾向分數配對分類,然後進行觀察性隨訪至2016年,從而比較服用達比加群和華法林的心房顫動患者在骨質疏鬆骨折(髖關節和椎體骨折)的病發率。
據了解此項研究為大型流行病學研究中,首次確定心房顫動患者服用達比加群和華法林對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 心房顫動和骨質疏鬆性骨折都是長者常見的疾病。更重要的是,三分之一長者發生髖關節骨折後會在第一年死亡,其餘的患者亦須依賴他人才能生活。港大的研究證明,服用達比加群的心房顫動患者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遠低於服用華法林的患者,這與港大早前在華人心房顫動患者的研究結果一致。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副教授陳建萍博士團隊研發了一種專門針對減少化療副作用的湯包食療方。根據初步臨床和實驗室研究結果分析發現,該食療湯包可能改善癌症患者因接受化療引起的脫髮、指甲及皮膚變黑、白血球數量下降等症狀,並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和因化療引起的疲勞,同時不會影響化療藥的功效。
研究團隊由2015年開始招募即將開始化療、正進行化療或剛結束化療(兩週內)、患有任何類型癌症的人士參與,現時已招募了140名患者。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湯包組或輪候對照組中的其中一組,並需服用食療湯包最少六週。中期研究結果顯示該食療湯包可減少癌症患者化療的副作用。湯包服用方便、天然安全,不會影響西醫的治療。但由於目前人數有限,最終證明是否有效,還需要招募更多的病人。研究團隊希望未來食療湯包能納入癌症標準化治療之一,透過減毒,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令患者能夠順利完成化療。同時還能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患者的生活質素。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在過去30年來,傳統的磁力共振(T2W MRI)被廣泛應用於診斷腰背痛及評估腰椎退化的成因。然而,由於這項影像技術敏感度有限,因此被認為未能準確識別腰背痛及腰椎退化的成因。這項由香港大學(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所帶領的研究,率先發現了UTE椎間盤病徵(UDS)。與傳統的T2W磁力共振相比,UDS能更準確地預測腰背痛及評估腰椎退化。
港大的研究團隊為首個利用超短時間回波磁力共振(UTE MRI)技術發現UTE 椎間盤病徵(UDS)的團隊,為椎間盤退化及腰背痛的臨床診斷上揭開新的一頁。與傳統的MRI影像技術比較,UDS能更精準地預測及診斷腰椎退化、腰背痛及其所帶來的殘疾後果。因此,UDS日後有望為患有腰背痛的患者提供更精準的診斷、疼痛預測及協助制定治療方案。於病理研究方面,UDS亦有助揭示腰背痛及椎間盤退化之間的關連及成因。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鼻咽癌俗稱「廣東瘤」,是鼻咽組織形成惡性細胞的疾病,是本港最常見的頭頸部癌症,較常見於中國華南地區。香港大學與澳洲昆士蘭貝格霍菲爾醫學研究院自2008年起合作進行T細胞免疫療法的國際性臨床研究,經過八年的測試,發現新療法應用於鼻咽癌患者身上效果理想。
此項一期臨床研究在2008-2016年,於香港瑪麗醫院和澳洲布里斯班的雅麗珊郡主醫院分兩组進行。第一组的臨床研究對象是晚期的鼻咽癌患者,並對化療和放射性治療等標準治療無效,研究目的是測試新療法的安全性。第二组的臨床研究對象為高危復發的鼻咽癌患者,患者會先接受標準治療,接著接受T細胞免疫療法,以減低癌症復發機會。透過T細胞免疫療法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新療法可能延長鼻咽癌患者的壽命。雖然需要繼續進行臨床研究以作結論,但從第二組病人的臨床研究結果中,相信T細胞免疫療法可推遲癌症患者再復發的機會。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6
香港大學一期臨床試驗中心及瑪麗醫院七個臨床專科獲得國家食品及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物臨床試驗資格認定。港大一期中心是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轄下一所專門且高端的臨床研究設施,特別為進行一期、早期及臨床藥理試驗而設。此資格認定意味着港大一期中心及該七個臨床專科之臨床試驗數據及結果,將獲藥監總局接納作為於內地註册藥物申請之審批依據,鞏固香港作為中國及國際藥物研發樞紐之特殊地位。
