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藥物小百科】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技術簡介

26/02/2021

× 關閉

【藥物小百科】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技術簡介

26/02/2021

由於仍未充分掌握人體對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免疫反應,因此在制定疫苗策略時,需應用各種技術以開發安全及有效的疫苗,以應付不同群體的需要。當SARS-CoV-2的基因排序於2020年1月公佈後,各地便對各種疫苗生產技術進行研究,並推展進入臨床前及臨床試驗。

以下為現時主要的COVID-19疫苗技術及其原理︰


 

五種疫苗技術

【病毒載體疫苗】

病毒載體疫苗利用經過滅活或減活處理的病毒作為載體,把所關注病毒的抗原蛋白基因物質傳送到人體內。病毒抗原蛋白基因物質透過人體細胞的機理,生產相對應的抗原蛋白,並表露於細胞表面,刺激人體免疫系統。

病毒載體疫苗已獲廣泛應用對抗傳染病,如流感、愛滋病、伊波拉病毒病等。腺病毒載體是現時最常用的病毒載體。最近一種剛獲得藥監單位批准的COVID-19病毒載體疫苗便利用腺病毒作為載體,把SARS-CoV-2 的棘突蛋白基因物質遞送至人體細胞,從而製造出棘突蛋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及T細胞免疫反應。


 

【香港大學減活流感病毒載體COVID-19疫苗】

香港大學減活流感病毒載體COVID-19疫苗利用已減活的流感病毒作為病毒載體。透過剔除其主要帶有毒性的部份 - 非結構性蛋白質 (NS1),流感病毒載體毒性便大幅降低,此缺損部份並以SARS-CoV-2棘突蛋白受體結合域 (RBD)基因物質作填補。通過上述之病毒載體疫苗機制,棘突蛋白受體結合域便能激活免疫反應。

香港大學減活流感病毒載體COVID-19疫苗是世界唯一在研發的鼻腔噴霧式COVID-19疫苗。此疫苗或能在鼻腔及呼吸道激活黏膜免疫反應,從而提供第一重防線保護,為防止受SARS-CoV-2感染提供額外優勢。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及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正籌備此疫苗的一期臨床試驗,並將會在香港大學一期臨床試驗中心進行此項研究。


【滅活疫苗】

滅活疫苗是透過培植大量病毒,並採用化學或物理(熱力)方法殺滅病毒而產生。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在滅活過程中仍得以保留,因此能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反應。由於已滅活的病毒不能自行繁殖,因此所需病毒數量龐大,以致接種劑量較高及需要多次接種。此疫苗生產技術已十分成熟,並已應用在流感疫苗、小兒麻痺症疫苗及狂犬病疫苗等。現時,部分獲得藥監單位批准的COVID-19疫苗也是應用此滅活疫苗技術生產。


【核酸疫苗】

用以對抗傳染病的核酸疫苗是一種創新疫苗技術。現時對抗COVID-19的信使核糖核酸 (mRNA) 及去氧核糖核酸 (DNA) 疫苗正在全球積極研發中。兩種技術的原理都是通過注射SARS-CoV-2 的棘突蛋白基因物質到人體內,以激活免疫反應。

mRNA疫苗: 帶有病毒抗原蛋白基因信息的mRNA會以脂質外殼包裹,並注射到人體內,透過指示核糖體製造病毒抗原蛋白,激活免疫反應。

DNA疫苗: 帶有病毒抗原蛋白基因信息的DNA質體通過電脈衝穿孔術傳送到人體細胞內,並透過mRNA轉譯為病毒抗原蛋白,從而激活免疫反應。


【重組蛋白疫苗】

將病毒抗原蛋白基因物質置入酵母細胞、昆蟲(桿狀病毒)或哺乳類動物細胞內以表達病毒抗原蛋白。重組細胞通過持續複製以生產大量病毒抗原蛋白。病毒抗原蛋白會從細胞提煉出來並獲純化,用以製作重組蛋白疫苗。

當重組蛋白疫苗注射到人體內,當中的病毒抗原蛋白便會激發免疫反應。重組蛋白疫苗技術已應用在乙型肝炎疫苗和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疫苗。透過表達SARS-CoV-2 的抗原蛋白(如棘突蛋白),重組蛋白疫苗有望發展成對抗COVID-19的疫苗。

 

【研究完成】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非專利藥臨床試驗 - 已順利完成!

