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小百科】为什么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25/03/2024
政府每年都鼓励市民接种季节性流感(流感)疫苗,以应对流感高峰期。为什么我们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呢?
流感病毒表面的抗原容易发生变化,导致病毒产生变异 ,流行的病毒株亦可能不断改变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每年会就北半球和南半球这两个地区分别召开会议,预测下一个流感季节流行的病毒株,并提出流感疫苗的病毒成分的建议 。流感疫苗的成分每年都会根据流行的病毒株进行更新,以增强疫苗的有效性 。因此,今年流感疫苗的成分有机会与去年不同,每年接种更新的疫苗才能有效预防该年度的流感。此外,上一年度接种疫苗时建立的免疫力会随时间减弱。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有助于确保身体产生足够抗体,达至保护作用的水平 。
世卫建议使用的流感疫苗一般分为「三价」和「四价」疫苗 。三价流感疫苗包含三种病毒成分,通常包括两种甲型流感病毒(一种H1N1和一种H3N2)以及一种乙型流感病毒 ,可预防大多数流感病例 。而四价流感疫苗则包含四种病毒成分,比三价疫苗多一种乙型流感病毒,提供额外保护 ,因此一般建议优先使用四价流感疫苗 。
除了看病毒成分的组成外,流感疫苗亦可以病毒的活性和接种方式来分类,分别是灭活流感疫苗注射剂及减活流感疫苗喷鼻剂,两者各有特点–「灭」活流感疫苗注射剂,是利用在制造过程中已被灭活(杀死)的病毒制成 ;而「减」活流感疫苗喷鼻剂则是由仍然存活的病毒所制成,但其活性在生产过程初期已被减弱。如接种者的免疫功能正常,减活病毒只能在体内有限增长,难以进行自我复制而导致真正的疾病。减活流感疫苗喷鼻剂可仿真通过鼻腔自然感染病毒的情况,因此有可能使身体产生更强和更持久的免疫保护,但由于有机会引起较强免疫反应,可能会出现更多副作用(如流鼻水) 。
为应对不时变化的流感病毒,每年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能更有效预防流感。市民亦可向家庭医生查询自己适合接种的流感疫苗 。
【药物小百科】可以自行购买减肥产品吗?
12/02/2024
维持健康体态和体重管理一向是热门话题。除了节食和运动外,有些人选择同时服用减肥产品,希望可以更快达到减肥目标。市面上有林林总总的减肥产品,为什么部分可供市民随意购买,而有些则需要医生处方呢?
在香港,所有药剂制品均受《药剂业及毒药条例》监管,必须先向香港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管理局)申请注册,方可在香港销售 。管理局会按照药物的效力、毒性及潜在副作用分类,故此会有不同程度的销售管制,例如「处方药物」便需在注册药剂师监督下按医生处方配售,「监督售卖药物」则毋须医生处方,但须在注册药剂师指导及监督下销售 。用于治疗肥胖症的减肥药物一般均为处方药物,因此,如要使用药物减肥,必先经过医生的详细评估,以处方适当的剂量及使用时长,确保安全使用。
市民能自行购买的减肥产品多数属于保健食品,大多含有甲壳素、藤黄果、亚油酸等天然成分 ,因为不含西药成分,这些保健食品不需要经管理局注册便可销售 。由于缺乏相应法例规管,因此无法完全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功效及质量 。市面上亦曾发现有减肥产品含有未申报或禁用的成分,如早于2010年起被禁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西布曲明」 。
要控制体重,均衡饮食及适量运动同样重要,谨记不应购买来历不明或自行选用未经临床验证的减肥产品。在服用任何药物或保健产品以减重前,应先咨询医护人员的专业意见。
【药物小百科】过期药仍可服用吗?
08/09/2023
生病时常常会在药房购买一整盒成药回家,吃数剂药及病情好转后,便会停止服药,并且把剩余的药存起来当作「平安药」,以免浪费。可是,这些药往往会吃不完,一不小心就会过期。究竟过期药仍可服用吗?