自2006年起,港大/瑪麗醫院已獲藥監總局認定七個臨床專科的藥物臨床試驗資格(包括麻醉科、心血管科、內分泌科、血液及骨髓移植科、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科、婦產科及呼吸系統科)。加上港大一期中心及七個新增的臨床專科認定(包括免疫科、腸胃及肝病科、腎病科、神經內科、腫瘤科、骨科及兒科),港大/瑪麗醫院現共取得藥監總局15項資格認定。 港大一期中心之資格認定尤其重要,因此前在全國尚未有一期中心獲得藥監總局的資格認定。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全球首次發現由植物提煉出的高三尖杉酯鹼及FLT3 抑制劑可有效殲滅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體內的白血病細胞,使患者壽命得以延長,且副作用很少。這項硏究更開拓了體外藥物篩選作為急性髓性白血病用藥指導的新硏究方向,並獲得國際科研界的認可。
現時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標準治療成效並不理想,患者痊愈的機會只有三成。為了找出更好的治療方法,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的研究團隊自2012年開展此研究計劃,利用患者的白血病細胞,進行體外藥物篩選,發現高三尖杉酯鹼對FLT3-ITD急性髓性白血病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經過一連串的測試及動物實驗,他們開展了臨床測試,招募了24位已復發或難治的白血病患者,進行高三尖杉酯鹼與FLT3 抑制劑聯合治療。結果20位患者體內的白血病細胞被清除,而且無惡化存活期和整體存活期均顯著延長。相對現行的治療方法,聯合治療的副作用很少,可以應用於體弱或年長的患者。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自2001年起一直進行大規模的磁力共振掃描(MRI)人群研究,發現一種被稱為「Modic異變」的脊椎椎骨體變化,與椎間盤退變高度相關。港大的大規模人口基礎研究為1,142名隨機抽樣的香港市民進行了磁力共振掃描,評估各種脊骨退化,如各類椎骨體上的異變、椎間盤退化、椎間盤突出等,並以這些影像數據評定其與不同程度的腰痛和殘疾的關聯性。
這是全球首個最大規模評估不同Modic異變的臨床研究。研究結果顯示Modic異變與長期嚴重腰痛和下肢殘疾有直接關係,磁力共振顯示的脊骨影像將可用作診斷腰痛的關鍵指標,透過脊骨上顯示的Modic異變形態和受影響範圍,醫生可得知個別病人的腰痛的成因和嚴重程度,並為病人訂立更完善和個人化的治療方案。這項研究將很大程度地協助醫生作出準確的臨床評估和判斷。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成功將沙門氏菌改造成一種名為「YB1」的厭氧細菌,此細菌只能在癌腫瘤等缺氧環境中生長及繁殖,令癌腫瘤生長被有效抑制,又不會危害正常細胞。研究團隊最近已透過香港大學技術轉移處成功為「YB1」厭氧細菌取得美國專利,同時亦正為這項技術向多個國家及地區申請專利,期望未來可將「YB1」製成針對腫瘤的標靶藥物,預計「YB1」可於數年後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為癌症病患帶來新希望。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雖然首宗人類感染H5N1甲型禽流感個案早於1997年於香港出現,患者出現急性肺部損傷,導致嚴重肺炎,但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成功揭露H5N1禽流感造成人類急性肺部損傷的機制,發現病毒能使肺部上皮組織內負責運送鈉及氯的分子受損,繼而引起嚴重肺炎,研究團隊亦提出治療H5N1禽流感的新方法。
這項研究為人類治療H5N1禽流感病毒提供了嶄新而有效的治療策略,研究結果亦可應用於其他透過類似機制引致嚴重病毒性肺炎的病毒,例如H7N9禽流感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的冠狀病毒。日後我們可以利用更簡單的方法來恢復肺部運送鹽和水的分子活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將聯同由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CHU Sainte-Justine兒童醫院Stefan Parent醫生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使用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最新EOS X光醫學影像系統科技,研究能預測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生長狀況的模型。此模型透過複雜的三維(3D) X光醫學影像重建技術,預測患者脊柱彎曲的類型、時間、骨骼成熟程度及脊柱側彎的嚴重性。是次國際研究結合加拿大、香港、美國、法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專家,研發預測脊柱側彎的最新模型,研究結果有助醫生更準確預測病人脊柱的生長狀況,制定合適的預防和治療方案。