30/12/2020

× 關閉

【研究完成】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非專利藥臨床試驗 - 已順利完成!

30/12/2020

此項目在2020年7月份開始進行招募,並成功篩選了52位合乎條件的健康志願者進行臨床試驗。這項目包分為兩部份(空腹和餐後),而每位志願者只會獲邀請參與其中一個部份。每部份所需時間約四至六星期,包括篩選期、留宿期及跟進期。過程雖受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而稍為延遲,但全靠各位志願者的支持,以及在港大研究團隊的專業管理下,項目終於安全及高效地於2020年11月完成。

【研究完成】自身免疫病新藥一期臨床研究已順利完成!

01/12/2020

× 關閉

【研究完成】自身免疫病新藥一期臨床研究已順利完成!

01/12/2020

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獲委託就一種治療自身免疫病的新藥進行研究,雖然新藥早前已在加拿大完成一期臨床試驗,但是次研究目的則針對該藥物於華人體內的代謝及劑量遞增時的安全性。

中心在2019年5月開始招募參加者,並成功篩選出24位合乎條件的健康志願者參加。為期十八周的研究共分為三階段,每位志願者只會參加其中一個階段,在六日五夜留宿期間接受新藥注射。由於留宿時間長,中心為志願者舉辦了兩場工作坊,包括製作花火瓶和迷你霓虹燈工作坊。研究最後於2020年11月完成。

【中心活動】第六屆國際臨床試驗中心聯盟周年委員會會議暨會員大會2020

27/11/2020

× 關閉

【中心活動】第六屆國際臨床試驗中心聯盟周年委員會會議暨會員大會2020

27/11/2020

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已順利於2020年11月24日至25日舉辦第六屆國際臨床試驗中心聯盟(ICN)周年委員會會議暨會員大會2020。儘管是屆會議透過網上平台進行,與會者仍不忘積極地參與討論。

在是次會議上,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執行總監游廣智先生獲選為新主席。他將與新任副主席德國慕尼黑科技大學的Dr. Christiane Blankenstein和其他委員會成員一同在未來兩年繼續為ICN服務,並進一步推進其發展。ICN委員會還制定了 「全球、卓越、協同、影響力」為核心的發展方針。

下一屆周年委員會會議暨研討會將會由劍橋大學臨床試驗中心主辦,暫定於2021年11月舉行。

【漫漫新藥路】合併使用肝癌免疫藥有助提升療效 獲美國藥監局納入為第二線治療方案

10/11/2020

× 關閉

【漫漫新藥路】合併使用肝癌免疫藥有助提升療效 獲美國藥監局納入為第二線治療方案

10/11/2020

大多肝細胞癌(HCC)病人的情況都不適合進行肝臟切除或移植手術,同時傳統的治療方案效果未如理想,因此免疫治療成為研究新方向。免疫藥Nivolumab早已於多國獲准上市,為了尋找更有效的療法,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邱宗祥醫生及國際研究團隊提出合併使用Nivolumab及Ipilimumab兩種免疫藥為HCC患者進行治療,從而觀察腫瘤對藥物的反應及病人存活率。

團隊在2016年於10個國家招募了共148名曾接受Sorafenib治療的HCC患者進行一/二期臨床試驗,志願者分為三組,分別接受不同劑量的Nivolumab及Ipilimumab。結果顯示合併使用兩種藥物在患者中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數據及緩解率,亦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證實療法是可行的,而其中一組劑量組合更在美國獲納入為第二線治療方案。下一步,團隊將會繼續探討此療法是否有機會晉身為第一線治療。

