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药物小百科】打针效果比吃药好?

08/06/2023

× 关闭

【药物小百科】打针效果比吃药好?

08/06/2023

小时候去看病,家长常常给我们灌输一个理念:「打针比吃药好,因为痊愈得较快!」年幼的我们只能咬紧牙关,乖乖承受打针的痛楚。但是长大了后,为什么医生却很少在生病时给我们打针了?

口服和注射是两种不同的用药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口服药是最经济而且对病人最方便的治疗方式。病人服用口服药物不受活动限制,可以留在家中治疗。而注射的特色就是作用起始时间较快,而作用期多数较短。对于无法吞咽的病人,打针固然是不二之选。有些药物如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在胃中会受到破坏,故不能口服,一般都以皮下注射的方式吸收。另外,抗精神病药物有长效注射剂,药力可维持数周之久,可减低病人因忘记服药而影响康复的进度。

到底打针还是吃药比较有效,我们实在不能一概而论,这需要视乎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状况决定,只要遵照医生的指示,采用最安全的方法便可。

【药物小百科】中西药合壁对治疗有帮助吗?

08/05/2023

× 关闭

【药物小百科】中西药合壁对治疗有帮助吗?

08/05/2023

香港是个中西文化融合的地方,因此不少人在生病时都会用上中西合壁的吃药方法,究竟这种方法会产生互补或是互克的作用?

虽然中药看似温和,事实上每种中药都它含有其活性成份,绝有可能与西药的化学成份相冲。网上有说法指服用中西药最好相隔两小时,可是如果该药物的药效时间长,两小时间隔未必足以避免药性相冲的情况。

最好的方法是与医生商讨用药才决定是否中西药兼食,否则药效增加或减弱,都会对身体造成负担,特别是肝脏,所以市民千万不要自行决定,记得要先寻找专业意见。

【药物小百科】甚么是药物敏感?

08/04/2023

× 关闭

【药物小百科】甚么是药物敏感?

08/04/2023

每次看医生时,他们都会细心询问病人有没有药物敏感,而这些数据亦会清楚无误地写在病历表上。药物敏感并不少见,后果可以十分严重,大家千万不要忽视。

药物敏感是一种免疫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种药物产生对抗的反应,药物种类及症状因人而异,因此,任何药物都有可能会引起敏感。过敏反应或会在第二次服药才会出现,所以即使首次服药后没有出现征状,并不代表之后不会发生。常见的过敏反应有红疹、嘴唇肿胀、气促等,如服药后有以上情况发生,应立即停止服药及求诊。

有些人会错把药物敏感和副作用混为一谈。由于药物敏感和个人体质有关,难以预防亦无法预估,只能在发现后避免再次发生。药物副作用是因服药带来与治疗无关的不良反应,大多与剂量有关,可从药理和临床研究结果来预测。

【药物小百科】服药前可压碎药物吗?

08/03/2023

× 关闭

【药物小百科】服药前可压碎药物吗?

08/03/2023

为什么大多数时间医生会建议大家切忌压碎或打开药丸和胶囊药呢?在此为大家解释一下背后的原因!

有一些特殊剂型药物是不可压碎或切开的,例如控释型药丸(Controlled release)和长放缓释型药丸(Sustained release),其特殊设计令药物随着时间慢慢释放到体内,而压碎它们或会破坏缓释功能并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短时间内飙升。除指定药物外,一般胶囊药都应该整粒吞下,不应从胶囊中取出粉末。这些药丸和胶囊药的特殊涂层可以保护胃壁,亦可避免药物遭胃酸侵蚀。涂层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可以掩盖苦涩的味道,让我们较容易吞服药物。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在吞服药丸或胶囊药时有困难,请告诉医生或药剂师,他们或可为你建议其他可用的药物剂型,例如药水或可溶于水的药片等。

【药物小百科】可否在外地购买药物?

08/02/2023

× 关闭

【药物小百科】可否在外地购买药物?

08/02/2023

很多人在外游时会购买当地药物回港,认为外地制的产质量素和药效会较高,有些人甚至会把这些药物放在网上销售。药物并非一般商品,在香港进口和销售药物都有法例规管,网上销售药物可能会触犯法例!

在香港,药物必须经过注册才可销售。药剂制品必须符合安全性、药效及质量标准,才可获批准注册。另外,本港监管药物的法例亦可能与外地的有所不同,即使在外地能轻易在市面购买到的药物,在香港或会有更严格的监管,需要特定牌照才可进口及销售,以保障公众安全。从外地购入成分不明且未有在港注册的药物,不一定能治疗疾病之余,它们的安全性和质量亦未必有保证。

建议大家可以到有「Rx」标志的注册药房,请药剂师为你推荐合适的药物,这样大家会购买得更安心!

【药物小百科】服药会令牙齿变黄吗?

08/01/2023

× 关闭

【药物小百科】服药会令牙齿变黄吗?

08/01/2023

现代人对外表愈来愈重视,除了脸上的妆容,牙齿的亮白程度亦是其中一个要求,因此有不少人为了保持牙齿亮白,都会避免进食一些会令牙齿染色的食品,例如咖啡、茶、红酒或咖哩等。可是,除了与饮食习惯有关外,你知道服药也会令牙齿变黄吗?