是次計劃邀請150名年滿10歲或以上確診患有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及沒有其他脊柱疾病的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期間參加者需進行問卷調查,利用三維X光醫學影像系統進行掃描,並每隔六個月進行一次跟進檢查,直至脊柱發育成熟。研究團隊將利用收集到的資料和數據更準確地建議個別病人使用支撐背架、脊椎融合術或其他治療方案,令病人及其家屬作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團隊最新的研究發現抗氧化物會刺激肝癌細胞生長,建議肝癌患者應避免服用高劑量的抗氧化物補充劑。有關發現同樣適用於部分與肝癌細胞代謝機制相近的癌症,包括大腸癌、肺癌等多種不同癌症。是次發現同時為治療癌症帶來新曙光,可研究透過阻止生產抗氧化物以抑制癌細胞生長。
研究團隊利用動物作為肝癌的臨床前研究模型,發現體內積存大量活性氧化物(即自由基)會形成氧化壓力,而大量氧化壓力可以損害癌細胞,使其生長減慢。長遠來說,這次研究有助研發出可同時與化療使用,且更安全、有效的標靶治療方案,以治愈致命的肝癌,使癌症患者受惠。而肝癌患者應保持均衡飲食,服用高劑量的抗氧化物補充劑未必對健康有益。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5
香港大學一期臨床試驗中心(一期中心)於去年成立,以協助推動針對各種疾病的創新藥物臨床試驗。一期中心是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轄下一所專門且最高端的臨床研究設施,特別為進行一期及早期臨床試驗而設。有了此先進的研究基建設施,更多具影響力的臨床試驗便能進行,而更多創新的治療藥物亦將應運而生以對抗不同的疾病,從而為廣大市民及全人類謀求福祉。
自2014年中正式營運以來,一期中心已參與3項有關癌症及肝炎的新藥臨床試驗。現時有4項試驗正在進行,另有12項試驗在準備階段。這些臨床試驗的研究範疇主要圍繞癌症、肝炎、免疫學、糖尿病及傳染病學。至今已完成或正在參與臨床試驗的參與者共超過70位。隨著本地及國際醫學研究的迅速發展,我們預計未來數年在一期中心實施的一期及早期臨床試驗數量將持續增長,更多的嶄新治療方法亦將相繼出現。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澳洲昆士蘭醫學研究院(QIMR Berghofer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簽訂合作協議,讓香港的鼻咽癌患者接受開創性的治療方案,此外香港的科研人員亦可參與有關培訓計劃,學習T細胞免疫注射療法。是項合作是雙方的科研人員攜手就使用免疫注射療法控制鼻咽癌進行的第二期臨床試驗。
在第一期臨床試驗治療開始前,科研人員已替患者抽取了血液樣本,並送到澳洲昆士蘭醫學研究院的實驗室研究團隊抽取屬於其中一種白血球的T細胞,在實驗室內進行培植,用作攻擊受感染的細胞。這些T細胞會依附在惡性細胞上,而不會觸及正常細胞。2009年展開的第一期臨床試驗邀請了晚期鼻咽癌患者參與,縱使試驗的主要目的是測試療法的安全性,但同時在試驗中發現這項療法延長了患者的壽命 - 第一期臨床試驗中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平均存活率達523日,而沒有接受此療法的患者只存活220日。在新一期的臨床測試中,團隊希望可為癌症早期患者提供此療法,從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30名於香港瑪麗醫院及澳洲新確診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將會參與第二期臨床試驗。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心臟衰竭治療近年雖然有新發展,可是大部分患者仍飽受嚴重症狀困擾,影響其生活質素及治療成效,故需要為嚴重心臟衰竭的患者尋求其他療法。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人員首次為心臟衰竭患者進行胸段脊髓刺激,作為恢復性的治療,以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研究人員首次為患者進行雙靶植入式脊髓刺激療法,結果發現療法不單安全,且能改善嚴重收縮性心臟衰竭人士的症狀及心臟功能,因此,附有植入式裝置的胸段脊髓刺激治療可作為嚴重心臟衰竭患者的新式療法。然而,這次試驗性研究結果仍需要進一步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去證實。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基因研究中心最近參與的一項國際合作研究中首次指出選擇具有遺傳疾病關聯證據的基因作藥物標靶將提高藥物的臨床研發成功率一倍,這亦是首次有研究指出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所得的遺傳疾病關聯證據可協助選擇藥物標靶,惠及病人。
