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小百科】运动禁药知多少
31/10/2025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至,许多运动选手都在努力准备比赛,希望展现最佳的自己。适逢这四年一办的运动盛事,今期的药物小百科决定为大家介绍什么是运动禁药?哪些常见物质会被列为禁药?而运动员又为何会「误服」禁药 呢?
运动禁药是指那些被国际运动规范明确禁止使用,旨在提升运动表现的药物或物质。世界运动禁药机构(WADA)每年都会更新「禁用清单」,详细列明在赛内、赛外及特定运动项目的禁用物质及禁用方法。根据分类标准,如果一项物质或方法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两个,便有机会被列为禁药。这包括1) 具有提升运动表现潜力的条件; 2)对运动员健康构成实际或潜在风险及3)违反运动精神。在禁用清单中,其中四类较常见的物质都符合条件并已被列为禁药:
• 兴奋剂(Stimulants)是一种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可以提升警觉性、减少疲劳并增强竞争意欲。然而,兴奋剂会对心脏造成负担,可能引发脱水、焦虑、失眠和心跳加速。长期使用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对运动员的长期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 合成代谢剂(Anabolic Agents)是一种可产生类似雄性激素功能的物质。这些物质(如类固醇)模仿雄性激素,促进肌肉和骨骼生长。但类固醇的使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肝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并可能导致永久性脱发。男性可能出现乳房增生、睪丸缩小和精子减少;而女性则可能出现毛发增生、声音变低沉和月经不调。
• 红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是一种可促进红血球生长的肽类荷尔蒙。它能刺激身体制造更多红血球,提升血液的带氧量,从而增加耐力并缩短恢复时间。然而,它会使血液变稠,导致血压上升,增加心脏病、中风和肺栓塞的风险。
• 大麻类/大麻素(Cannabinoids)是大麻植物内的化合物。大麻中的活性成分会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但也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情绪不稳、焦虑或妄想。长期使用会降低记忆力和集中力,削弱免疫系统功能。
那么为什么会有运动员「误服」禁药? 有时候,运动员或运动支援人员可能因为不了解药物成分,或在购买、服用过程中接收到不完整的资讯,而无意中服用了禁药。许多日常药物都可能含有被列入禁用清单的成分,例如某些感冒药中的通鼻塞成分,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便被列入兴奋剂类别。此外,某些肉类中可能添加了「瘦肉精」克伦特罗(Clenbuterol),此物质也被列入为合成代谢剂类别。运动员如不慎服用或进食这些东西,在运动禁药检测的尿液或血液样本中就可能会被检出禁药成分,他们不但会被取消比赛资格及判罚停赛,更有可能被刑事起诉。因此,世界运动禁药机构也建议运动员在用药前应先询问医生,并利用官方禁药查询工具,确保安全无虞。
了解常见禁药的来源、危害,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才是保护运动员的最佳方法。
【药物小百科】你认识慢性乙型肝炎吗?
19/09/2025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长期肝脏感染。当病毒入侵肝脏,会导致肝细胞死亡并损害肝脏功能。部分患者因无法自行清除病毒,进而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这可能引发肝脏持续发炎、纤维化,甚至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也有部分患者由于身体没有不适的症状,很多时并不知道自己已受感染,造成了健康隐患。诊断乙型肝炎的方法是血液测试。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测试结果为阳性,表示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持续至少 6 个月,则已演化成慢性乙型肝炎带病毒者。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进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1) 免疫系统耐受期: 病毒量高且活跃,但肝功能正常; 2) 免疫系统清除期: 病毒量高且活跃,免疫系统开始清除病毒,因此肝脏出现炎性反应; 3) 乙肝病毒非活跃期: 病毒量低, 肝功能稳定,病情进入非活跃期; 4) 乙肝病毒再活跃期: 病毒出现了变种,因此再次活跃,导致肝脏损伤风险上升。然而,这四个阶段未必每位患者都会经历,但也可能在不同阶段间转换。
医生会根据个别患者的肝功能、病毒量、肝纤维化程度及有没有并发症等因素,定期监测并评估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目前常用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Entecavir)及替诺福韦(TDF/TAF),虽然这些对于抑制病毒作用显著,但大多数患者仍需终身服药来控制病毒的活跃性。而近年的临床研究也有突破,目标是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持续地抑制至极低水平,并恢复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统来控制病毒,使他们脱离终生服药的需要,实现「功能性治愈」。
预防胜于治疗,当家人或伴侣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建议其他家庭成员也应尽早接受血液检查,及早评估有否受病毒感染,或是否需要用药等。若未曾感染且体内无抗体,应尽快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主要是透过血液传播,因此,处理伤口或血液污染物时,应戴手套并妥善消毒,切勿与别人共用剃刀、指甲钳等有机会受血液污染的用具。
【研究结果公布】获国际批准的创新「双重免疫疗法」 为未接受过全身性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曙光
18/08/2025