虽然未能确定过期药对人体的影响,但服食过期药是非常冒险的事。过期药的药效可能减弱或分解成有害物质,一旦服用,病情不只未能改善,甚至会因延迟求医而恶化。
每次服药前,大家都应该看清楚药物的有效期,过期药应该立即弃掉。即使药物未过期,亦需要检查它的颜色、形状、气味有没有变质,如有任何怀疑都千万不要冒险服食,而是要将药物丢弃。
【药物小百科】怀孕期间生病完全不能吃药吗?
08/08/2023
以往曾出现一些孕妇误服药物而诞下畸胎的新闻,所以现在仍有不少孕妇即使生病了,都抱着能不吃药便不吃的想法,以免药物会影响胎儿。然而,这个想法在现今这个医学昌明的年代依旧正确吗?
许多妇女患有严重的疾病或慢性病,例如哮喘,糖尿病,高血压和癫痫,她们在怀孕期间需要继续服用处方药,因为停止用药的风险可能大于在怀孕期间继续用药的风险。
虽然有些药物可以在怀孕期间安全使用,但部分药物确实会伤害到胎儿。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剂量、服药时间长短、胎盘的渗透性等因素。孕妇切勿随便服用市面上出售或别人给的药物,并要留意包装上有否写明「孕妇禁用」或「慎用」或「忌用」。现时已有一些确定会致畸胎或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例如:
- 抗癌药,例如沙利度胺(Thalidomide)、甲氨蝶呤(Methotrexate)等
- 抗生素,例如四环霉素(Tetracycline)、链霉素(Streptomycin)等
- 含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降血压药
- 抗凝血剂,例如华法林(Warfarin)等
- 抗癫痫药,例如苯妥英(Phenytoin)、苯巴比妥(Phenobarbitone)等
- 含有异维A酸(Isotretinoin)的暗疮药
孕妇服药要谨慎,但不必对药物过份紧张或恐惧,如讳疾忌医,更可能令病情加深,对胎儿影响更大,记得看病时要主动告知医生怀孕周数,便可安心服药了。
【药物小百科】为甚么即使涂了防晒用品仍然会被晒伤?
08/07/2023
炎炎夏日,每每走在路上彷佛快要被太阳烧焦,不少市民都会因应当日的紫外线指数,采取适当的防晒措施,避免增加患上皮肤癌的风险。可是,为甚么有时明明做足了防晒措施,仍旧被晒伤了?别错怪防晒用品,原凶可能是你最近曾服用的药物!
部分药物含有感光成份,一经服食,会令皮肤对光更敏感及更易晒伤,这种现象称为光敏感反应,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令光敏感药物产生损害皮肤细胞的物质,引致皮肤出现发炎反应,可能会出现的征状有皮肤痕痒、红肿、刺痛、出疹等,因其征状与湿疹相似,所以有不少患者未能察觉是光敏感反应。常见会引起光敏感反应药物包括:
- 抗癌药,例如沙利度胺(Thalidomide)、甲氨蝶呤(Methotrexate)等
- 抗生素,例如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等
-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药,如萘普生(Naproxen)、呲罗昔康(Piroxicam)等
- 异维A酸(Isotretinoin)
- 利尿剂,如呋塞米(Furosemide)、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
可能导致光敏感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并非每个使用这些药物的人都会有反应。如果你在服药时怀疑出现光敏感反应的病征,切勿擅自停药,可以询问你的医生并做进一步的评估。你亦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减低光敏性的风险,例如穿着防晒衣物、撑伞,更甚是避免在紫外线最强的时间外出。
【药物小百科】打针效果比吃药好?
08/06/2023
小时候去看病,家长常常给我们灌输一个理念:「打针比吃药好,因为痊愈得较快!」年幼的我们只能咬紧牙关,乖乖承受打针的痛楚。但是长大了后,为什么医生却很少在生病时给我们打针了?