醫學界一直認為,遺傳疾病關聯證據可以用來促進藥物開發過程,但這假設從未有具體數據可證明。研究團隊首次使用最近十幾年工業界和學術界積累的大規模製藥和基因遺傳數據來證明這假設。是次研究成果對今後藥物研發的策略選擇具有指導性意義,將可加快製藥過程,造福病人。製藥企業應該更加注重選擇具有遺傳疾病關聯證據的基因和蛋白質作為藥物的標靶,包括GWAS的複雜疾病致病基因和連鎖遺傳分析的孟德爾遺傳疾病致病基因,有效提升製藥效率。研究主要使用了生物信息學團隊五年來開發和維護的全基因組疾病關聯位點數據庫(GWASdb),顯示長期的生物信息學基礎研究和數據累積對醫學和製藥領域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卡羅琳醫學院及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發現阻斷PARP-1與蛋白Timeless 的結合會阻礙DNA同源重組修復過程,但PARP抑制劑卻無法阻止PARP-1與Timeless結合。研究團隊同時發現PARP-1與Timeless的複合物可幫助DNA修復損傷。這些研究結果為進一步理解PARP抑制劑的運作機制提供了重要啟示,也為未來針對PARP-1標靶癌症療法的研究指出了一條新的思路。
是次研究發現阻斷PARP-1與Timeless的結合會阻礙受損DNA的修復,這一發現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即是否能通過研發新的藥物來抑制PARP-1與Timeless結合,阻斷癌細胞受損DNA的修復過程,此項研究所提供的詳細結構資料對將來可能的藥物設計及篩選帶來了很大便利。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完成一項重要的雙盲、隨機抽樣及對照研究,發現只要在替年輕和健康的志願者注射流感疫苗前,先塗上「咪喹莫特」藥膏,可令抗體更持久,顯著提升保護力。更重要的是,使用新方法,令抗體對異源非疫苗的病毒株也能產生足夠保護性,包括已出現抗原漂移的H3N2病毒株。
每年都有流行性感冒出現,嚴重者更導致患者死亡。港大團隊首次在18至30歲的健康人士身上塗上『咪喹莫特』,然後注射流感疫苗,發現此群組接種後,比起其他三個對照組更快對疫苗和非疫苗之病毒株產生抗體。新方法非常安全,能有效加快、提升並延長流感疫苗的抗體,更能提升對非疫苗病毒的保護性。是次研究對社會如何應對疫苗株與流行株不符合、或大型流感爆發的情況,具有重大啟示。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4
由Epstein-Barr病毒(EBV)誘導的腫瘤,如B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EBV-LPD),是一種嚴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有着極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可是目前提供的治療方法卻非常有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副教授涂文偉博士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可以利用一種治療骨相關疾病的藥物 — 帕米磷酸鈉(Pamidronate),來增強人類γδ-T細胞免疫力從而有效控制EBV引起的淋巴細胞異常增殖性疾病,提供全新的治療方案。
是次研究首次利用「人類化小鼠」模型成功發現一種全新免疫治療方法,通過增強人類γδ-T細胞的免疫功能來治療EBV誘發的腫瘤,顯著減輕目前治療方法對患者所引起的毒副作用和廣泛的免疫抑制效應。帕米磷酸鈉是一種已在臨床上治療骨質疏鬆症達二十多年的舊藥物,是次研究將舊藥新用,提供一個即時且具成本效益的治療EBV誘導腫瘤的方法。此研究成果將於短期內擴展至人類臨床測試中。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潘烈文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與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的學者合作,研究團隊成功研制出一種以減毒牛痘病毒為載體的新型甲型流感疫苗。經接種過的小鼠可以防禦包括H7N9甲型禽流感病毒在內的多種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有別於現有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新型甲型流感疫苗能誘發識別跨亞型甲型流感病毒的T淋巴細胞。研究結果證明此免疫反應有助減輕致命性甲型流感感染的病情及縮短患病的時間。
減毒牛痘病毒對於研制疫苗相當有效,因它同樣被用作製造人類天花疫苗,至今已使用逾十億劑量。因此,當疫苗接種需求因流感大流行而激增時,此新疫苗可利用現存的生產設備作大規模生產。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
通過疫苗誘導的免疫力來消滅惡性腫瘤仍然是一大醫學難題。其主要原因在於現階段還缺乏有效的疫苗免疫方法來誘導免疫監控,即誘導大量的功能性殺傷T細胞來消滅惡性腫瘤。經過近5年的努力,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學者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疫苗免疫方法,可以消除惡性腫瘤內的免疫抑制微環境,恢復免疫系統及重建免疫監控。
