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藥物小百科】你認識慢性乙型肝炎嗎?

19/09/2025

× 關閉

【藥物小百科】你認識慢性乙型肝炎嗎?

19/09/2025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長期肝臟感染。當病毒入侵肝臟,會導致肝細胞死亡並損害肝臟功能。部分患者因無法自行清除病毒,進而發展為慢性乙型肝炎,這可能引發肝臟持續發炎、纖維化,甚至進一步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也有部分患者由於身體沒有不適的症狀,很多時並不知道自己已受感染,造成了健康隱患。診斷乙型肝炎的方法是血液測試。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測試結果為陽性,表示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持續至少 6 個月,則已演化成慢性乙型肝炎帶病毒者。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進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 1) 免疫系統耐受期: 病毒量高且活躍,但肝功能正常; 2) 免疫系統清除期: 病毒量高且活躍,免疫系統開始清除病毒,因此肝臟出現炎性反應; 3) 乙肝病毒非活躍期: 病毒量低, 肝功能穩定,病情進入非活躍期; 4) 乙肝病毒再活躍期: 病毒出現了變種,因此再次活躍,導致肝臟損傷風險上升。然而,這四個階段未必每位患者都會經歷,但也可能在不同階段間轉換。

醫生會根據個別患者的肝功能、病毒量、肝纖維化程度及有沒有併發症等因素,定期監測並評估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目前常用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包括恩替卡韋(Entecavir)及替諾福韋(TDF/TAF),雖然這些對於抑制病毒作用顯著,但大多數患者仍需終身服藥來控制病毒的活躍性。而近年的臨床研究也有突破,目標是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持續地抑制至極低水平,並恢復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統來控制病毒,使他們脫離終生服藥的需要,實現「功能性治癒」。

預防勝於治療,當家人或伴侶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時,建議其他家庭成員也應盡早接受血液檢查,及早評估有否受病毒感染,或是否需要用藥等。若未曾感染且體內無抗體,應盡快接種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主要是透過血液傳播,因此,處理傷口或血液污染物時,應戴手套並妥善消毒,切勿與別人共用剃刀、指甲鉗等有機會受血液污染的用具。

【研究結果公佈】獲國際批准的創新「雙重免疫療法」 為未接受過全身性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帶來曙光

18/08/2025

× 關閉

【研究結果公佈】獲國際批准的創新「雙重免疫療法」 為未接受過全身性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帶來曙光

18/08/2025

感謝各位病人曾在 2020 至 2021 年參與 Nivolumab 和 Ipilimumab (NIVO+IPI) 靜脈注射藥物研究 (CTC1935)。很榮幸告知大家該聯合療法已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歐洲藥品管理局 (EMA) 及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NMPA) 相繼批准使用,將為肝癌患者帶來更多出路。

【中心活動】港大醫學院 x 瑪麗醫院暑期課程 2025

14/08/2025

× 關閉

【中心活動】港大醫學院 x 瑪麗醫院暑期課程 2025

14/08/2025

我們十分榮幸於2025年8月7日在香港大學一期臨床試驗室迎接了「港大醫學院 x 瑪麗醫院暑期課程」的中學生參訪團。

是次活動以介紹臨床試驗及港大臨床試驗中心為伊始,由專業團隊深入講解臨床研究的重要性及中心的營運工作。除了積極參與討論,同學們更透過親身參觀整個實驗室的各個功能區域,了解重要醫學研究背後的科研歷程。

中心將持續致力搭建學術交流平台,與年輕一代攜手推進醫療創新,期待他們能在不遠的將來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中心活動】國際臨床試驗日快樂!

20/05/2025

× 關閉

【中心活動】國際臨床試驗日快樂!

20/05/2025

 

適逢國際臨床試驗日,本中心於瑪麗醫院舉辦了攤位活動,讓CTC熊貓大使康醫生與大眾一起慶祝這個特別的節日!

國際臨床試驗日源於英國皇家海軍James Lind於1747年5月20日進行了歷史上首個針對壞血病的臨床試驗,此節日是紀念此醫學研究發展的里程碑。除了介紹這個具有意義的故事外,康醫生的夥伴們亦有向大眾闡述臨床試驗對新藥研發的重要,讓大家能透過此活動更了解到臨床試驗。康醫生與夥伴們亦有向在場的途人派發特別設計的熊貓紀念品,反應熱烈!

希望未來再有機會為大家帶來更多醫學小知識!