感谢各位病人曾在 2020 至 2021 年参与 Nivolumab 和 Ipilimumab (NIVO+IPI) 静脉注射药物研究 (CTC1935)。很荣幸告知大家该联合疗法已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 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相继批准使用,将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出路。
【中心活动】港大医学院 x 玛丽医院暑期课程 2025
14/08/2025
我们十分荣幸于2025年8月7日在香港大学一期临床试验室迎接了「港大医学院 x 玛丽医院暑期课程」的中学生参访团。
是次活动以介绍临床试验及港大临床试验中心为伊始,由专业团队深入讲解临床研究的重要性及中心的营运工作。除了积极参与讨论,同学们更透过亲身参观整个实验室的各个功能区域,了解重要医学研究背后的科研历程。
中心将持续致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与年轻一代携手推进医疗创新,期待他们能在不远的将来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中心活动】国际临床试验日快乐!
20/05/2025

适逢国际临床试验日,本中心于玛丽医院举办了摊位活动,让CTC熊猫大使康医生与大众一起庆祝这个特别的节日!
国际临床试验日源于英国皇家海军James Lind于1747年5月20日进行了历史上首个针对坏血病的临床试验,此节日是纪念此医学研究发展的里程碑。除了介绍这个具有意义的故事外,康医生的伙伴们亦有向大众阐述临床试验对新药研发的重要,让大家能透过此活动更了解到临床试验。康医生与伙伴们亦有向在场的途人派发特别设计的熊猫纪念品,反应热烈!
希望未来再有机会为大家带来更多医学小知识!
【中心活动】临床研究治理国际会议2025
17/01/2025
.jpg)
临床研究治理国际会议2025已于2025年1月16日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吸引了超过200个线下及800个线上报名,所有业界专家的积极参与让是次会议得以成功举行。 我们荣幸地邀请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和香港大学副校长(研究)申作军教授发表开幕致辞,分享临床试验方面的见解,为随后的会议内容奠定了基础。恰逢ICH E6(R3)于数天前正式发布,我们于会议上亦旨在就此为观众提供临床研究治理的最新资讯,衷心感谢我们尊敬的演讲者们带来具启发性的演讲。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活动中再次见到大家!
【中心活动】中学学生团到访港大一期中心
03/12/2024
一众中学学生于11月22日到访香港大学一期临床试验中心,本中心很乐意向新生代讲解临床试验于推动公众健康的关键性。是次机会亦能让学生们认识中心一直以来所促进的多样化研究项目,激起他们对临床试验行业的兴趣,有意多瞭解有助于社会发展的研究成果。
【研来如此!临床试验大解构】研究干预
19/11/2024


研究干预/介入:
任何旨在治疗、舒缓、诊断或预防疾病或医疗状况的药物、医疗仪器、医疗方法或程序等。
不良事件:
志愿者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状况(例如不适、疾病征状等),不论该不良事件是否在预期之中、或与研究程序/研究产品是否相关。研究团队必须把每项不良事件详细记录,分析及跟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