該項研究展示了功能性殺傷T細胞的數量及質量需求,對腫瘤預防和免疫治療的重要性,並將鼓勵科學界制定新型疫苗策略,以預防及治療腫瘤。用於對抗愛滋病病毒的新型疫苗策略,也有助於尋找腫瘤免疫治療的方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多倫多大學及伊利沙伯醫院共同研發嶄新的經口腔鼻咽取本方法,以發現早期鼻咽癌。實驗結果顯示,相對傳統測檢方法,這方法簡單、有效、毋須卧床亦無創傷,能用作普及性測試。 早期鼻咽癌並無顯著症狀,部分腫瘤位於黏膜下層,因此初期難以被發現。
新方法可簡單、無創地經口腔鼻咽取本進行篩查,家庭醫生或護士於門診亦可進行,故有家族遺傳或血清測試結果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其中一種人類疱疹病毒,持續呈陽性的高風險人士,可接受測試及盡早發現鼻咽癌,提高存活率。希望新的測試方法可應用於大規模全球性的鼻咽癌篩查,特別是在一些欠缺專科醫生、精密內窺鏡儀器及保存腫瘤樣本設備的地區。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聯同中國科學院及復旦大學團隊,就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的抗病毒藥物研究取得突破性發展。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一種能抑制MERS-CoV的「抗病毒肽」,它透過影響MERS-CoV的表面釘 (Spike) 蛋白稈 (stalk) 區域,能抑制病毒進入細胞,阻止MERS-CoV感染細胞。
由於要將「抗病毒肽」研製成藥並推出市面需時,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於是同時利用細胞培養實驗對其他市售藥物進行抗MERS-CoV測試,結果發現有兩種用於治療其他疾病的市售藥物(霉酚酸酯和β干扰素),對MERS-CoV同樣有顯著的抗病毒效果。下一步,研究團隊計劃在動物模型實驗和臨床試驗中測試此3種藥物的療效。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每年約有1成曾於過去9個月內接受傳統肌肉流感疫苗注射的年老患者因流感而入院。原因是他們在冬季時注射的疫苗,抗體在6個月後便會開始下降,令身體較為虛弱的年老患者,未能在夏季的流感高峰期得到足夠保護。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教授領導的團隊發現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只要在注射流感疫苗前,先塗上「咪喹莫特」藥膏,可令抗體更持久,減低入院的風險。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3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聯同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及清華大學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了一種新型的愛滋病疫苗的前期臨床研究。該團隊發現在恒河猴體內,新疫苗可大大提高針對愛滋病病毒的T和B淋巴細胞的免疫能力,從而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傳播和複製,透過接種此疫苗,可以顯著延遲愛滋病在恒河猴身上發病。
在5年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將中國恒河猴分成三個實驗組和兩個對照組。他們分別透過恒河猴的口鼻接種改良型痘苗病毒天壇株(MVTT)黏膜載體的初始免疫疫苗、隨後從他們的肌肉接種5型腺病毒載體的加強免疫疫苗(Ad5)。研究結果顯示,接種了疫苗的中國恒河猴均沒有副作用反應,同時對猴愛滋病病毒產生保護效應。這項研究開發了聯合使用複製性痘苗病毒載體作為愛滋病黏膜疫苗的方法,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港大科學家和醫學專家今日公布一項大型的國際全基因組掃描結果,從四千多名來自香港丶華北丶日本及芬蘭的人中發現,他們身上普遍帶有一種新的「碳水化合物磺基轉移酶3(CHST3)」的基因差異,以致其罹患椎間盤退化症的風險顯著増高。
研究團隊利用今次成果,將繼續進行更大規模的全基因組研究,希望針對椎間盤退化症患者的全基因組測序,追查更多的易感基因。是次研究剖析了與椎間盤退化症有關的遺傳易感基因,希望此發現將有助於制定新的預防措施及干預和治療措施。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最近發現透過特定分子靶向刺激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 or DC)來大量增殖CD8+T細胞,相信結果可作為愛滋病疫苗以及其他疾病(如癌症)疫苗設計的新藍本,為患者帶來希望,此項研究已取得專利,有望成為「香港製造」的疫苗。