如果是因为饮食习惯或吸烟等原因令牙齿变黄,我们尚且可以用一般的牙齿美白方法改善。然而,因服药而引致的染色却无法轻易处理。其中一种会令牙齿变色的药物是四环素类抗生素,普遍用作治疗细菌感染及严重粉刺,如果孕妇或十二岁以下儿童服用四环素类抗生素,药品会与钙结合,沉积于正在钙化的牙齿结构中,经照光后会造成永久性变色。

近年,科研人员已研发出较新的四环素类抗生素,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亦已批准以此药物治疗暗疮。这种抗生素与钙结合的机会较低,可减少因服药而令牙齿变黄的问题。

【药物小百科】儿童可以服食成人的药品吗?

08/12/2022

× 关闭

【药物小百科】儿童可以服食成人的药品吗?

08/12/2022

当小孩生病时,如果症状轻微,不少家长会选择在药房购买一些非处方药物给小孩服用,希望能减轻他们的不适。可是,目前市面上供小孩专用的药物不多,种类亦不够齐全,有些家长会将成人用的药切半给小孩服用。实际上,这个做法存在一定风险,所以不建议给小孩服用成人药品。

儿童的器官仍在发育中,神经、消化和代谢系统等发展尚未成熟,对药物吸收和反应亦与成人不同,因此,儿童用药份量必须精准计算。虽然儿童体型就像成人的缩小版,但大部分药物不可以单单依照体型按比例计算服用份量,原因是这些药物都是以成人做临床试验,未能确定对儿童的安全性。另外,有些药物是儿童不宜使用的,例如:

  • 阿士匹灵(Aspirin)
    阿士匹灵常用作消炎、止痛、退烧等。如儿童服用阿士匹灵,有可能会导致雷氏症候群 (Reye's Syndrome),对肝脏和脑部造成损害。除非在医生指示下,否则不建议十六岁以下的儿童服用阿士匹灵。
     
  • 可待因 (Codeine)
    可待因常见于市面的止咳药,香港有超过300种注册药物含有可待因成分。可待因止咳的原理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虽然能有效止咳,但亦会有抑制儿童呼吸功能的风险。因此,香港卫生署建议十二岁以下的儿童忌食可待因。十二至十八岁已有其他风险因素或可增加对可待因抑制呼吸作用的敏感度的青少年,除非服用可待因的效益大于风险,否则应避免使用。风险因素包括与肺换气不足有关的情况,例如肥胖、严重肺部疾病,及同时使用会引致抑制呼吸的药物。

审慎起见,请征询医生或药剂师意见,去为你的孩子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切记妥善保管药物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以防止儿童误服或中毒。

【漫漫新药路】实现 「功能性治愈」 乙肝患者现曙光

06/12/2022

× 关闭

【漫漫新药路】实现 「功能性治愈」 乙肝患者现曙光

06/12/2022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每年约有 150 万新感染个案和造成近90万人死亡。功能性治愈是治疗HBV感染的重点方向,目标是即使停止接受治疗,患者体内仍持续检测不到HBV表面抗原。目前,核苷或核苷酸类似物均用作治疗HBV 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案,可是只有少数患者在接受长时间的治疗后,HBV表面抗原可降至无法检测的水平。 Bepirovirsen 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能精准针对和摧毁HBV RNA,使其失去活性,HBV病毒就无法再复制。

香港大学内科学系讲座教授袁孟峰及其研究团队于2020至2022年期间进行了Bepirovirsen 的二期临床试验,该研究在22个国家共招募了457名感染HBV患者参与。结果显示无论患者当下是否正接受标准治疗,Bepirovirsen都能大幅降低患者体内的HBV表面抗原水平。是次研究有望为慢性乙肝患者带来创新功能性治愈的希望。

研究结果已刊登于国际学术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相关报导可参阅此连结

【药物小百科】药物能放在雪柜吗?

08/11/2022

× 关闭

【药物小百科】药物能放在雪柜吗?

08/11/2022

香港大学临床试验中心致力于人类健康,工作大多围绕新疗法研发,但是即使有药可以医治疾病,使用错误方法用药或储存药物,反而会适得其反。你会如何处理吃剩的药物?我猜十个香港人中,会有九个人回答:存放在雪柜,心想可以当作「平安药」囤积以备不时之需,亦会认为冷藏药物像冷藏食物一样可延长保质期。究竟这个做法是否正确?

正确储存药物对其效用和安全性攸关重要,大部分药物应存放在阴凉干爽处,避免受太阳直射,因湿气、阳光和高温都有机会影响药物保质期。除非药物包装上指明必须放进雪柜贮存,否则其他药物在室温环境下存放即可。如果药物未有标注需放置雪柜而又放了,低温可能会影响药效,再从雪柜拿出来服用时,有机会会受潮。此外,眼药水在打开封口后应该存放于雪柜,一般可保存一个月,在一个月内若未使用完应立即丢弃。

【药物小百科】如忘记服药应否补服漏食的药?

08/10/2022

× 关闭

【药物小百科】如忘记服药应否补服漏食的药?

08/10/2022

现代人工作繁忙,总会有忘记服药的时候。这时候应该怎样应对呢?立即补服漏食的药,还是在下次服药时一并吃下双倍份量?

一般而言,口服药物都可以在两小时内补服。但如果迟了两小时以上,便应参考药物的每日服用次数:如果每天需要服药一或两次,而距离下次服药时间仍有数小时,你可立即补服错过的剂量,之后就按照正常时间服药;但如果每天需要服药两次以上,建议你不用立即补服,而是等到下次服药的时间才照常继续服药。请紧记,即使漏食了,无论如何都绝不可以同时服用双倍的份量,因为这样会令体内药物浓度突然上升,增加出现副作用的风险。

以上只是一般建议。因各类药物及每人的情况各有差异,有疑问时最好咨询你的药剂师或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