【研究結果公佈】FDA批准口服新藥聯合治療方案 為乳癌患者開闢新路徑

24/01/2025

× 關閉

【研究結果公佈】FDA批准口服新藥聯合治療方案 為乳癌患者開闢新路徑

24/01/2025

感謝各位病人曾在2020至2023年參與Inavolisib口服藥物研究 (CTC1946)。很榮幸告知大家該藥物之三期研究數據已呈交至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提交藥物註册申請, 並已獲批准使用,將為乳癌患者帶來更多出路。

【中心活動】臨床研究治理國際會議2025

17/01/2025

× 關閉

【中心活動】臨床研究治理國際會議2025

17/01/2025

臨床研究治理國際會議2025已於2025年1月16日圓滿結束 。此次活動吸引了超過200個線下及800個線上報名,所有業界專家的積極參與讓是次會議得以成功舉行。 我們榮幸地邀請到香港特別行政區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和香港大學副校長(研究)申作軍教授發表開幕致辭,分享臨床試驗方面的見解,為隨後的會議內容奠定了基礎。恰逢ICH E6(R3)於數天前正式發布,我們於會議上亦旨在就此為觀眾提供臨床研究治理的最新資訊,衷心感謝我們尊敬的演講者們帶來具啟發性的演講。

我們期待在未來的活動中再次見到大家!

【中心活動】中學學生團到訪港大一期中心

03/12/2024

× 關閉

【中心活動】中學學生團到訪港大一期中心

03/12/2024

一眾中學學生於11月22日到訪香港大學一期臨床試驗中心,本中心很樂意向新生代講解臨床試驗於推動公眾健康的關鍵性。是次機會亦能讓學生們認識中心一直以來所促進的多樣化研究項目,激起他們對臨床試驗行業的興趣,有意多瞭解有助於社會發展的研究成果。

【研來如此!臨床試驗大解構】研究干預

19/11/2024

× 關閉

【研來如此!臨床試驗大解構】研究干預

19/11/2024

研究干預/介入:

任何旨在治療、舒緩、診斷或預防疾病或醫療狀況的藥物、醫療儀器、醫療方法或程序等。

不良事件:

志願者在參與研究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不良狀況(例如不適、疾病徵狀等),不論該不良事件是否在預期之中、或與研究程序/研究產品是否相關。研究團隊必須把每項不良事件詳細記錄,分析及跟進。

【中心活動】港大欣悉醫學院獲特區政府選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營運機構 全力打造一站式國際臨床試驗支援平台

23/09/2024

× 關閉

【中心活動】港大欣悉醫學院獲特區政府選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營運機構 全力打造一站式國際臨床試驗支援平台

23/09/2024

香港大學(港大)欣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特區政府)今日(九月二十三日)宣布港大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獲選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試驗所)的營運機構。試驗所選址於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預計於今年第四季開始投入服務,將全速發展為具國際影響力、吸引內地和跨國醫藥機構的創新臨床研究平台。

【研究完成】肥胖症藥物一期臨床研究圓滿結束!

12/09/2024

× 關閉

【研究完成】肥胖症藥物一期臨床研究圓滿結束!

12/09/2024

 

4個月前我哋成功邀請到20位志願者參與一個有關肥胖症嘅藥物臨床研究,以評估藥物喺超重同埋肥胖華人體內嘅藥代動力學、安全性、耐受性等數據。

志願者除咗需要喺一期中心留宿4日3夜之外,仲要喺研究期間定時返嚟進行跟進評估,真係非常感謝各位志願者嘅付出!今次嘅招募過程亦都唔容易,因為志願者嘅BMI需要介乎喺24至40之間,同時亦要符合其他健康條件,但全靠大家熱烈支持,最終都可以順利達成招募目標。我哋都要特別感激主要研究者 – 港大內科學系嘅李智豪教授,佢帶領研究團隊悉心照顧志願者,亦有一直持續監察住佢哋嘅健康狀況,以保護各位都能夠安全而順利咁完成研究,相信佢哋每位都能感受到我哋嘅專業能力以及溫暖陪伴。全賴志願者嘅鼎力支持,以及研究團隊嘅盡心盡力,呢個研究喺今個月終於順利完成!

為咗答謝各位嘅熱心參與,我哋特別送出兩份小禮物。第一份係水松木杯墊,上面有我哋精靈可愛嘅熊貓大使 — 康醫生 (Dr. Hong),好睇之餘又好用~而第二份就係新登場嘅盲盒,我哋會隨機送出6款熊貓大使造型嘅USB,真係好期待啊~ 如果想集齊全套熊貓大使USB,就要繼續支持我哋嘅研究項目喇!

我哋會喺網站同各個社交平台分享更多臨床研究嘅小知識同招募資訊,大家要密切留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