研究團隊經過4年不懈的努力,成功在小鼠身上試驗出新型的DNA疫苗。假如此疫苗能在日後的臨床試驗上獲得成功,不僅有希望預防愛滋病感染,還可以為全球三千萬愛滋病患者提供免疫治療,為根治愛滋病帶來希望。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發現防治骨髓移植併發症的新型細胞療法。研究人員成功誘導出人體中一種特殊細胞「調節性CD8+T細胞」,並將其注射至擁有完整的人類免疫系統的「人類化小鼠」模型上測試。結果發現細胞能有效抑制骨髓移植引起的排斥反應(GVHD),而不影響接受移植小鼠的正常免疫功能及骨髓移植的療效。
一般異體骨髓移植(即骨髓來源並非來自患者本身)很有可能引起嚴重排斥反應,患者需要在手術前及手術後長期接受大劑量放射性治療及抗排斥藥物治療,可能會影響療效及患者的生活質素。今次研究發現『調節性CD8+T細胞』可識別骨髓移植受體的抗原,有效抑制針對受體的免疫反應,為治療移植排斥問題帶來啟示。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人類遺傳學實驗室與內地及泰國一項合作研究發現,在亞洲地區中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人身上,經常出現五個變異的基因,相信與發病有關。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率與先天遺傳因素有很大關係,而科學家早已發現由於基因影響,亞洲人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率比歐洲人為高,但原因及相關基因未明。今次研究證實了更多有關的遺傳因素,相信終有一天可依照每一個人的遺傳因素檢測,預測病情的嚴重程度和臨床表現,以便臨床醫生選擇個人化的治療。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2012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進行了全球首個以全基因方法分析乙肝病毒基因融入肝癌細胞基因的研究,揭示了乙肝病毒與人類基因結合、從而引發肝癌的機制。研究發現,在肝癌組織中,乙肝病毒基因與人類基因的結合明顯較在癌旁肝組織中為多(86.4%對30.7%)。研究人員成功識別出乙肝病毒基因組的「裂口」--透過這個「裂口」,病毒基因得以與人類基因結合。同時,研究人員發現最常與乙肝病毒基因結合的三個人類基因。這些突破性的發現,相信有助研製預防肝癌的藥物。
手術切除是治理原發性肝癌的最有效療法,5年存活率達55%,但超過一半患者術後肝臟會出現新腫瘤。現時抑制乙肝病毒複製的藥物可以輕微降低腫瘤復發機會,但暫時還未有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新腫瘤生長。是次研究發現的機制可用作研製阻止乙肝病毒基因與人類基因結合的新型藥物,從而防止肝癌復發。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早前進行一項研究,發現顱內出血的華裔康復者如其後因心血管問題而獲處方阿士匹靈,並不會增加其顱內出血的復發風險。再者,研究發現有需要而獲處方阿士匹靈的顱內出血康復者,其後患上急性心臟病及缺血性中風的風險較低。
研究證實,阿士匹靈並非導致顱內出血的風險因素。阿士匹靈能避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出現缺血,因此即使病人曾患有顱內出血,醫生亦應按病人的需要而處方有關藥物。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上海靶點藥物有限公司、南京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合作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CCR5拮抗劑(TD-0680)的分子作用機制,該分子可有效抑制一種近年發現的、對臨床CCR5拮抗劑已產生抗藥性的愛滋病毒,更有助研究成為殺微生物劑的潤滑膠,以預防愛滋病毒的性傳播。
是次TD-0680的發現不但可以研發它成為臨床治療愛滋病人的藥物,還可以研發成陰道或直腸殺微生物潤滑膠,直接用於預防愛滋病毒的性接觸傳播,成為安全套以外另一預防病毒的重要工具。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與九龍醫院合作的一項臨床隨機對照研究顯示,一種新的針刺方法—「密集顱部電針刺激」(電針),可迅速及有效地改善抑鬱病人的病情。研究結果為抑鬱症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方案有很大啟示。
該項研究是首個利用嚴謹的隨機對照方法來驗證密集顱部電針刺激治療抑鬱症的臨床研究。研究結果為臨床醫生和抑鬱症病人考慮應用密集顱部電針刺激提供了證據。是次研究證實,密集顱部電針為安全的抑鬱症治療方案,並反映了抑鬱症病人在服用抗抑鬱藥物的同時,可接受密集顱部電針刺激,以增加治療效果。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昆士蘭醫學研究院轄下的澳大利亞疫苗發展中心組成研究隊伍,共同進行了長達十年的研究,最近為治療鼻咽癌帶來重大突破。研究人員透過採用針對性的免疫療法,使參與第一期研究患者的存活時間由200天延長至超過500天,成效令人鼓舞。
