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逸軒教授的故事

葉逸軒教授

腎病科專家

解開發病機制 保護腎臟功能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港大一期臨床試驗中心醫學總監葉逸軒教授,致力探尋腎病與免疫系統之關聯,以掌握腎病這個「隱形殺手」的發病機制,阻止其年輕化的趨勢。

尋找治療新法  阻截腎纖維化

葉教授指:「腎病可分為急性腎損傷和慢性腎衰竭,如沒有及時治療,有機會演變成腎纖維化,是腎內科最難攻克的問題之一。急性腎損傷的起因大多是突發性大量失血、感染或脫水;而慢性腎衰竭則主要是由其他慢性疾病逐漸對腎臟造成損傷而引起,例如糖尿病、高血壓、自身免疫病等。腎病在香港非常普遍,每年新增的洗腎或換腎個案中,有近半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葉教授現時主要的研究是腎小球病變,尤其集中於自身免疫對腎臟影響(如狼瘡腎炎及膜性腎小球炎)之研究。自2016年起,他一直積極參與一項由港大研究團隊發起的多中心的狼瘡腎炎大型臨床研究,比較兩種現有藥物(黴酚酸和他克莫司)結合類固醇用藥的療效及安全性。参與的研究中心來自在亞洲多個國家,當中包括中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

鼓勵公眾參與  體現社會價值

「雖然大眾近年已加深了對臨床試驗的認識,但因腎病是個「隱形殺手」而現有療法如透析治療已可大致控制慢性腎病患者的病情,故他們對於參與臨床研究的積極性比腫瘤患者等相對較低。」葉教授作為研究者,會從病人的角度出發,提供專業的意見,讓他們充分瞭解研究的價值與風險,以決定是否參與。「參與研究不僅是為個人。臨床試驗可帶來更多更安全、效果更佳的治療選擇,惠及一眾有相同健康問題的患者,長遠對病人,他們身邊的人,以至整個社會,都有很大的價值。」

領導一期試驗  加速新藥研發

身兼港大一期臨床試驗中心醫學總監,葉教授強調一期臨床試驗的重要性:「一期臨床試驗可說是推進臨床醫療轉化的第一步,任何新藥的誕生都必須經過這階段,以窺探創新藥物的安全性、藥物動力學和代謝學等的特性,鋪墊下一階段的研究。沒有一期試驗,概念性新藥便無法進行臨床轉化,病人亦不會有新一代的藥物選擇。」

葉教授領導的多項臨床試驗中,印象較深的是一項測試一款針對自體免疫病的新型單抗類藥物的一期試驗項目,研究結果已在著名科學期刊《臨床與轉化科學》上發表。「此藥物由一家初創生物製藥企業研發,而藥企亦已在完成該一期試驗後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集資,加速研發。在其後針對重症肌無力這種罕見免疫病的二至三期臨床試驗中亦收集到積極的研究資料,並已於數月前向藥監機構提交上市許可申請。」

一期臨床試驗中心自啟用以來,已支持了過百項臨床研究,其設施、管理和營運模式亦成為了其他中心的參照對象。憑藉港大科研人員的豐富經驗,再結合臨床試驗中心一系列的專業服務,例如為研究項目配對研究者、合同管理、倫理法規事務等,葉教授寄望中心將來可繼續與世界各地更多生物醫藥企業合作,推進醫學進步。「透過研究工作,看見病人獲益,自己也從中獲得滿足感,支持我們排除萬難,努力不懈地繼續進行研究。」葉教授相信研究人員薪火相傳,並與患者結伴同行,定可一起走得更遠。