【研來如此!臨床試驗大解構】第二章:臨床試驗四步曲

14/09/2020

× 關閉

【研來如此!臨床試驗大解構】第二章:臨床試驗四步曲

14/09/2020

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研來如此!臨床試驗大解構】系列之「臨床試驗四步曲」已於2020年9月2日在HKU-CTC Facebook專頁上刊出。

【中心活動】PRACTISE® IIS研究者發起臨床研究培訓課程

31/08/2020

× 關閉

【中心活動】PRACTISE® IIS研究者發起臨床研究培訓課程

31/08/2020

臨床研究是醫學進步的要素,亦是健全醫療體制的基石。臨床研究可分為兩大類,一種為由業界發起的研究,另一種則是由研究者發起的研究,其中由研究者發起的研究愈發重要,因為其種類多元,研究主題十分廣泛,亦能填補某些業界較少觸及的專科研究。因此,協調研究者發起的研究是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其中一個重點。為鼓勵研究者發起更多具影響力的臨床研究,港大臨床試驗中心特別針對該類研究的需要推出了「PRACTISE® IIS」培訓課程。

首堂課節成功於2020年8月28日以網上授課的形式舉行,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黃明基教授及香港大學Biostatistics and Clin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Unit總監智慧博士與300多位參加者分享他們在臨床研究上的實戰經驗,主題涵蓋大數據研究、臨床研究設計及研究樣本數量計算方法等,反應熱烈。港大臨床試驗中心將再接再勵,繼續舉辦相關課程。

【研來如此!臨床試驗大解構】第一章:藥物研發的旅程

15/06/2020

× 關閉

【研來如此!臨床試驗大解構】第一章:藥物研發的旅程

15/06/2020

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推出 【研來如此!臨床試驗大解構】系列,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和圖像去拆解大眾對臨床試驗的疑惑。 第一章:「藥物研發的旅程」已於2020年6月1日在HKU-CTC Facebook專頁上刊出。

【漫漫新藥路】免疫藥物為治療末期肝癌帶來轉機 亞洲試驗結果與其他地區相若

03/06/2020

× 關閉

【漫漫新藥路】免疫藥物為治療末期肝癌帶來轉機 亞洲試驗結果與其他地區相若

03/06/2020

肝癌像無聲殺手,往往要待腫瘤長得夠大才出現明顯症狀,直到患者發現時通常已是肝癌末期。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肝癌,第一線藥物包括已應用多年的標靶藥Sorafenib,惟療效未如理想。免疫療法是治療癌症的新方向,透過用藥令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破解癌細胞的偽裝,進而消滅癌細胞。

免疫藥Nivolumab已於多國獲准上市,但藥物在西方人及亞洲人的療效或有不同,因此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邱宗祥醫生及國際研究團隊由2013年起在日本、台灣、韓國、新加坡和香港招募了共85名曾接受Sorafenib治療或化療的HCC患者進行一/二期臨床試驗,以評估Nivolumab在亞洲人體內的安全性和藥效,並與其他國家的數據作對比。結果顯示藥物用在亞洲人身上的安全性及患者存活率與其他地區數據相若,證明Nivolumab是一個可行的治療選擇。

【研究資訊】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藥物臨床研究

05/03/2020

× 關閉

【研究資訊】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藥物臨床研究

05/03/2020

為尋找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可行方法,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正聯同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瑪嘉烈醫院及研發試驗性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 (Remdesivir) 之藥廠,籌備兩項臨床試驗,針對治療受中度至嚴重程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病人。相關團隊一致希望能加快臨床試驗的開展,過去數星期大家眾志成城,終成功於短時間內協助瑪麗醫院取得首個研究倫理委員會的批准,並預料可在本月內﹙2020年3月﹚開展相關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