口服和注射是两种不同的用药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口服药是最经济而且对病人最方便的治疗方式。病人服用口服药物不受活动限制,可以留在家中治疗。而注射的特色就是作用起始时间较快,而作用期多数较短。对于无法吞咽的病人,打针固然是不二之选。有些药物如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在胃中会受到破坏,故不能口服,一般都以皮下注射的方式吸收。另外,抗精神病药物有长效注射剂,药力可维持数周之久,可减低病人因忘记服药而影响康复的进度。
到底打针还是吃药比较有效,我们实在不能一概而论,这需要视乎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状况决定,只要遵照医生的指示,采用最安全的方法便可。
【药物小百科】中西药合壁对治疗有帮助吗?
08/05/2023
香港是个中西文化融合的地方,因此不少人在生病时都会用上中西合壁的吃药方法,究竟这种方法会产生互补或是互克的作用?
虽然中药看似温和,事实上每种中药都它含有其活性成份,绝有可能与西药的化学成份相冲。网上有说法指服用中西药最好相隔两小时,可是如果该药物的药效时间长,两小时间隔未必足以避免药性相冲的情况。
最好的方法是与医生商讨用药才决定是否中西药兼食,否则药效增加或减弱,都会对身体造成负担,特别是肝脏,所以市民千万不要自行决定,记得要先寻找专业意见。
【药物小百科】甚么是药物敏感?
08/04/2023
每次看医生时,他们都会细心询问病人有没有药物敏感,而这些数据亦会清楚无误地写在病历表上。药物敏感并不少见,后果可以十分严重,大家千万不要忽视。
药物敏感是一种免疫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种药物产生对抗的反应,药物种类及症状因人而异,因此,任何药物都有可能会引起敏感。过敏反应或会在第二次服药才会出现,所以即使首次服药后没有出现征状,并不代表之后不会发生。常见的过敏反应有红疹、嘴唇肿胀、气促等,如服药后有以上情况发生,应立即停止服药及求诊。
有些人会错把药物敏感和副作用混为一谈。由于药物敏感和个人体质有关,难以预防亦无法预估,只能在发现后避免再次发生。药物副作用是因服药带来与治疗无关的不良反应,大多与剂量有关,可从药理和临床研究结果来预测。
【药物小百科】服药前可压碎药物吗?
08/03/2023
为什么大多数时间医生会建议大家切忌压碎或打开药丸和胶囊药呢?在此为大家解释一下背后的原因!
有一些特殊剂型药物是不可压碎或切开的,例如控释型药丸(Controlled release)和长放缓释型药丸(Sustained release),其特殊设计令药物随着时间慢慢释放到体内,而压碎它们或会破坏缓释功能并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短时间内飙升。除指定药物外,一般胶囊药都应该整粒吞下,不应从胶囊中取出粉末。这些药丸和胶囊药的特殊涂层可以保护胃壁,亦可避免药物遭胃酸侵蚀。涂层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可以掩盖苦涩的味道,让我们较容易吞服药物。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在吞服药丸或胶囊药时有困难,请告诉医生或药剂师,他们或可为你建议其他可用的药物剂型,例如药水或可溶于水的药片等。
【药物小百科】可否在外地购买药物?
08/02/2023
很多人在外游时会购买当地药物回港,认为外地制的产质量素和药效会较高,有些人甚至会把这些药物放在网上销售。药物并非一般商品,在香港进口和销售药物都有法例规管,网上销售药物可能会触犯法例!
在香港,药物必须经过注册才可销售。药剂制品必须符合安全性、药效及质量标准,才可获批准注册。另外,本港监管药物的法例亦可能与外地的有所不同,即使在外地能轻易在市面购买到的药物,在香港或会有更严格的监管,需要特定牌照才可进口及销售,以保障公众安全。从外地购入成分不明且未有在港注册的药物,不一定能治疗疾病之余,它们的安全性和质量亦未必有保证。
建议大家可以到有「Rx」标志的注册药房,请药剂师为你推荐合适的药物,这样大家会购买得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