是次研究屬於第一階段,目標是找出T細胞免疫療法是否安全,並找出復發或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身體對此療法的反應。研究結果顯示鼻咽癌晚期患者對免疫療法的反應良好,出現較少副作用。透過強化人體免疫細胞,鼻咽癌末期患者的壽命可以延長一倍時間。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1
過去一年,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心臟科研究團隊成功研究出全新方法,利用人的皮膚細胞製造出人工誘導萬能幹細胞,過程中毋須使用動物的生物成分。研究人員更將這些人工誘導萬能幹細胞轉化成多種人類器官細胞及組織,以研究幹細胞治療,醫治可導致長者截肢的嚴重肢體缺血等疾病,以及了解包括早年衰老症候群等引致兒童急速衰老的遺傳疾病。這些技術會進一步應用至更普遍的疾病研究,如神經退化疾病和心臟衰竭等,了解這些疾病的發展,有助發展幹細胞治療等醫治人類疾病的嶄新療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病理學系進行一項研究,利用先進的基因組技術,揭示胃癌的所有基因突變,並發現20個胃癌驅動基因,而其中一種名為ARID1A的腫瘤驅動基因,在某種類型的胃癌中突變率高達70%到80%。發現及鑒定這些致癌的基因突變有助開發全新藥物或試用現有的標靶藥物,專門針對殺滅帶有基因突變的癌細胞,而不影響正常細胞。
是次研究揭示了胃癌中所有的基因突變,加深我們對胃癌發展的理解,有助推進早期診斷技術及實行個人化治療。另外,研究發現的多個腫瘤驅動基因,為胃癌的新藥開發提供了新的靶標,包括ARID1A在內的染色質修飾基因的頻發突變,使通過改變染色質結構以治療胃癌變成可行的療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最近進行一項肝癌研究,首次發現肝癌內一群表達CD24+標誌的癌幹細胞會導致肝癌復發和化療抗藥性。研究證實,肝癌患者若腫瘤內有高量CD24+標誌的癌幹細胞,則會有較高的復發及轉移風險,同時這些病人的存活率亦明顯較低。研究亦發現,CD24+標誌的癌幹細胞是透過激活STAT3訊號去維持肝癌幹細胞自我更新和使腫瘤形成,因此,研究人員相信透過抑制STAT3磷酸化,可控制腫瘤生長,大大提升肝癌治療效果。港大這項嶄新發現,對於了解肝腫瘤形成和未來癌症治療帶來重大突破。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帕米膦酸鈉,一種一向在臨床上應用於治療骨病的藥物,能有效控制季節性、大流行H1N1病毒或禽流感H5N1病毒引起的流感。其機理在於帕米膦酸鈉可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第一道防線中的一種T淋巴細胞,即γδ-T細胞的免疫活性。
帕米膦酸鈉已普遍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和佩吉特氏病達20年以上,其安全性已得到臨床驗證。因此,這種「舊藥新用」提供了一種現成的和具有成本效益的對抗流感方法。另一方面,一般動物研究的結果未必會完全反映在人類身上,因而很難把生物醫學研究成果從動物直接轉化到人類身上應用。但港大於這項研究中利用了「人類化小鼠」模型,縮短了小鼠和人類差距,並為臨床前研究藥物(如帕米膦酸鈉等)提供強大且低成本的研究平台。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與中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和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合作,創新地利用了研究愛滋病毒的方法解密沙士病毒傳播機制。經過數年的努力,研究人員發現大量的上呼吸道唾液管上皮細胞,不僅成為沙士病毒最初進入人體後的細胞受體,更會在感染後的48小時之內支持病毒繁殖。
研究完善了對沙士病毒早期感染和傳播的機制的理解。另一方面,是次研究亦證明了研究愛滋病毒的方法可應用於其他類型的病毒,可更有效及準確地模擬沙士及類似病毒在上呼吸道的感染情況,包括高致病性流感及其他冠狀病毒等,對這些病毒的預防和早期診斷也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教授和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孔繁毅醫生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恢復期血漿治療成功降低嚴重豬流感患者死亡率達50%。
為了治療豬流感嚴重案例,小組以由香港紅十字會招募的豬流感康復者捐贈的恢復期血漿,對嚴重案例作治療。病人分為兩組,其中20個病人接受恢復期血漿,而另外73個病人則沒有接受血漿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死亡率明顯低於非治療組(20.0% 比54.8%; P<0.01)。研究並發現血漿治療顯著降低第3 至7 天的呼吸道病毒數目和細胞因子反應。 這項研究顯示了恢復期血漿對於治療感染嚴重豬流感是非常有效和重要。此治療有效地降低病毒數目和細胞因子反應,從而顯著地降低死亡率。它也克服了抗藥性病毒和延誤治療的問題。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2010
香港大學進行全球首宗以嶄新科技醫治脊柱側彎兒童患者的手術。這技術在美國研發,以植入棒矯正已變形的脊柱,當兒童不斷成長,這棒可使用搖控伸延。對於側彎持續惡化而仍在發育期的兒童,支具可以幫助減緩側彎的進展,及在確定手術治療之前讓患兒成長。然而,患兒需整天配戴著支具,這會引致明顯不適及令身形改變。隨著孩子的成長,大約每隔12-18個月便需要訂做新的支具。
新的脊柱支具包括一支連接著促動器及可植入脊柱的棒,透過搖控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延長這棒。這促動器是透過外置機動化磁鐵裝置控制及伸延。透過磁鐵的轉動延長植入棒,以矯正脊柱的弧度及讓脊柱繼續生長。延伸程序可於任何時間進行,若有需要時,亦可使用搖控減少已延伸的長度。病人只需要少於三十秒便完成整個延伸的程序,而整個過程中,兒童完全清醒。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最近進行一項大腸癌研究,首次發現導致大腸癌轉移的癌幹細胞。癌症轉移是指腫瘤擴散至體內其他器官,是最終導致癌症病人死亡的主因。港大這項嶄新發現,有助透過預測病人完成治療後癌症轉移的機會,從而為病人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案,減低大腸癌死亡率。研究發表於幹細胞研究範疇最權威的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
負責領導這項研究的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 彭詠枝博士指: 「識別這群癌幹細胞可使我們更有效地發展大腸癌的治療,研究出針對這群癌幹細胞的分子標靶療法。長遠而言,發展出更有效、安全及具針對性的殺死癌幹細胞藥物,以結合放射治療,屆時可望完全殺死腫瘤內的細胞,以降低腫瘤復發或轉移的現象。」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甲型流感一直為公眾健康帶來重大挑戰,尤其當流感病毒對許多藥物產生抗藥性後,對人類的威脅更大。近日,香港大學一個研究團隊突破性地發現了一種重要的病毒結構蛋白可以作為藥物靶標,用以殺死流感病毒(包括H1N1、H3N2及H5N1)。這是首次有香港本地科研項目發表於相關學術領域中最頂級的學術期刊 ─ 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證明香港有能力帶領並進行世界級的生物技術及藥物研發工作。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及瑪麗醫院聯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最近完成全球首個熱激化化療治療癌症病人臨床研究,研究利用熱敏感微脂體輸送阿霉素結合射頻消融治療肝癌,全球共有24名肝癌病人參與研究(原發性,9例; 繼發性,15例)。以這種嶄新方式施以阿霉素進行化療的安全性很高,可以將化療藥集中於腫瘤中,副作用亦較以靜脈注射傳統化療藥(現為常規注射方法)少及輕微。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及瑪麗醫院的一個研究小組用了十年時間,把口服三氧化二砷(即俗稱砒霜)由研究項目發展成為處方藥物,並成功取得美國國家專利。這是首隻完全由香港研發的處方藥物,勢將達到全球應用的地位。在香港,超過100位血癌病人已經接受這種治療,且大部份已康復和痊癒。
研究小組發現口服三氧化二砷是非常安全的藥物。若劑量適當,砒霜的潛在毒性會被解除,尤其是對心臟的副作用亦能大大減低。現時在急性粒子性白血病的治療中,口服三氧化二砷已是標準藥物,可提供持續治療及減輕患者病情,初發及復發的病人皆可服用。超過一百位白血病病人已經接受此項治療,並達到極優良的效果。在此等病症中,口服三氧化二砷已代替了骨髓移植作為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口服三氧化二砷亦應用於治療其他癌症,包括淋巴癌和多發性骨髓瘤。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有關甲型H1N1(人類豬流感)的最新研究報告。研究人員比較了人類豬流感病毒及季節性H1N1和H3N2流感病毒在人類上下呼吸道及眼部結膜取出的細胞及組織樣本內的複製能力。研究發現人類豬流感病毒除了可感染呼吸道之外,比起季節性流感H1N1或H3N2病毒更容易感染眼部結膜。這項研究指出,人類豬流感病毒和一般季節性流感病毒有微妙的分別,而這些差異則解釋了它們引致的不同疾病模式。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